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补发一个实验原理
    在硫酸和硝酸钠中(实质上起作用的是硫酸和硝酸),硫酸和硝酸会部分钻入石墨片层之间,称为石墨的预氧化。
    然后加入高锰酸钾,由于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在强酸性介质中更是如此),石墨片层会被加上许多羧基和环氧基等,这时生成的是氧化石墨。由于大量其他基团的引入,石墨片层之间的距离增大,范德华力减小,层与层之间逐渐剥离。随着被氧化部分的剥离,内部未反应完全的石墨暴露出来,继续被氧化。所以实际上,上两步反应是同时在进行的。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体系会逐渐变得粘稠,这是由于石墨被氧化后的剥离过程会膨胀并形成亲水性的胶体。剥离下来的单层或少层的氧化石墨,称为氧化石墨烯。
    反应完成后加入水(一定要慢!)稀释(由于体系粘度太大,难以将其倒出,只能将水加入其中并每加一滴水都充分搅拌),并加入过氧化氢除去多余的氧化剂(七价锰)。随后静置或离心分离,取沉淀(主要成分即为氧化石墨烯)。
    将沉淀用5%盐酸(不用特别精确)洗涤3~5次并离心分离,以除去杂质离子(Mn2+等),再用水洗涤除去多余的酸,直至清液pH值≈7。(这一步,测量pH值时不要带入氧化石墨烯,否则由于其上的羧基结果将一直呈酸性。)
    由于课题为"石墨烯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石墨烯需与单质硫混合。因此选用硫代硫酸钠作为还原剂,在还原的同时在石墨烯上沉积硫,省去混合的步骤。最终产物将是石墨烯和硫的均匀混合体系。
文号 / 844308

千古风流
名片发私信
学术分 1
总主题 26 帖总回复 1460 楼拥有证书:进士 学者 机友 笔友
注册于 2018-02-28 15:52最后登录 2024-04-26 03:58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北京

个人简介

复旦材化大四学生,已上岸中科院。热爱化学相关学科(但是物化杀我),略知一二建模技术。概念机爱好者。同时还喜爱短跑、乒乓球、书法、古琴等。【我是不是说的太多了】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插入资源
全部
图片
视频
音频
附件
全部
未使用
已使用
正在上传
空空如也~
上传中..{{f.progress}}%
处理中..
上传失败,点击重试
等待中...
{{f.name}}
空空如也~
(视频){{r.oname}}
{{selectedResourcesId.indexOf(r.rid) + 1}}
处理中..
处理失败
插入表情
我的表情
共享表情
Emoji
上传
注意事项
最大尺寸100px,超过会被压缩。为保证效果,建议上传前自行处理。
建议上传自己DIY的表情,严禁上传侵权内容。
点击重试等待上传{{s.progress}}%处理中...已上传,正在处理中
空空如也~
处理中...
处理失败
加载中...
草稿箱
加载中...
此处只插入正文,如果要使用草稿中的其余内容,请点击继续创作。
{{fromNow(d.toc)}}
{{getDraftInfo(d)}}
标题:{{d.t}}
内容:{{d.c}}
继续创作
删除插入插入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
ID: {{user.u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