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脑袋的话建议给人类转叶绿素基因,这样就可以天天晒太阳喝水过活了。
现在一只大熊猫每年耗费700万,超过200个中国人的一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即便这样投入,也只是让熊猫暂时不至灭绝,并且由于种群过少,基因正在退化,不断累积的错误基因得不到优胜劣汰。超过9成熊猫无正常生殖能力,都靠人工繁殖。
要想科学强壮熊猫种群,最核心方法是攻克其最大短板,饮食问题。
竹木粗纤维并不容易消化,首先其咀嚼需要大量能量,比吃草还困难得多。 所有大熊猫都要每天996加班,连续吃14个小时的竹子,每天进肚10到38公斤。 动物都不能直接消化竹木粗纤维, 吃进的竹子还要要靠肠胃内的细菌繁殖,产生一点附加营养,可微生物消化竹子也很慢,也只能利用其中一点点成分。
早在十几亿年前,地球第一次出现竹子等粗纤维生物,可所有生物都不能消化,所以地球表面逐渐堆积了10米高的粗纤维,生物圈都因此而大灭绝。直到出现了消化粗纤维的微生物,可这十几亿年下来,微生物也只是发展到现在的效率。 在自然界竹木腐化起码要几年。所以在消化竹子问题上,不太可能有显著高效生物利用方法。
数亿年下来,自然界只有一些寄居竹木内的虫子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普及繁殖,多数也不吃死木头,而是靠吸食不断新生的营养汁液。 其躲在树木里也不必有活动。 而作为大型动物,要吃竹木存活基本得不偿失。除了熊猫,好像找不到其他可借鉴可仿效的吃竹木的动物。
要解决这个问题,看来只能是给熊猫更换食物,可以给其转移牛羊兔基因,让其吃草,大大节省咀嚼能量。这样熊猫也不依赖竹林,可以在荒山野岭,各处放养。
更高效的方法是转移猪的消化基因,使其杂食。只要每天吃几分钟猪饲料,就满足了营养。其余时间有精力做繁殖等其他事情。 利用现成的养猪场,就可以快速繁殖熊猫,大量供应上市,人人都能养得起熊猫。 颜色简约的熊猫皮也有望成为经济产业,一套熊猫皮刚好能做一身皮衣。
--------------------------------------------------------------------------
现在只有东北和朝鲜有野生人参,因为太稀少,都被炒成天价。 老中医高度重视人参,这属于万能钢需药材。 现在虽有人工养殖。 但要想实现老中医理想的10余年,30余年的老人参,成本高到不可想象。中国土地承包期限也才30年。 并且人工养殖的品质,肯定和野生的有区别。
在古代人参分布是很广泛的,连西北山区都有,自然界很多地方是适合其生长的。之所以灭绝,是因为挖掘量大于自然繁殖数量。 选定几个森林区域,采用飞机空中播种,也就足够满足繁殖量,要多少种多少。 足够满足全世界华人市场,满足所有老中医的野生人参自由,省得他们总找借口说药材不是野生。
不用担心种子价格,人参种子也就二三十一斤。一斤有几百上千粒。 可以雇佣8元一小时的价格雇佣零工,给种子套上胶囊。这是给种子的嫁妆, 外壳可以防止摔坏种子,防止动物吞噬,提供营养,尖型突破树叶扎入土壤。 其次就花几万块包一次飞机,这就是所有成本了。 以后几万公顷的大自然森林免费给养殖,纯有机绿色环境,无化肥,无不良商贩的人工激素。 一次几万元投资。以后挖参提供几百个长期就业岗位。
不用担心人参等造成生物入侵,这种生物繁殖力媲美熊猫,不可能泛滥成灾。而且需求量巨大。尤其是那些漏网之鱼,成为几十年人参,更要被人重点寻找。 说不定开发无人机找老参。
类似的还可以高空播灵芝孢子等。
------------------------------------------------------------------------
网上有个长贴,帖主说他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有人问他将来手机网络发展到几G? 他说将来技术发生变化,也不再以几G来命名。 如果这事可能,可能原因就是P2P技术应用于手机网络,取代了传统基站。
传统基站发展趋势就是不断缩小辐射范围,从过去2G的覆盖10公里,到现在5G基站覆盖250米。基站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耗费金钱和电力。 其实到了几百米这种距离范围,完全可以利用手机来作为基站传播工具。 人群聚集后手机可以自动组网,组成一个超频宽本地网。这个本地网里,只要有一两个高速外网端口,就能共享高速外网了。
所谓未来的城市,不用隔一两百米就埋下电缆光纤,大费周章。 只需部署少量高速基站就可以。这些基站不用负责距离,只周围负责高网速。 人群聚集时,基站周围的手机,也就自动扩展了基站距离。由于人人距离很近,比连接基站节省功率。 所以到时人越多,网速越快,越稳定,约省电。 达到必要人口密度,甚至不用基站,完全通过手机接力,网络覆盖整个城市。 至于人口稀少的区域,用普通传统的4G等长距离基站覆盖就行了。
中国一年几千亿的5G投资,还有电费。 平均到每个人头上,每人几百。如果手机P2P普及取代基站,就有望不再交电话费,不再用流量费。
[修改于 12天16时前 - 2022/08/01 21:24:27]
楼主的想法是有一定可行性的,而人类如果靠叶绿素制造营养物质,并且每天专职晒太阳,大概只能满足千分之一数量级的需求,并没有什么卵用。要想变成自养生物,需要大幅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楼主的想法是有一定可行性的,而人类如果靠叶绿素制造营养物质,并且每天专职晒太阳,大概只能满足千分之一...
吸收利用全波段的辐射(不过都会变成“黑人”),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楼主的想法是有一定可行性的,而人类如果靠叶绿素制造营养物质,并且每天专职晒太阳,大概只能满足千分之一...
可以想办法增大晒太阳的面积,同时用C4途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蓝素并且研究高效rubisco酶,pep羧化酶什么的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然后不行就再减少一点活动就好了
给食肉目插偶蹄目的基因得爬多大的DNA屎山?
大熊猫就是长了黑白花的狗熊,演化过程中丢了味蕾,把狗熊原有的味觉感受恢复回去就可以了。只要狗熊没死完熊猫就没理由灭绝。
可以想办法增大晒太阳的面积,同时用C4途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蓝素并且研究高效rubisco酶,...
满足人体能耗,要提高1000倍效率。 有这种伟大效率,用处就多了。一颗黑玉米一天可产1升酒精,只种几颗玉米,就够日常开车了。
只依赖手机互相做中继还有疏漏的可能,比如说住宅区大家都去上班了,留在里边的人信号就没了。
最好可以在入户光猫上面集成基站功能,这个东西一般一天到晚也不会关,增加的能耗一般人也不会注意到。而且从可行性来说更简单,甚至现在就能立刻推行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