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单位的“诞生”:西伏?
虎哥2016/01/06正能量研究 IP:四川

生物对射线的吸收剂量当量,以单位Sv来表示,中文读法“希沃特”。这个单位名称意在纪念瑞典辐射防护学家Rolf Maximilian Sievert(鲁道夫.马希米利安.希沃特)。

“希沃特”是我国的法定读法,也可以简称为希。我们通常说一个地方的自然本底0.08μSv/h,读为“0.08微希每小时”。

在辐射剂量为大众关心之前,这些读法都没发生什么问题。

但是由于Sv的第二个字母v在中文里面读做伏特,后来,渐渐有人认字认半边,听到了“西”(西门子,电导率单位),一下子想不起下面该怎么读,就根据右边的v读作“伏”,变成了“西伏”。

而由于海峡对岸的一些业内人士又音译为“西弗”,随着两岸交流加深,里应外合,大陆的半壁江山在近些年都投奔了“西伏”。

而我认为这类因某种特定的纪念意义而命名的单位,应该尊重原创,所以坚持读希沃特或者希,以至于经常有人表示听不懂我在说什么。

类似的情况并不罕见,以前举过一些例子。

例如,显示器的刷新率叫做帧(后鼻音,去声),在1990年以前,不论专业还是民间,该字只有这一个读法。

但是群众的力量不可阻挡,在1990年以后,硬生生的给这个字多加了一个读音(前鼻音,平声),变成了多音字。

这种读音的变化可以视为语言的自然演化,与希沃特这样的人名不能相提并论,所以没有什么问题。

电子管和场效应管的栅(zha,去声)极,在电子管时代(1960年以前),国语中只有这一个读音,在台湾地区,字典里面至今也只有这一个读音。但是由于大陆地区历史上文盲改行的电子技术员太多,硬生生的多加了一个读音(shan,平声),以至于现在你要是说zha极,一堆人会骂你文盲。

栅极是象形名称,电子管的控制极以及光栅,放大以后看,都是“栅栏”。所以,称为栅(zha)极是符合语言的发生规律的。而意义相同却另读栅(shan)极既不符合语言的历史,也不符合语言的演化逻辑,现在变成字典里的“正确”读音,则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我不知道国家语委和科学名词委是不是由文盲组成的机构,如果认同shan极这种匪夷所思的读法,想要在字典里加上,当然是可以的,每个人都可以持有自己的看法,只要别人能听懂,怎么读并不重要。但是他们竟然否定zha极的正确性,把zha极指为文盲读法,的确让人难以理解。

*古语中,栅也读作sann,与shan接近。出现shan这个读音,并不能认为是古语的回归。zha的读法是清末民初厘定国语发音时,根据当时采集的读音设定的。

(本文参考SDP的回帖,有改动)

[修改于 2年2个月前 - 2022/01/20 01:03:20]

加载全文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44
3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虎哥
专家 进士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1534
回复
13006
学术分
39
2005/08/24注册,4时6分前活动

刘 虎

创新工程局主席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身份证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