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星系的棒以及悬臂等结构,并不是由固定恒星来构成的确定的结构,而是一种星系的密度波形成的表观上的结构,就是说恒星在这些结构中有进有出。
而这里星系的棒,相当于一个共振腔内的驻波,通过不断俘获近邻的恒星粒子进入棒轨道,棒逐渐增强变长同时转动速度变慢。棒在星系内的作用其实就是造成了一个不对称的势场,能非常有效交换星系内气体以及恒星的角动量。
关于棒是否增加天体碰撞概率,以太阳举例子,太阳附近的恒星随机速度取30km/s,取碰撞半径为1Au,太阳附近恒星数密度为0.1$pc^{-3}$,可以计算出太阳需要经过$10^{6}$Gyr才能发生一次碰撞(也就是强交会时标),而宇宙年龄才13.8Gyr,所以一般认为星系内恒星之间基本不发生碰撞,但是恒星可以通过许多次的弱交会来相当于“碰撞”的效果来改变恒星的轨道,这里弱交会与强交会时标都与恒星数密度相关。由于棒增加了特定区域恒星的数密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棒确实增加了天体碰撞概率。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