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的模型应该是什么?
大仙2008/08/28科学技术学 IP:陕西
科普的模型应该是什么?
李大光


科普的模型应该是什么?
——评布鲁斯·莱文斯坦的“缺失模型”

发展中国家相当多的人处于生存(survival)的境遇,在我们这样一个“小康”水平不高、教育水平低下的国家,应该传播什么更重要,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如果一个人对科学事实所知甚少,如何让他理解和运用以比较、实验为本质特征的科学方法?如何让他理解更为抽象的科学精神?

布鲁斯·莱文斯坦(Bruce V. Lewenstein),康奈尔大学科学技术研究和传播系副教授。目前担任《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杂志主编,是目前国际科普理论界活跃的人物。笔者很早就发现了他的所谓“缺失模型” (deficit model)理论,但是具体内涵和概念不清楚。2002年底笔者参加了在南非召开的“国际公众科学技术传播大会”,在会议结束以后他又组织了一个小型研讨会,终于弄明白了他的缺失模型和他的概念模型。

他的缺失模型起源于他对当前世界各国科普传统模型的疑问。人们都认为科普的正规程序是:科学理论产生于实验室,通过会议和各种非正式印刷品首先进行传播,最后形成正式出版物,这就成为了“科学”。只有这时“科学”才能走进大众传媒和教科书以及政策文件。他认为,这是传统的科学技术传播模型,是线性传播模型。什么是有效的、能够传播到公众中去的模型?科学传播模型仅此一种吗?如果不是,那么,到底应该有几种?我们应该如何想象信息流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在考虑“最佳实施方法”(best practice)时,应该重新考虑设计概念模型并尽可能付诸实施。

但是,通过对科学传播模式的观察,他认为,事实上传播的模型比人们一直所坚信的模型要复杂得多。科学家在实验室和通过田野工作获得的知识并不完全是通过正式出版物传播的,事实上也没有必要必须通过正式出版物才能传播。大多数信息事实上是科学记者通过电子网络传播或者直接进入科技场馆进行传播的。科学信息随处流动,而不是线性的流动模型。因此,当我们思考科学传播模型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是一个复杂模型,决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科学技术信息的流动呈多渠道、多方向的流动过程。

传统的传播模型仅仅是简单地向公众提供信息,但是,公众对信息需求和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使得原来简单的线性模型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这种模型是缺失的模型。尽管这种缺失的模型并没有什么错误,因为我们需要向观众提供知识和信息。但是,它仅仅满足了部分需求。我们面对的不是单一的受众,而是多元化的、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他们为什么需要科学信息?在何种情况下他们需要科学信息?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在不同的时间、用不同的方法,向不同的受众,根据不同的语境传播科学信息的模型,这就是“语境模型”(contextual model)。

除了语境模型以外,布鲁斯又提出了第二个模型,就是“外行专家/外行知识模型”( lay expertise/lay knowledge model)。这是一个有争议的科学知识传播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要通过受过良好教育的、对某个研究领域非常感兴趣的“非专家”向公众传播这个研究的本质。比如,对艾滋病和癌症感兴趣的“非专家”向公众讲解这些疾病的专业知识。他们的讲解不会改变该领域知识的本质,但是,他们会更有效地使公众了解这些知识,以及如何有效地了解有关知识。这是有别于简单地传播科学知识的另一种更有效的传播模型。

布鲁斯的第三个传播模型是“公众舆论模型”( the public opinion model)。也称为“对话模型”( the dialogue model)和“公众参与模型”(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model)。这个模型要求的是在民主的制度中,公众参与科学技术议题的讨论,以保证公共政策决策的民主化和公开化,同时,使公众在参与讨论过程中提高科学素养,保证公众对科学技术和研究的理解。在参与的过程中使公众了解科学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布鲁斯的对于传统模型的认识和设想的概念模型对于我们认识现代社会的传播方式具有意义。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科学技术的传播模型与布鲁斯所设想的概念模型肯定有所不同,或者说,在现阶段是无法实现的。但是,其“语境模型”应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科学原理和方法虽然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相同的,但是,知识和对科学事实的认识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的需求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相当多的人处于生存(survival)的境遇,对于知识的需求自然偏重于解决生存相关的知识。对于一个生活贫困的农民来说,让他知道种植什么会使他的全家可以度过不饿肚子的一年时光,可能比让他知道宇宙起源于大爆炸更重要。我们应该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技术传播模型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和研究。在我们这样一个“小康”水平甚至都不高、教育水平如此低下的国家,应该传播什么更重要,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如果一个人对科学事实所知甚少,如何让他理解和运用以比较、实验为本质特征的科学方法?如何让他理解更为抽象的科学精神?我们可能应该仔细想一想了。


文章来源: 科学时报2003-01-09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1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大仙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782
回复
1585
学术分
13
2008/05/17注册,4时56分前活动

传感器测试,物联网监控,测控。130 0345 0361 手机微信同号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