创新理论的核心是“知识表示”
李泽健2009/05/08科学技术学 IP:山西
转自李泽健的博客:XXXXXXXXXXXXXXXXXXXXXXX/1aa2b
阿奇舒乐在《哇。。。发明家诞生了》一书中谈到知识的组织问题时说:“现在学校里的学生知道很多,但这些信息没有很好地组织。他们运用这些知识的效率非常低------低到2%---3%。我在谈论学校,因为我们在那里学了很多,记了很多,但我们并没有学会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我们的知识组织得如同一个杂乱的仓库------不加整理的堆积在一起。”阿奇舒乐认为知识需要组织和整理,需要把知识整理得井井有条。

但是阿奇舒乐并没有说出怎样组织知识,怎样组织知识才算是井井有条。如果堆放一批麻绳,我们把麻绳拉直了一条一条地整整齐齐摆成一堆算是条理了吧?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使用的时候那一堆麻绳很快就会变成一堆乱麻,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原因很简单:我们的使用顺序和摆放顺序不一致!如果麻绳的摆放顺序不是将来的使用顺序的话,即使我们是一条条整整齐齐的码放在一起,那么在使用的时候也很快就变成一团乱麻!

知识也是这样,按理说学校课程中选择的知识在理论上说组织的很好,我们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把知识装进脑袋这个阁楼里的,但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还是找不到答案,当看到别人的解决方案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样子的!事实上,这些道理、原理我们都懂,但就是想不起来!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存放知识的顺序和使用知识的顺序是不一致的。课本上的知识好比是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它是按照生产出来的顺序摆放的而不是按照我们使用知识的顺序摆放的,所以在使用的时候我们常常感觉到脑袋里就像一团乱麻,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做知识的乱麻效应或者乱麻现象。

知识的乱麻现象说明我们需要对知识进行重新组织,需要按使用顺序对知识进行组织。

为什么说“知识表示”是创新理论的核心呢?这主要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在当今社会,发明创造要用到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知识,然而人们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掌握所有的知识。再说,学习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我们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知识库,把人类从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解放出来,让人们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知识的发现和应用上。

另一方面,各种思维方式和创造技法归根到底都是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反映。创新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之上,离开联系谈反映是有点舍本求末的味道。就如同我们要从兰州到北京,乘不同的交通工具走不同的路线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技法,而兰州到北京的各条道路航线等就是物质间的普遍联系,离开实际的道路航线谈交通工具和走法必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再比如下象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技法就是不同棋子的走法和不同的博弈策略,而这种排列组合的方式是无穷无尽的,我们甚至还可以规定“马走口”“象走目”,但是不管人们采用什么策略最终都必须回归到棋盘上,棋盘才是下棋的根本,离开棋盘谈棋子的走法和战略显然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那么,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什么?物质世界的联系就是我们所谓的各种知识,思维方式和创造技法只有通过“知识地图”才能统一起来,就像棋盘是下棋的根本,知识表示才是创新的根本。

如果我们手中有一本交通地图,那么确定从兰州到北京的走法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有了一本“知识地图”,那么返回来看思维方式和创造技法是不是也就会变得非常清晰?在旅行的时候我们是拿着地图研究旅行计划和方案,下棋的时候我们是拿着棋盘研究棋子的走法和博弈策略,那么,创新理论的研究是不是也需要“地图”或者“棋盘”呢?是不是也需要我们先画好“知识地图”呢?在创新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是选择先研究“知识表示”呢还是选择先研究思维方式和创造技法?我觉得离开了知识研究思维方式和创造技法的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出力不讨好。

知识表示就是要对我们的知识进行重组,按照我们需要的使用顺序来组织来管理,并最终实现计算机化。

我认为,创新理论的重大突破很有可能来自知识表示领域而不是来自研究创新技法和思维方法。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1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thl0408
15年1个月前 IP:未同步
98104
[s:253]  [s:251]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所属分类
上级专业
李泽健
笔友
文章
23
回复
56
学术分
0
2009/05/08注册,5年8个月前活动
暂无简介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邮箱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