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可迷信传统文化
12112006/02/09科学技术学 IP:四川

不可迷信传统文化

刘虎

最近传统文化成了流行词汇,从商业界到科学界,从政府到民间,可谓言必称希腊。有意思的是,凡是深沉不好解决的问题,一般都会被戴上传统文化的帽子。

我们知道,文化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新的、先进的文化,代替旧的、腐朽的文化是必然趋势,只有这样,优秀的文化才能保留下来,落后的文化才能被时代摒弃。

而在文化的发展中,既得利益阶级的参与起到了扼守咽喉的作用。每当社会动荡,主导社会革命的阶级就会批判传统文化;每当社会平稳、有序发展时,既得利益阶级便会推崇传统文化。大力推崇传统文化,是保护社会稳定,淡化社会矛盾的一种手段。历史上从来都是这个规律。

为了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树立民族精神,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是有必要的,但是这必须以批判的继承为前提。我国近现代的多次革命所树立的文化体系,为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表面上还有一大批顽固分子,实际上尊重科学,发展技术已成风尚,深入群众灵魂。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环境,相对于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建国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对“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发扬,为科技发展扫除了一道最坚固的无形障碍。这个成果的是花费巨大代价才取得的,应该好好珍惜。

弘扬传统文化有利有弊,不能只见其利,忽视其弊。历史上,举国颂扬传统文化开始后不久往往就发生人们思想封闭排外,社会停滞不前,经济发展缺乏动力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传统文化直接引起的,但是颂扬传统文化无不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发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没有对什么样的文化该继承,什么样的文化该批判建立正确而广泛的认识。当前弘扬传统文化,如果不及早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利与弊,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历史上的问题还会重演。

传统文化不等于法古,也不等于封建迷信。稍微留意就会发现,究竟什么才是应该保留的传统文化,至今尚无基本一致的意见,发展传统文化仍然是群众运动似的一窝蜂拉上去。可以预言,这样的运动,受益者是既得利益阶级,而人民群众不一定能受益。这种现象持续下去,表面上挣回了大国的面子,实际上能为全国人民带来多少好处?避免西方文化渗透中的消极因素,重要是大力发展适合现代社会的文化元素,缩短各方面的文化堕距。在这项工作中,传统文化只有辅助功能,不是决定性因素。

因此,大力弘扬传统文化,需要讲究正确引导,留下优秀的部分,抛弃不利于社会进步的部分。文化不是万金油,传统文化也不可迷信。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1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1211
进士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409
回复
1203
学术分
33
2005/08/31注册,2天10时前活动

科创消防局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