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 拍摄质量很好 很美很壮观
黎巴嫩共和国首都贝鲁特的大型港口贝鲁特港于当地时间8月4日下午18时左右(北京时间13时左右)发生一起爆炸事故。据黎巴嫩国际广播集团报导,该爆炸系港口仓库中于2014年滞留的约2750吨硝酸铵引起。在爆炸发生前,因焊接施工导致失火,火势逐渐蔓延至硝酸铵仓库,产生浓烟并伴有轻微爆鸣。随后发生燃烧转爆轰,具体参与爆轰的物质数量尚不清楚,据约旦地震部门比较激进的推算,可能有5千吨TNT当量。
事故已造成近百人当场死亡,数百人失踪,数千人受伤。
[修改于 7 个月前 - 2020-08-05 15:59:37]
根据传媒发布的资料,引用安全生产管理几个经典理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轨迹交叉理论,系统安全理论)来分析,发生这样的事情情理之中,小问题小隐患不解决不消除,积蓄起来最终引发事故造成的损失,远大于用于安全生产的投入
一些细节:
第一个和第二个视频显示,第二次爆炸之前的燃烧中,出现了烟花爆竹燃烧的迹象。浓烈白烟、密集的噼啪声、以及在较高的高度出现的爆炸闪光。
6年前就被放置在仓库的AN经长期吸潮后,爆轰不完全会产生大量红色烟雾,这一点在使用铵油炸药的爆破施工中极为常见。
大爆炸可能由烟花燃烧加热硝酸铵引发的,烟火药燃烧形成的高温往往要较常规可燃物更高,常规火灾的话可能进展不会如此之快,甚至可以避免第二次爆炸。
ps:推特上谣传导致事故的AN系Orica生产,Orica则在今天声明图片中的高密度农用AN不是他们的产品。不知是紧急甩锅,还是做贼心虚。因为生产乳化炸药并不需要“昂贵”的多孔粒状低密度AN,图片中是高密度AN并不能洗脱Orica的嫌疑。
https://www.orica.com/news-media/news-media/statement-on-beirut-explosion#.XyqUun6-nIU
虽然不是荷包,但也有些像了
这个冲击波好像分两拨到来,第一波速度快,破坏力弱,第二波移动速度慢,但破坏性很强
图中的白色建筑是粮仓,里面全部是谷物,相当于实心的,开始我还以为是大楼,还以为这大楼质量这么好能承受如此大的爆炸
第二个视频里人应该已经毙了,不知道视频怎么找到的
他这边是烟花仓库,距离硝酸铵仓库还有一定距离,更大可能是这只是其中一次小爆炸,距离大爆炸还有很久时间。如果要毙,炸那一瞬间(+冲击波传播时间,这么近不超过1秒)就挂了,他炸完了还拿着手机在跑,并且时间超过1秒,说明健在。
倒数第二个视频中,冲击波貌似分了三波(好像有一波是海浪造成的)
他这边是烟花仓库,距离硝酸铵仓库还有一定距离,更大可能是这只是其中一次小爆炸,距离大爆炸还有很久时间...
这么近的距离,应该不是人拿着手机跑了,估计是手机自己飞出去在跑了
这个粮仓还是起了防爆堤的作用,粮仓后面扇形区域的损失小得多,挽救了很多人。
上面近距离视频的拍摄位置,应该是在粮仓北面的裙楼顶部。从现场图片来看,该处完全摧毁,不可能这么快找出手机还取出数据,唯一可能就是这个人在第一次爆炸后已经仓皇逃命了,躲过一劫。
第一个视频的拍摄位置在这栋楼上
根据黎巴嫩当局说法是该仓库存有至少2,750吨硝酸铵并长达六年没有人管理,在不明原因中起火燃烧,这才接续发生了两次大爆炸。
引用dracula1429发表于5楼的内容一些细节:第一个和第二个视频显示,第二次爆炸之前的燃烧中,出现了烟花爆竹燃烧的迹象。浓烈白烟、密集的...
听到了,那个底部有小的火光,有声音
来自黎巴嫩的背刺,以后什么水培钾就难买了……幸亏家里备了一袋,而且爆炸的是黎巴嫩不是我大天朝
话说这些拍摄的人看到冒烟了冒火了滋滋滋了为啥还不跑啊
假如我们这边炸了那不仅经济损失巨大,而且以后想买到硝酸盐简直不可能,他们一定会填上铁铜盐不管制和化肥不咋管的漏洞(话说这堆硝酸铵堆了六年,心真大)
1 船没沉
2 防爆堤另外一侧是不是损失更大了
爆炸的云很壮观,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层云的关系,所有人看到云到来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进行躲避,而不是等到冲击波到的时候才发现这一点。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