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蚊胺。。。
[科新社八月六日专稿]2018年科创年会暨第八届科创节,于2018年8月2日至8月5日在北京举行。从2009年开始,早期的科技极客通过社区约定,每年暑期选择一个城市举办年会,交流科技爱好领域的最新进展,同时联络感情,科创年会和科创节由此诞生。今年的科创年会由科创论坛和科学出版社共同发起,科创大猫、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在京爱好者共同承办,得到了《无线电》杂志、乐思科教、职业创客联盟、北京日报、海淀电视台等二十多家单位大力支持,顺利完成年会各项活动项目和科创节学术论坛、创客教育展,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届年会进行了微波炮实验、短波数据通信、洞穴通信机研制和实验、无线电测向、电磁炮组装和实验、轻气炮制作、铝热剂制作和演示、特斯拉线圈调试和体验等实验或体验项目,完成了内部学术交流和洞穴探险等活动,参会爱好者进行了深入有趣的交流;科创节(开放日)举行了极客学术报告会、创客教育展等活动,接访百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下面请跟随本社作者走近年会值得记忆的瞬间。
上篇:2018年科创年会(8月2日-8月4日)
8月1日报到日,骄阳似火,气温高达35度以上。一车和谐物资运到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实验楼下,先到的爱好者正在卸车。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是先行到达的爱好者在该校食堂晚餐。
洞穴通信小组正在试制通信设备,洞穴通信实验是临时增加的,没有任何事先准备,需要现场急速完成设计制作。洞穴通信组的另外几名组员,此时正在隔壁查文献并进行理论分析。
当天傍晚在学校的草坪上进行洞穴通信的原理验证,在100米距离上,33dBm的馈入信号,接收到了-90dBm左右。洞穴通信是重要课题,攻关小组全部由电子方面的职业选手组成,战斗力爆表。
短波数据通信用的鱼竿天线从四楼缓缓垂下。
与外省友台互通数据
来到暴热的河谷,望不到尽头
包括@马小甲在内的所有队员全身湿透
天线的放置处是一处悬崖,下面有很多垃圾
8月4日上午,大家分成4组,进行无线电测向体验活动。测向用的信标是年会前用5天时间赶制的,采用了单芯片方案,实际上是一台完整的对讲机。
问到大家年会结束以后去哪里,答案依然是——李磊去了美国,张伟去了英国:我们都有光明的前程。(注意标点符号)
国际创客中心的大厅座无虚席(其实因为种种原因没来多少人)
@POWER_RDX从魔神实验室被封十周年开始话题,分享了他多年来在极客领域挑战的一系列不可能
本届科创年会暨科创节于2018年8月5日下午3点圆满闭幕。在短短的4天时间里,大家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紧张有序的创作,多样有趣的展览。由各合作单位组成的第八届科创节组织委员会,通过出色且极为高效的工作,在不到3周的时间内策划并落实了所有细节安排,为大会成功召开提供了保障;安保小组通过默默无闻的工作,时刻保卫着大会的顺利进行。正如@虎哥所说,这是一次欢乐的大会,基本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的大会!
附:
相信纯兴趣的力量
刘虎
在第八届科创节上的发言(记录,有改动)
尊敬的科技爱好者们:
我们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源于十年前的约定:每年暑期举行聚会,交流科技爱好界的进展,集体完成一项科学实验或者技术验证,探讨科技爱好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经过前三天的交流,我建议将今年科创节的口号定为:“相信纯兴趣的力量”。
自发且无需理由的爱好一项科技活动,是一种纯兴趣。曾几何时,能不能挣钱?有多大意义?发展前景怎么样?是科技爱好者时常被拷问的三个哲学问题。然而,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群追求纯兴趣的科技爱好者,要么继续求学深造,要么成为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即使改变了兴趣的细分领域,纯兴趣所激发和培养的脚踏实地的学习和钻研能力、执着精神、探索未知的动力,冒险和挑战不可能的性格,都将使人们长期受益。纯兴趣并不排斥挣钱,相反可以更好通过对技术和文化的贡献而获得收入,在挣钱能力上,科技爱好者也始终处于中上水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获得兴趣,培养良好的研究、学习习惯,正是科技教育的追求。科技爱好与创客教育有着广泛的结合面,把极客文化、科技爱好活动引入创客教育,应当成为我们的探索方向之一。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避免将科学技术庸俗化的行为,谦虚地并且虔诚的尊重教育规律。在科技爱好以至于科技创业方面唱好主角,在教育方面当好配角——除非你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本届年会已经完成电磁加速等方向的八个爱好实验或者体验,其中洞穴长波通信实验实现了六百多米深度的可靠无线传输。大家知道,泰国的洞穴救援,早期是靠科技爱好者开发的设备实现通信保障的。会后,我们将尽快的把这种设备量产。专为年会赶制的信标工作十分可靠,也将在改进后作为套件提供给爱好者。
最后,非常荣幸与科学出版社联合发起这次活动,感谢承办方创业公社、科创大猫细致周到的工作,感谢各单位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拥抱科技爱好,相信纯兴趣的力量。谢谢大家。
[修改于 4年0个月前 - 2018/08/18 23:36:07]
下一期什么时候开啊,希望组织好,最好能让大龄的带孩子参加。
年会一年开一次。这个活动爱好者自愿参加比较好,如果想让小孩被动体验或产生兴趣,可能效果没有想象中的美好。这次参加年会的正式成员最小年龄15岁。科创节(开放日)本来就属于参观体验性质,所以带孩子参加毫无问题。科创节可能一年多次。
借这个机会唠叨几句,不针对楼上。
一般来说,小孩爱好哪个方面,就允许其参加哪个圈子同龄人的活动就好了,建议家长不做判断(显著危害社会的除外)。就算混几个星期黑社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里并不是说家长不起作用,家长应该给予纪律和生活作风的管束,其它的基本上可以通过阅读正经的早期教育类专著来了解。另外,在小孩阶段,沉迷什么都不好,包括科学技术。不要因为一项活动在社会语境中高尚,就放任小孩沉迷。我对沉迷的粗略定义是超过6个月的热衷于某类事物且已经到了严重影响学习生活作息的程度。对于沉迷是要看心理医生的。但这种情况其实比较罕见。
最多的是看不出有什么“爱好”,于是有些家长比较忧虑,带小孩参加各种课程或活动。当然这也没错,多见识见识总是好的,只不过效果其实主要取决于大人和小孩各自的性格,是一件十分随缘的事情,宏观而言实在不能抱多大期望。
今年年会的正式成员,从其经历来看,100%是原生科技爱好者。我粗略定义原生科技爱好者为:15岁以前就对科学技术产生纯兴趣,自我驱动学习钻研科学技术知识或者动手实践,相关活动占据较多时间(量化的话,日均1小时),持续超过1年且当前依然持续的人。原生科技爱好者在大学生中的比例,目前我的抽样数据是2003年做的,是千分之三。这其实是一个很小的群体,甚至还小于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总人数。目前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可靠的办法把小孩“培养”成原生科技爱好者。我访问过一些爱好者,他们的兴趣获得都非常偶然,基本是某一天玩了某个东西,看了某个节目,和某个人认识了……这样的套路。但似乎又是必然的,比如他那天没玩某个东西,可能过几天玩了另一个东西就获得了同样的兴趣;而其它人显然也在那个阶段接触到了某个东西,也看了某个节目——但他们并没有获得兴趣。甚至概率上的规律都我都没有找到。所以要说家长怎么样培养一下小孩就能产生某种效果,我觉得以目前的研究水平,就是一厢情愿罢了。
本届年会的洞穴探险,是一个比较吸引家属和小朋友的活动。然而,当家属在烈日中跋山涉水带着小朋友到达温差达20多度的山洞,然后再听到电台里面说测得超标几十倍的放射性的时候,则坚决不许小孩前进,并开始表达对丈夫的埋怨。假设参会的正式成员的父母在场的话,当场把爱好者拖走的事情想必也一定会发生。这些场面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要么改变年会的模式,使之和谐而不再有人们直觉认为高危(然而并没有)的内容;要么坚持学生和他的家长,或者成年爱好者和他的小孩不能同时参加的原则(确实都属极客的除外)。
在目前我国的法律环境下,科创年会是个奇葩。尽管组委会已经事先考核过每个细节,但它的风险(特别是对主承办单位)还是比坐在会议室聊天要高若干数量级。它不是旅游,不是夏令营,而是科创年会,一个原生科技极客的聚会。
年会一年开一次。这个活动爱好者自愿参加比较好,如果想让小孩被动体验或产生兴趣,可能效果没有想象中的美...
我已经严重沉迷于有机合成,每天做五,六个小时,还导致成绩下滑,自从无机转有机后,成绩下滑了两百+,或许是由于有机的特殊性决定的(一做便几个小时
我已经严重沉迷于有机合成,每天做五,六个小时,还导致成绩下滑,自从无机转有机后,成绩下滑了两百+,或...
注意安全是第一,另外也要注意文化课的相关学习。
这是中国,在教育体制极其不健全的框架下,这样搞反而是愚蠢的。大多数爱好者(化学,电炮)在法律的边缘晃荡,或者已经触犯了某某法律......最好的办法就是忍两年,提高文化课成绩,去一个不错的大学,那里有一个不错的环境适合你发展。出国也是一个选择,毕竟国外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嘛。
引用NClittleprince发表于6楼的内容注意安全是第一,另外也要注意文化课的相关学习。这是中国,在教育体制极其不健全的框架下,这样搞反而是愚...
我是打算长大后自己创业,开间小公司,借此申请相关证件
我是打算长大后自己创业,开间小公司,借此申请相关证件
如果家里的背景不够硬,那我赞同6楼的看法,晚点创业吧。开公司麻烦事一大堆,这几天给我发了个通知说再不交公积金要罚款了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