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年轻人的游戏     转帖
立棍2012/09/03科学技术学 IP:黑龙江
“科学是年轻人的游戏”?
——对科研人员年龄与论文产出之间关系的研究
魏钦恭      秦广强    李    飞


摘要:本文基于一项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考察了科研人员的年龄与其论文产出之间的关
系,并分析了影响二者关系的个体学术地位(职称、导师资格等)、学科差异和单位属性(类型、
科研实力、规模)等诸多因素。研究发现,论文产出并不存在“年轻人优势”,反而是年长者的产
出更多,这一现象在理工科中更为明显;研究人员所处的单位科研实力越强,其论文产出越多;
科研产出的年龄差异更多地可以通过年龄背后的社会性因素加以解释。




一、问题的提出
        有位物理学家指出,科学家最出色的工作都是在他们事业的早期完成的,而此后的一切便都
无足轻重,对此他还赋诗道:“老年当然是一种令人颤栗的热病,每个物理学家都为此心惊,一旦
度过了三十年华,他与其苟活,不如轻生”  (朱克曼,1993:226-227)。从一些科学巨擘的研究
历程中也可以看到与上述观点相吻合之处:牛顿 24 岁开始其万有引力、微积分和色彩理论的研究;
达尔文 22 岁时开始了“贝格尔”号的航行,29 岁时系统阐述了自然选择的观点;爱因斯坦 26 岁时
即提出了开创物理学新纪元的狭义相对论(默顿,2009:737-738)。这些杰出科学家的重大研究
发现与其年龄的关系常被人所乐道,使得人们认为科学家的年龄越小其科学研究创造力越强
(Cole,1979)。更甚而有人认为“人生的第三个 10 年,神圣的多产时期,每一位思想家都在这一
时期创造出了后来会产生预期结果的成果”。(默顿,2009:i)
          在研究科研人员的年龄结构时,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科学是
年轻人的游戏”(science as a young man’s game),意指随着科研人员结构的年轻化,科学的社会系
统为年轻科学家提供了比年长者更多的时间用于科学研究①
。事实上,这一论断包含着关于科研人
员年龄的两层含义,即人口学意义上年轻科研人员所占的比例更高以及在社会意义上年轻科研人
员与年长者相比无需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研究之外的事务上。如果默顿的这一命题成立,
那么一个合理的结果就是,在科学研究成果的产出上也存在着“年轻化”现象。年龄与科研产出之
间的关系问题历来是科学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事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除了年龄之外,科
研产出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性别、个人禀赋、研究的持续性、资源占有量、学术地位差
异、学界的成果评价制度等。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职业抑或事业有其独特的“生命历程”,从这一角
度来看,年龄不仅是一项人口学特征,更重要的是年龄结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意义。
莱曼(Leman)是较早提出年龄与科研产出关系的研究者,他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科研人员的成
果产出量亦随之减少,这一结论也长期被人们所接纳。科尔(Cole)认为莱曼的研究有着方法论
上的错误,在对比年轻与年长者的科研成果产出量时忽略了各自在其年龄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而
事实恰恰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进入年轻科研队伍的人数与年长者相比呈更高比例的增长(Cole,
1979)。关于“科学是年轻人的游戏”的假说,不同的观点指出,这并不是指科学家的年龄分布,只
是反映了科学家中最优秀的成果都是在相对年轻的时候取得的,也有可能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年
                                                      
①默顿指出,随着年轻科学家绝对人数和相对人数的增加,1968 年列入美国《科技人员名录》的人数有超过
一半的人年龄在 40 岁以下,有 81%的人年龄在 50 岁以下。在科研人员的时间分配上,他引用哈蒙的发现:在最
年长的科学家中,他们用于行政管理的时间比例是最年轻者的 4 倍(默顿,2009:720、758;Merton,1973:503)。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3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立棍 作者
11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448535
Re:科学是年轻人的游戏 转帖
龄更大、更有经验的科学家,比其年轻的同事有更多的发现机会(默顿,2009:723、732)。一项
国际大型调查研究得出,自然科学领域研究人员的科研产出呈双峰分布,分别为 45-49 岁和 55 岁
(转引自岳洪江等,2011)。霍纳等人(Horner et al.,1986)在对男性心理学家的成果产出分析后
得出,研究人员在二十多岁时科研产出明显较少,然后在 40 岁左右达到高峰,转而随着年龄的增
加产出量减少。国内学者刘俊婉、金碧辉的研究则显示,生物学与遗传学和物理学两个领域的科
学家论文发表的高峰期集中在 40-55 岁(刘俊婉、金碧辉,2009)。
凯韦克(Kyvik)将以往关于年龄与科研产出的关系研究进行归纳后,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结
论:(1)年龄与成果产出之间有着曲线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成果数逐渐增加,在 30 岁后期到
40 岁早期达到顶峰,转而随着年龄的增加产出降低;(2)虽然研究者个体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但总体而言,那些在年轻时就多产的研究者在年老后仍然是较为多产的,虽然成果产出随着年龄
的增加而减少,但是那些多产的研究者因年龄的变化并不是很明显;(3)许多研究发现存在着两
个研究产出的年龄峰值,即 30 岁后期到 40 岁早期、还有一个次峰值是 60 岁左右;(4)年龄与产
出的关系在不同学科间有着较大的差异(Kyvik,1990)。
可以看出,以往研究中关于年龄与科研产出的关系及产出高峰期的年龄划分并不一致;同时
在考察年龄的影响时较少探讨其他相关因素。有鉴于此,本研究在截面数据的基础上以自然科学
科研人员(以下简称研究人员)三年内(2007-2009)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数量为分析对象①

考察研究人员群体是否存在论文产出的年龄差异或存在某种规律性的年龄特征(如年轻人更有优
势或相反),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年龄与论文产出量二者关系的外部因素,如研究人员的学术地位(职
称、导师资格等)、学科差异和单位属性(类型、科研实力、规模)等。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如前文所述,尽管有许多杰出科学家的代表性成果都是在年轻时取得的,但不少研究者对此
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个案并不能用以说明普遍性的事实。朱克曼在对 1901-1972 年间物理、化
学、生物或医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从事获奖研究时的平均年龄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些诺贝尔奖金
获得者完成其赢得奖金的工作的平均年龄将近 39 岁(朱克曼,1993:230)。而平均年龄作为一个
概略的数字,也就意味着其背后有着巨大的年龄差异,至少有一些获奖者完成获奖研究的年龄是
在 40 岁之后。将诺奖的获奖成果看作是研究者的巅峰之作,完成时间看作是其最佳创作期,那么
在获奖前后其创造力是否有很大变化?朱克曼分析指出,就总体而言,年龄较大的获奖者的创造
力衰退更甚,但其中获奖本身对论文的发表量有很大影响②
。这表明,研究者从事科研活动脱离不
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就像牛顿的力学定理一样,不存在完全“真空”的科研环境。同样的道理,研
究科研人员年龄与论文产出之间的关系时更应考察其他相关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更为透彻地发现
二者之间的关系实质。
朱克曼的研究只是对杰出科学家最佳创作期或创造力的研究③
,与这些聚焦在“镁光灯”下的
                                                      
①在此需要说明的有两点,第一,将研究人员的著作排除在外是因为著作的创作期较长,从撰写到付梓出版
可能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问卷调查涉及的只是近三年的产出状况,若纳入著作数量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偏差;
第二,一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没有被纳入计算,原因在于它们的质量可能不高,不能真实反映研究人员的科研实
力和水平。
②朱克曼引用一位诺奖获得者的话说明获奖后其非研究性事务的增多,“从获奖起我便没有做多少工作,我觉
得自己仿佛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必须做出决定。我得摆脱这许多荣誉,重新开始工作。但你怎么摆脱了?你
得卸掉若干项义务,还得争取推掉新的义务。”除了增加了很多研究之外的事务,获奖者也被更多的约请为书籍、
刊物等撰稿,增加了他们发表文章的机会。同时科学界的评价制度使得年龄较大的获奖者要不断工作以表明其并
不是在吃老本,一位生物化学家如是说“即使你年事已高,还必须发表点东西,否则就得不到拨款或别的补助……
所以你就得在专业上搞出点名堂来。”(参见朱克曼,1993: 309-311)
③关于最佳创作期与创作多产期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二者虽有重合之处但并非一致。最佳创作期主要是指
研究者最重要和具有代表性成果完成的年龄,而创作多产期则主要指成果产出最丰富的年龄。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立棍作者
11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448536
Re:科学是年轻人的游戏 转帖
格式不对,上传全文
attachment icon d20120413123035950.pdf 892.46KB PDF 102次下载 预览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立棍
学者 笔友
文章
687
回复
3631
学术分
2
2010/04/19注册,6年2个月前活动
暂无简介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邮箱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