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与教育观念的变革
creator2005/12/24科学技术学 IP:四川

创造力与教育观念的变革

创造力是创造的能力,教育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力。我们处于一个网络技术的时代,现代技术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没有新的教育观念去面对技术社会的新变化,现代技术成就虽能为我所用,但它也将会扼杀我们的智慧与创造力。现代教育如果仅仅被技术的发展所带领,就会迷失自身的方向。

  创造是将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带上前来,是使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呈现出来,是无中生有。创造的德语词是Hervorbringen。Bringen作为一个动词,是带来、导致、提供,在德语中,Vor是在……之前,而her是到这里来的意思。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如何被导致出现?是谁将它带到这里?出现在谁之前?是创造力使它出现,这创造力是人之创造力,是人的创造力将一个原来所没有的东西带到自身的面前。

  创造力首先来自于思想的能力,而思想的能力来自于学习。学习知识被认为是学习的基本内容甚至是唯一任务。但我们很少去学习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不是知识,而是知的能力。知识是静态的已成型的,而知是动态的正在进行的。知虽然受知识的影响,但知却使知识得以生成。在此意义上,教育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知的能力,要促使学生去知。

  一位美国小学校长这样阐释了他的教育哲学观念:在教育中,我们更应重视科学观而不是技术。技术是一种教育工具,关键是我们怎样用这个工具。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怎么用计算机、互联网来创造、研究和设计。我们知道有很多计算机语言,也很有用,但是否教计算机语言并不重要。我们希望孩子们会用自己的头脑,这是最重要的。经过教育,他们应对世界保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他们应该会提出问题,而不只是接受。

  这段话强调了技术是工具,工具的作用是为我所用,是我的手上之物。对于孩子们来说,重在学会用此技术;其次,强调了要用自己的头脑。用头脑之用,是运用,是防止和不被技术(工具)所宰制。我们使用工具,控制技术,但技术反过来也控制我们。比如,当我们的生活完全依赖网络,当网络出现故障而不能克服,导致网络技术成为目的而不是手段时,当技术本身成为人生的唯一需要,其它对于人生切身的问题都被遮蔽时,我们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技术所控制和宰制。要摆脱技术对人的控制,要使技术成为人的手上之物(工具),其途径便是人的智慧的唤醒。智慧使人成为人,是智慧使人使用工具。就教育而言,可教人制造工具,也可教人使用工具,还应该教人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意义何在,目的是什么,要使受教育者有反思自己行动的意义的能力。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其实仍然是个技术问题,意义关涉到人文,但两者都可关涉到创造。这是其共性与差异。意义本来只相对于个体而言,意义如何能是创造性的?意义是思想,意义要保证工具之制造与使用的正确,也就是说要揭示真理,要去蔽,就中国文化来说,是要合乎道。一个揭示了真理的意义就一定是创造性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我们可以把传统教育观看成是一种认识论的教育观。教育理论要认识教育的规律,教学有教学的规律,学习有学习的规律,教学和学习的内容就是规律的,知识就是规律的系统描述,科学研究就是发现规律和原则。这种规律观当然有它的成功的辉煌,它是前现代的科学观、哲学观与教育观。随着现代哲学与后现代哲学的出现,思想的断裂与超越就提供了新的视野。偶然性、多元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无中心得到突出与强调,成为共识。但这共识不再理解为思想的同一性与普适性,而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沟通,它被理解为主体间性。所谓情境化教育就是重视主体间性的教育,它不仅是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主体间性的重视,而且,还重视课堂内与课堂外、自我与社会、知识与情感的关联。它强调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与严密性。它不再在教育中贯彻统一的意志,而是和谐与宁静,这种教育观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它不强调教师的权威,它提倡师生间的共在与共知,它强调对于生活世界与生活意义的关注。

  与普适性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标准化。现代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教育制度使所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接受制度的审查与检验。如学生入学制度、考试制度、学位制度、教师资格与奖惩制度、教学制度等等。这些制度是科学和理性的产物。它设定了一个合格与正确的标准。它不怀疑这个标准的合法性,它把所有人都纳入这个标准的度量之中。就考试来看,试卷要求是标准化的,只有唯一的正确答案,这对自然科学科目试题来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能把标准化普适化。比如英语TOEFL、国家四六级英语的客观题,特别是自学考试与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哲学与政治考题,都设计了40-60分的选择题,一个问题只能选它提供的四个答案之一。这种标准化的出题,不仅违背了学科自身的规则,也使教育丧失了它的诸多意义。它虽然便于操作,但毕竟不可能检查出每个人的创造力来。它看起来是公平的,同一试卷、同样多的答题时间,同样的评分标准,公平就是靠同样来保证,犹于一杆称称不同质的东西,现示出准确的数量。但这种题目就是不让人讲自己为什么这么选择的道理,并且你必须认定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而且就是试卷的出题者提供的,其余都是错的。它将对错的二元对立观渗透到每一个考生的意识与潜意识之中。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和答案并不是自然科学的那种确定性和唯一性,它的提问方式和提问角度就是创造性的。因为,正是提问唤醒了人的思考,不同的方式与角度提问,正是唤醒人用不同的方式去关注和思考问题,问题的解决方式与途径,就孕育在提问之中。因此,从提问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知识水准与创造力高低。

  我们的考试从来没有或者很少通过学生的提问来给予学生成绩的。考试都是考老师教过,也即给过你答案的问题,考试就是看你还记得老师讲过的东西不?这看起来是检验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实际是检验老师自己已明白的知识有多少被学生接受了,是让学生求与老师同。一般说来,老师比学生先学,掌握的知识比学生多,但也不能保证如此,有的老师的学术视野局限、知识不足。特别是人文学科,我们的确有大学教师由于缺乏学科训练,对自身所从事的学科的学术性了解不够。另外,人文学术研究也被一些非学术的声音所吸引,学科的独立性也受影响。象哲学考试中的选择题现象就是这些问题的反映。这些考试方式之出台,实际上是受制于一个制度链条,受制于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现代性原则与理念,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的差异区分,也即受制于人的价值观念。总之,现代考试制度的出题思路还没有从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造力出发,它是以检查出合格者和不合格者为目的,是一种不黑必白的逻辑,是求同不求异。

  同是统一的别名。现代教育思想是以统一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制度是统一的制度,理论上和逻辑上不因人而异。但创造力是个体性的,不是群体性的。因此,制度化的现代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在理念上并不一致。尼采在十九世纪末就鼓励我们要做超人、不做末人。超人是有创造力的人,而末人是毫无创造力,毫无个性的人,是一种群体,一个抽象的只有共性的人。尼采哲学就是一种创造力的哲学。

  我们的教育体制的实质是权力科层制,即权力金字塔构成一个权力系统。由于权力的强制性和意识形态化,教育中创造性的发挥与孕育都不可能超越教育科层制的制约,不可能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性原则。也就是说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须受到一个外在于教育本身的力量所制约和制衡,有一个主管他的人和制度,他必须听从于他。

  现代教育重视了物质的创造但忽视了精神文化的创造与心灵的孕育成长,强调了统一性忽视多样性与差异性,强调了必然性忽视了偶然性与复杂性。这对于未来教育的发展来说,已经给予了新的方向与启示,它预示着一个教育范式的转换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

  教育要培养人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现代教育的教育内容与教育理念。由于科学的观念源于西方,科学精神的教育与领会还需进一步深化和学习。特别是要区分科学与自然科学、科学与技术。我们说是认同科学,实际是被技术的魅力所吸引。这表明科学精神并没有被真正理解和接受,需要进一步学习与传播。同时,教育范式的转换与教育理念的更新并不意味着要抛弃过去的教育理念,而是要对现代教育理念进行发思,看到它的局限,新的理念也不是否定旧的理念,而是不同思想时代的标志,它们在各自时代都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因此,我们要在教育理念的多样性中寻求创造性的发展。

  科学精神首先是一种探求永恒事物真相的精神,如古希腊人那样,这是柏拉图的贡献;其次是怀疑精神,也即理性的精神。但怀疑是方法,不是目的,这是笛卡儿的理性主义哲学成就。再次,科学精神也是求知的意志力,是创造的精神。

  创造是思想的能力和行动的能力的结合。古希腊的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和诗意理性,诗意理性是创造性的。理论理性是冷静的看,通过概念构造,将看之所得作系统表达,实践理性是行动的意志,是伦理的、政治的、关于公共事物的理论,诗意的理性是关于创造的理论,是文学的、诗歌的理论。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创造精神的培养,既可以继承古希腊和其它时代的思想传统,需要从一个爱智慧的源头来寻找思想的资源,又需要与当今时代的新特点相结合,即要面对制度化与技术化的社会,特别是要在制度化与技术化社会中保持教育的独立性与自由。如果听任制度的摆布,在制度面前完全没有看出制度之局限的智慧,也没有克服制度局限之技巧、胆量与自由,那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话语出现,不可能有创造性的行动。当然,一个不在制度化与技术化统治中的教育是不可能的。这使得人文教育与个性教育具有相当的艰巨性。

  因此,未来教育必须加强和发展人文教育,而个性教育与人性教育是人性教育的重点。人文教育是对狭隘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崇拜的克服,它能引导人走向完满的生活,发现生活的意义。个性教育、人性教育都是人文教育,从科学精神的培养到人文精神的培养,从科学教育到人文教育,这是一个社会精神境界提升了的标志,是教育观念从片面走向全面的标志。但科学与科学精神的教育不要被技术教育所替代和迷惑。技术知识、专业知识并非都是科学的。尽管技术是科学的技术,但技术是被它自身之外的目的性所规定,而科学则是无外在目的的,如果说科学有目的的话,则是以纯粹求知求真为目的的,它不是要解决一个现实困境,不是为满足他人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生活的丰富。技术是能力,具体可以表达为生产的能力,即生产力。它仅仅限于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利用,它没有涉及到物质世界之外的其它世界,比如精神的世界,符号的世界。作为人,物质生活是基本的生存需要,文化生活的需要是一种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一个动态的需要,它与一个人的自我觉悟程度直接相关。一个觉悟高的人,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越高。所谓自我觉悟,即是一个人对周围生活世界与生命意义的理解程度。科学、哲学、艺术、宗教都是文化生活的形式,而且是人在不同领域之自我觉悟的理论性的或创造性的表达形式。如果不是为了谋生而从事这些领域的研究,尽管在这些领域作研究与谋生并不能明确分开,但只要自己的研究与自己对生活世界的理解结合起来了,自身生命的意义在其中得到了满足,那么,这些研究就是人之精神文化生活的高级样式,是高雅的、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样式。人文教育如果抛开这些高级的精神生活样式,仅仅开展一些活动身体、放松大脑、追赶时髦的集体游戏,或是开设一些人文学科的课程,但又并没有发现更没有进入这些学科的辉煌殿堂,而只是跟随流俗的人文教育热,那么,自我的觉悟程度还是相当有限的。

谢劲松。《世纪中国》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0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所属分类
上级专业
creator
学者 笔友
文章
20
回复
24
学术分
4
2005/12/24注册,6年3个月前活动
暂无简介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邮箱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