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制作很容易被强行定义为枪支,并且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技术含量,研究意义似乎也没有单独关注爆炸导体及其有关物理化学性质的意义大,建议谨慎。
本项目为进行电发射系统的后续开发设立的,预计将在中低供能下进行多种工质和发射形式的实验。
项目主体已基本完成,目前公布的数据为第一阶段实验结果,将根据研究和建议进行多阶段实验。
欢迎并感谢讨论和指导。
第一阶段实验数据如下
发射方式:爆炸导体
炮管:内10外15口径20#钢无缝管
电热室:炮管内加入外包陶瓷的铜阳极,丙烯酸酯紧固。
供电:600V2200uF电容,实验电压不大于400V
击发器:空气开关,后改用闸刀开关
工质:铝爆炸箔
弹丸:9mm左右非精密泥丸
IMG_2070.mp4 点击下载
目前总结一下实验中的问题:
1:没有间热工质,导致效率低下威力严重不足
2:开关存在问题,先前使用的空气开关会瞬间断路使放电不充分,目前的闸刀开关体积大而灵敏度不足
3.电容电压不足,应当并联多个充电再串联放电以提高瞬时功率
4:弹丸气密性不佳
欢迎各位给出建议,建议将直接影响后续实验过程
1 工质这个问题可以先解决弹丸气密不佳,视频中等离子体出口速率比泥丸快得多,爆炸导体效率也不见得比加了工质的滴很多,主要是加速距离短,瞬时压强大,对气密要求高
2 开关可以优化成弹簧撞击式
3注意爆炸薄的选用,电炮原理上有介绍
改进项目其实已经做过了,但是因为管子过紧所以卡了,搞完了再发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