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就是科学服务于百姓生活
大仙2008/08/28科学技术学 IP:陕西
科普,就是科学服务于百姓生活
刘华杰


发表在《科学时报》2008年6月20日是B4版,电子版见: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sbhtmlnews/2008/6/XXXXXXXXXml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dz/dznews_XXXXXXXXpx?id=3659

科普,就是科学服务于百姓生活

刘华杰

【补注:某某就是某某,这类句型通常有语病,因为主词与宾词不对等;它不是定义,不满足科学哲学关于定义的“精释”的要求。但是,这种句型有一种特别的强调作用。我想,语言只是表达、交往的一种工具,在此我故意使用了这样有病的句型。本文要传达的意思是,科普与科学素养建设是相关的两件事,不能把后者确定为前者的最终目的。】

不久前,北京市科委和科协在朝阳公园的索尼探梦活动中心举行了北京市99家科普基地命名仪式。在我看来,仪式选择这样一个举办地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因为索尼探梦的科普做得极为出色。政府此次认可这样一家由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提供全面支持的公司做在科普,并给予其科普基地的称号,对此我是赞赏的。此举也许会鼓励更多外企在中国兴办公益事业。

此次活动还印发了非常漂亮的《北京市2008科普基地手册》,对99个入选的基地进行了简要介绍。我建议这样的图书应当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或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向社会公开发行。

关于政府职能的逐渐转换

“科普”在科学工作中处于什么角色?2002年12月18日,时任科技部部长的徐冠华在一篇讲话中曾指出:“科技普及与科技创新,是科技进步的两个基本体现,是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正像人的两条腿、车子的两个轮子,不可或缺。‘创新’就是在科技前沿不断突破;‘普及’就是让公众尽快、尽可能地理解‘创新’的成果,不断提高科技素质,使科技创新真正进入社会,成为大众的财富,成为全社会的力量。”

在我看来,不妨说得更极端一点。科技创新主要是企业层面的事情,政府只要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政策支持就可以,不可过分插手。政府直接搞项目、作开发并不是一种正常状态。而科普不同,政府有责任亲自过问科普的事情,有义务保证科技为纳税人报务。

科普做得不好,就可能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而这是单个企业、事业单位不可能负责的,追究责任只能是政府。所谓“问题”,有不同的层次:(1)单纯的不满意;(2)不理睬科技事务;(3)与科学文明背道而驰,迷信与邪教流行;(4)公众可能不支持科技研发,即科技创新可能受阻;(5)科学家的形象可能变差,科学事业受损。这些问题在中国和外国都已经显现。

基地评选的特色

这次有99个基地入选,新颖之处至少有如下几点:

第一,高度重视大众传媒的科普作用,有9家传媒入选基地,约占1/10。

传媒是信号放大器。在信息时代,谁掌握了传媒谁就拥有话语权。据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数据,大众传媒实际上比固定的科普场馆起着更为重要的科普作用,电视、报纸、杂志、图书在普及科学方面效果更好、更有个性。

这次《科学时报》的入选值得一提。它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报纸,它对首都的科学文化传播作出巨大贡献。这家报纸不但在报纸内容上注意科普,提供了优秀的科学信息,报社还组织了许多科学文化活动,极大地活跃了北京的科学文化氛围。评选时,《科学时报》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因而得以入选。实际上,许多人私下里都认为它是目前国内办得最有特点的科学类报纸:信息量大、理念先进、形式活泼、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改版后的《北京科技报》面貌一新,这次也成功入选。

稍有遗憾的是,这次网络媒体没有入选。

第二,重视科普人才培养,有两家高校的科普培训中心入选。科普法中规定科普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4个方面,简称“四科”。有多少人对这“四科”均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大部分科普从业者对“四科”不熟悉,如何敢指望科普能够做实、做出成效呢?

在当前情况下,现有的薄弱的科普队伍还必须依靠,大力作培训是可行的办法。要培训的是科学文化(包括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伦理学等),重在能力建设,增强造血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普是门大学问,要不断学习,才能做好这门学问。

我们国家有非常特别的科普法,很难找到哪个国家比我们更重视科普。但是与此不匹配的是,科普人才极为短缺,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介入科普这个神圣领地!中国科普作协成员极度老化。社会上有少数青年人关注科普、评论科普,还时不时被上纲上线、恶批一通。为什么年轻人对科普敬而远之呢?想当然的回答是,科普虚热,社会氛围不好(这与口号多响无关),实际收益不佳。

第三,让科学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这次入选的基地有许多观光、休闲场所,这非常好。将休闲与科普相结合,是未来科普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也顺应了休闲社会的到来。在休闲中消费科学文化就是一种很好的选项。

中国社会缺少科学元素,大力提倡科学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也许正好因为过于着急或者过于看重神圣的科学,而在科普中时时流露出很强的“唯科学主义”味道。有的人科普做了一辈子,仍然不明了科普的目的。当问到为什么要做科普时,他会理直气壮地说:增强国力、为科学提供后备军、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等等。这样讲并没有错,但是这样讲话的立场不是公民的立场。站在公民的立场,科普就是科学服务于百姓生活。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宣言》中的话就是,“科学扎根于社会和科学服务于社会”。忘记了这一点,科普就失去了动力,科普活动就可能流于形式,提倡科学也就可能成为一句越喊越大的空洞口号。

关于北京市科普基地的未来设想

(1)“虚实”结合,充分考虑因特网的传播作用。现在的科普建设仍然有非常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即过分重视硬件、可视物的装备,软件部分建设严重不足。北京市应当打造出一个或多个真正有内容的科普网站,让它们进入科普基地。网络是一部活着的百科全书,我们要做的是把其中的科学部分做得更好。目前的中文科普网站,页面很有限,知识很不系统,提供的名词解释也不够准确。科普网站的建设基本与硬件无关,把钱投在内容上吧!

(2)要切实加强科普产品的研发。科普研发不足,跟全国一样,有些做法仍然求大求全,不重视个性,不重视累积。科普相对于科技原创新,在难度上难分伯仲。科学家并非都擅长做科普,或者都能够做科普。政府资助的科普项目应当向小型的、有特色的科普产品研发上倾斜,规模大、成套固然有显示度,但顾客最在乎的是特色。

要重视科普与地方性知识的累积。地方性知识也称本土知识,大致属于博物类科学知识,它与百姓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应当优先传播,政府应当为地方性知识的系统收集、组织、传播提供大力支持。

(3)加强对基地的舆论监督。基地的水平参差不齐,类型也很不相同。政府主管部门也不可能一一进行全天候检查。但是这些基地既然是做科普的,与大众打交道,那么最节约、最可行的监督就是民众监督。大众传媒也要跟进,及时反映百姓的呼声。

科普过程中出错,是十分正常的,当事人要经得起批评,不断改进工作。北京市有4家较大的植物园(教学植物园、药用植物园、中科院香山植物园、北京市植物园),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植物园来传播博物类科学,但是所有这些植物园对植物悬挂的标牌做得都远远不到位:标牌数量不够,标牌错误不少。

(4)社区层面科普宣传栏展板应当标准化、可互换,这样才可能避免硬件浪费。目前的展板或展览橱窗内容很少更换。这件事可以全市统一抓,标准化的展板可以统一流转。

如果每年设计50套展板,每套以保守的20块计算,对于每个社区来说,一年可看到400~1000块展板的内容。50套展板谁来设计?向全社会招标!特别是可向高校研究生招标。政府部门所要做的是,组织专家对内容作必要的审查、把关,并保证展板在社区间的顺利流通。

(5)要利用电视媒体打造大型科学娱乐节目,这一项目可以结合旧的中国科技馆移交北京市科协的契机来做。吸引眼球不是一切甚至并非是好事,但是如果根本吸引不了眼球,事情做起来本身就无趣、没有激情。公众参与科学并就热点科技事务进行电视辩论,对于科学传播十分重要,既可吸引眼球,又可明辨科学的基本方法,在社会中弘扬科学精神。



文章来源: 《科学时报》2008年6月20日是B4版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1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大仙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782
回复
1567
学术分
13
2008/05/17注册,21分53秒前活动

传感器测试,物联网监控,测控。130 0345 0361 手机微信同号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