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收到对面的回音:
凤倒不是自娱自乐的,而是和新华网有合作,拍那个能当工作……而且因为赶时间(?)的原因不少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我也一直感觉有点问题。不过你具体说说不好在哪里呢?比如他是不是不该自己出镜什么的……
我的回复:
比如说他点燃了很多种元素 拍摄角度是45度向下 所以远看像是地上有一滩尿
电影里面的各种燃烧、爆炸场景,都能起到对观众的震撼作用,你注意观察这些场景,绝大多数都是水平拍摄的 后面能看到背景景物 而不是一片地板
如果你参考youtube上各个假装在科学的那些频道,他们拍摄的时候也会注意这一点。 这个是有心理学解释的,人比较习惯于观赏水平方向拍摄的画面,是因为这是人类最常使用的观察角度。 合适的背景和构图很重要。
第二个问题是废话太多,其实在网上看视频的人里面,只有0.1%是想学点什么东西的 剩下的观众都只是想看个爽,所以很多不必要的镜头应该剪掉。特别是一些完全没有可观赏内容的镜头!!!如果discovery channel这么制作内容早就倒闭了。 我们组织观赏凤舞的视频的时候,最大的感触就是经常要按→键。
概括来讲,凤舞想要传播的内容初衷是好的,但是在促进传播的内容制作技巧方面比较欠缺。我有信心提出这些意见是因为我有过短片的拍摄制作和剪辑经验,也花过很多时间学习美术。
科普内容的制作是一个很考验人的问题,一方面你要保证所传播信息的科学性、准确性,另一方面为了提高传播效果你要运用大量表达技巧,这个表达技巧在20年前就是写作技巧,在今天这个视频时代就是屏幕叙事的技巧。
两个方面都兼顾是非常困难的,目前国内做得最好的可能就是飞碟说、奇葩说、罗辑思维这一类,你发现这帮人全都是媒体人。他们也会犯一个问题,就是他们虽然传播上很专业,但是所传播的信息未必科学准确。
这方面我要提一下方舟子,方舟子的科普工作,在文字方面的造诣是很不错的。但是到了视频时代就很吃亏,我想原因大家都清楚。顺便你可以去听一下方舟子在企鹅FM上最新的播客,内容很不错,形式很糟糕。
最后是凤舞本人,他出镜是没有问题的,他的发型也没有问题,但是应该花时间学一下表演和导演。
引用 RodTech:毛子那个是视觉艺术,重点在视觉享受,所以压的东西很重要。压钻石是神来之笔。另外,毛子那个视频是会做一点点背景介绍的,并不是啥都不说。
slomoguy是电影出身的 大量电影 比如福尔摩斯 等大片 升格镜头都是他们拍的
同样有失败的人, warped perception ,这个channel vlog主也是电影出身 会剪片 还找……
引用 novakon:原来是这样,俺眼光看不出这么多门道。。。。
毛子那个是视觉艺术,重点在视觉享受,所以压的东西很重要。压钻石是神来之笔。另外,毛子那个视频是会做一点点背景介绍的,并不是啥都不说。
我刚才去看了slomoguy和warped perception……
引用 RodTech:视频表演者【营造跟大家一起玩的感觉】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把奥运田径比赛,和各种娱乐真人秀节目的收视率对比一下。同样是各种项目到处跑到处跳,后者会请一大堆明星,然后这些明星会在节目里面拉家常、吐槽、卖萌、才艺表演……其实这才是收视率的主要来源。
原来是这样,俺眼光看不出这么多门道。。。。
cody's lab,请看看 又感觉如何呢 似乎跟kc比较贴切
thunderf00t 是真正科学家 他拍钠在水中炸 拍出了一篇science,证实……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