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教程由网友发布,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纳。科创不对教程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负责。
1,4-二苯基四嗪的制备
H3PO4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H3PO492025/05/19原创 化学 IP:福建
中文摘要
以苯甲腈为原料合成了重要的有机合成砌块二苯基四嗪,具有艳丽的颜色的同时具有多样的反应性。四嗪这个基团在在点击化学,药物合成,分子编辑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风格仿造organic syntheses的风格,希望大家喜欢。本文数据完整,可重复性强,可作为标准实验流程。欢迎评论。
关键词
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合成有机合成分子编辑点击化学药物合成制备实验

Intruoduce by H3PO4

Check by yusaki

image.png

流程:

1. 1,4’-二苯基二氢四嗪制备

------------------------------------------------------------------------------------------------------------------------------------------------------

反应生成H2S气体具有恶臭且剧毒,N2H4易燃且剧毒,反应过程应在通风良好的通风橱中进行

----------------------------------------------------------------------------------------------------------------------------------------------------- 在1000mL梨形瓶中,加入苯甲腈[1]51.52g (0.5mol),无水乙醇[1]250mL,水合肼(80%)[1]100mL。投入搅拌子后搅拌均匀至澄清,然后加入硫粉[1][2]10g。安装普通回流装置,开启搅拌开始回流。自反应开始溶液沸腾起,溶液逐渐变黄,直至变为棕色,硫粉逐渐溶解[3]。回流开始15min时,会开始析出大量产物的固体,此时应当控制搅拌速度防止磁子跳跃。这之后随着产物的增多,磁子会卡住无法搅拌,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加入无水乙醇或者拆下冷凝管,用刮勺之类的器具手动破碎反应物块,如果这些都不管用,那么则放任其在不搅拌的情况下回流[4]

image.png

从左到右依次为:a)加入苯甲腈,乙醇和水合肼,b)加入硫粉,c)开始回流,d)开始回流15min,e)回流30min时析出大量固体导致磁子卡住


回流3h后降温冷却至室温,拆除冷凝装置,用刮勺捣碎产物硬块,抽滤产物,充分在布氏漏斗上碾碎产物硬块,用水洗涤至产物无氨味。产物为棕黄色固体,无需提纯直接进行下一步操作[5]

image.png

从左到右依次为:a)反应3h结束后,b)抽滤和洗涤,c)重结晶的二氢四嗪(由yusaki提供)


2. 1,4’-二苯基四嗪制备

-------------------------------------------------------------------------------------------------------------------------------------------------------------------

在第二步中生成的NO,NO2气体等均有毒,反应过程应在通风良好的通风橱中进行

------------------------------------------------------------------------------------------------------------------------------------------------------------------ 准备一个2000mL的锥形瓶,将上一步的二氢四嗪全部投入其中,之后加入适量二氯甲烷DCM [1]搅拌至底物刚好溶解(1g底物约需要10mL DCM),此时溶液为棕黄色。加入等体积的冰乙酸[1],搅拌均匀后待用[6]。称取亚硝酸钠[1] [2]138g(2mol=4eq),在激烈搅拌下,一勺一勺的加入锥形瓶。加入时立刻产生气泡(NO),溶液变红。液面上方的气体变红(NO2),但不久后消失。待上一药匙的NaNO2加入产生的气泡消失后,再加入下一药匙亚硝酸钠[7]。当加入一半亚硝酸钠后。加料速度可以适当的加快[8]。直至所有的亚硝酸钠加入后,搅拌15min[9] 点板TLC监测直至反应结束[9]。这之后,加入与冰乙酸等体积的水,继续搅拌15min淬灭反应(可能气泡溢出!!)。


image.png

从左到右依次为:a)二氢四嗪溶解于DCM/HOAc的样子,b)加入第一勺NaNO2的样子,c)加料后期溢出NO的样子,d)在烧杯中进行加料的样子(由yusaki提供)


反应结束后,向锥形瓶中加入碳酸氢钠NaHCO3固体[1](气泡溢出!![10][11]),中和到无明显气泡冒出,将所有液体倒入分液漏斗,分出下层DCM层,水层用DCM100mL x2萃取2次。合并的DCM层用饱和NaHCO3溶液200mL洗1次,水200mL洗2次,饱和食盐水200mL洗1次,放出后用无水硫酸镁[1]干燥。干燥后的溶液过滤滤除干燥剂,然后旋蒸旋干可以得到产物粗品。

产物粗品过硅胶柱[12],以PE/DCM=1:1洗脱,收集紫红色色带,旋干即可得产物[13]。核磁表征[14]

image.png

从左到右依次为:a)开始过柱收集色带b)过柱即将结束的样子,c)纯化后的四嗪(由yusaki提供)



注释

[1]苯甲腈来自安耐吉化学试剂公司,未经提纯即可使用;无水乙醇来自国药化学集团公司,未经提纯即可使用;水合肼来自国药化学集团公司,未经提纯即可使用(高毒注意!!)。硫粉来自西陇化学试剂公司,未经提纯即可使用。二氯甲烷来自国药化学集团公司,未经提纯即可使用。冰乙酸来自国药化学集团公司,未经提纯即可使用。亚硝酸钠来自国药化学集团公司,未经提纯即可使用。碳酸氢钠来自国药化学集团公司,未经提纯即可使用。无水硫酸镁来自国药化学集团公司,未经提纯即可使用。

[2]硫粉和之后的亚硝酸钠在反应前应研细,不应有大块或者晶体的存在。

[3]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H2S气体,因此反应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4]根据提供人的实验结果,不捣碎物块对反应结果无太大影响。

[5]产物为棕黄色固体,在潮湿空气中慢慢表面变红。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可以得到亮黄色针状晶体,但是大大折损产率。

[6]checker报道,在冰乙酸中加入10%的水,能使得反应更快更平稳的进行。

[7]判断上一波气泡结束可以通过以下的特征判断:1.气泡的溢出减小。2.锥形瓶内的上半部分气体重新变红。这是因为反应放出NO,遇到锥形瓶上方的空气产生NO2变红,但随着气泡的不断放出,NO将锥形瓶上方的空气全部逐出,只在瓶口处变红。当气泡放出减缓后,空气倒涌入烧瓶,使得烧瓶内气体重新变红。

[8]加料过程中,锥形瓶中会出现少许白色固体,这些是生成的醋酸钠。

[9] 产物的Rf = 0.50(DCM-PE = 1:1 (v/v)).如果反应完后仍然剩有原料,可适当补加亚硝酸钠至6eq以致8eq。

[10]加入碳酸氢钠中和是漫长的过程,因为产物不耐碱,所以不建议更换为Na2CO3或者NaOH中和。且越接近终点时,气泡越猛烈,越要防止气泡的溢出。

[11]中和过程中可能出现大量盐析出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补加水以及二氯甲烷以充分溶解产物和盐。容器容积不够时,应及时更换大容积容器以防止溢出。

[12]硅胶柱以湿法装柱,PE为初始溶剂,将粗产物用最少量DCM溶解后上柱,首先用大量PE冲洗以滤过DCM,这之后逐渐增加极性,PE/DCM=1/1时,产物开始洗脱。整个过程几乎不需要TLC监测,因为产物有极特征的红色,收集色带即可。

[13]产物为紫红色针状晶体,颜色极为特征。过柱得到的产物微微发粘。产物的重结晶更换各种溶剂的效果都比较差。少量产物可以通过升华得到长的针状松散晶体。

[14] 产物的核磁谱图为

1HNMR(600MHz,CDCl3):

δ=8.58(m,2H,ArH) ,7.55(m,3H,ArH).

13CNMR(150MHz,CDCl3):

δ=164.00(C-tetrazine) ,132.69 ,131.81 ,129.33 ,128.00(C-Ph).


image.png

image.png


来自:数理化 / 化学动手实践:实验报导严肃内容:教程/课程
5
7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虎哥
1个月19天前 IP:四川
944176

我记得化学区原专家(版主)@St_Maxwell前几年跑厦大读博去了,不知道还在不在学校,已经几年没见人了。


引用
评论(1)
1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3PO49作者
1个月19天前 IP:福建
944177
引用虎哥发表于1楼的内容
我记得化学区原专家(版主)@St_Maxwell前几年跑厦大读博去了,不知道还在不在学校,已经几年没

应该还在,不过不推荐来,厦大化院的导师没几个好人


引用
评论(2)
2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咸鱼喝猹_SaltoFish
1个月19天前 IP:江苏
944178

好文啊


引用
评论(2)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3PO49作者
1个月19天前 IP:福建
944195

不是说有核磁就加精吗?

(恼)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脱碳乙酸
1个月19天前 IP:山东
944205

可以适当解释一下机理:硫迅速和肼反应生成N2H4·H2S和氮气,HS-是亲核催化剂,先亲核加成氰基形成硫代酰胺;硫在主反应中不是起氧化剂作用;也可以用巯基乙酸,(甚至可能乙酰半胱氨酸)等其它巯基化合物代替。苯甲腈和肼在亲核催化剂作用下是2:2反应生成两个氨。


引用
评论(1)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所属分类
上级专业
同级专业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
笔记
{{note.content}}
{{n.user.username}}
{{fromNow(n.toc)}} {{n.status === noteStatus.disabled ? "已屏蔽" : ""}} {{n.status === noteStatus.unknown ? "正在审核" : ""}} {{n.status === noteStatus.deleted ? '已删除' : ''}}
  • 编辑
  • 删除
  • {{n.status === 'disabled' ? "解除屏蔽" : "屏蔽" }}
我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