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创造力研究之我见 胡军
liuyanchen2006/05/16科学技术学 IP:浙江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也曾在论述创造性问题时认为“人人都有创造性,至少有创造性潜能”。[1]随着世界变化日益复杂,通过发现新方法和不同的方案或创造新事物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变得日趋重要。社会需要的已不再只是知识的复制,而是新颖的构想、创造力和新的思维方式。智力的高低已不再是拥有知识的多少,而是遇见困难时如何行事。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交流与合作的技巧、增强获取新知的能力更符合以人为本、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笔者拟结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以来开展的课题研究,尝试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诠释创造力及其相关因素之研究,旨为青少年乃至成年人创造力培养提供参考。 一、创造力研究的模式 当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日益受到重视之时,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创造力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影响创造力的相关因素。为此,国内外一些学者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创造力研究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人的课题研究,现提出创造力研究的“六角”模式,即以创造为核心的创造力研究涉及对具有创造性的人、创造的本质和过程、创造出的成果、影响创造的障碍、创造力培养的途径、创造力的提高等方面的研究。图示如下。 图1.创造力研究之“六角”模式 也就是说,关于“创造”的研究并不是孤立的,当我们在讨论“创造和创造力”时,需要充分研究与“创造力”密切相关的六个方面内容,即在“六角”模式下进行研究。那么,如何理解“具有创造性的人”“创造的本质和过程”“创造出的成果”“影响创造的障碍”“创造力培养的途径”“创造力的提高”?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创造力研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阐释。 (一)以创造为核心的创造力研究 对于“创造”一词,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或定义,牛津英语词典把它描述为“富于想像力和创意,导致存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简而言之,我们可以理解为产生出以前所未有的成果的过程即为创造。所谓创造力,可以理解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是一种高级心理能力,是人人具有的潜在能力,即可以理解为人对每天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产生出新颖而实用的解决办法和方案的能力。只要通过恰当地培养和开发,人类和人类个体都可以学会从事初级至高级的各种创造活动。因此,在研究模式中,创造与创造力占据着核心的位置,而创造力又是以创造为核心的。 (二)具有创造力(性)的人是创造的主体 归根结底,人是创造的主体。因此在考虑创造或创造力时离不开对创造主体──人的研究。具有创造力(性)的人看起来与普通人一样,只是他们思考问题时有所不同。具有创造力(性)的人表现出的品质或具有的素质如下。[2]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能够发明出前所未有的或已经存在但自己从未知道的成果; ●能够创造出新过程; ●能够将现有的过程或产品应用到新的、不同范围、领域或市场中去; ●能用新方法去思考、认识、看待已存在的问题(或事情); ●能够改变他人对事物所做的判断和思考;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顽强的毅力、勇敢的进取精神等创造性人才的个性品质特征。 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进行创造,因为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改变想法以适应我们周围的世界。需要提出的是,我们所指的创造并不都是最高层次的创造,或是改变世界的创造,具有伟大历史价值和划时代的意义;对我们自己来说,创造更是指产生新的想法或方案并付诸于行动。其实,当我们在改变自己的时候,世界也在因为我们的改变而改变。 (三)创造的本质和过程是创造力研究的关键 我们认为:创造的本质是新想法、新产品的涌流,也就是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中创造性思维可以理解为当人们在产生新想法时所利用的方法和过程。它是将他人或(和)自己的已有想法融合在一起以建构新的想法。创造性思维过程可以是突发的,也可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或正在进行中的。 关于创造的过程,国外一些学者曾提出四段式、六步式等,我们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出创造的过程或者说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明确挑战(或任务);根据挑战探寻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头脑风暴等途径产生新想法新方案;经过评价与反思,择定最佳方案;根据最佳方案准备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并付诸行动。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又会遇到新的挑战,开始新的创造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图2.创造的过程 创造的本质和过程是创造力研究的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过程的各个环节做进一步的解释。 1.“明确、理解遇到的挑战”是创造的前提。创造机会、形成问题。明确挑战的任务和目标是创造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超过创造主体现有能力的、过高的挑战可能引发人的忧虑,低于创造主体现有能力的、过低的挑战可能引发人的厌倦。因此,根据主体的能力,设计或提出恰当的、最佳的挑战,可以激发创造主体的兴趣和注意力。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一个人所处的学习环境能够为他恰到好处地提供挑战,就能激励他去探索、理解、不断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人通常会体验到一种高度享受感。我们把这种积极的生物反馈叫做畅流状态[3]。很多科学领域的研究表明,这种状态也正是学习效果最佳的状态。将这一研究应用到课程教学改革中,设计最佳的挑战、创设恰当的情景,为学生进行创造提供前提和保障。 2.“探寻与挑战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是创造的基础。通过多种途径,将各种来源不同的观点、信息集中到所明确的任务或挑战中最重要的内容上,考虑自己已知的或想要知道的,找到问题的核心。此环节是创造的基础。 3.“产生新想法或新方案”是创造的核心。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力,利用头脑风暴、联想等方法产生出尽可能多而新的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这是创造的核心环节,也是发散思维的阶段,更是发挥创造主体综合能力的体现。 4.“做出决策”是创造的结果。制订评估标准,利用批判性思维对产生出的所有新想法或方案进行评估,思考并调整自己的想法,选取最优的或通过改进和完善产生出最优的一、两个想法或方案。这是集中(或归结)思维阶段。它是创造的归纳总结环节。 5.“付诸行动”是创造的结果。根据已做出的决策的需要,准备恰当的工具和材料,制定操作步骤和程序。试图尝试自己选择的想法或方案是否可行。在这一环节中,可能会在实践中遇到新的问题,可以通过改进完善方案的办法来解决,同时也可以作为新的挑战,开始又一轮的创造过程。剖析创造的过程,明确各阶段的心理和行动上的变化发展,掌握各环节的特点,有助于人们在各自研究领域的创造。 根据上述分析过程,可以找出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之间的区别,从而更适当、适时地加以运用。 表1 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比较 创造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 帮助我们产生新想法 帮助我们对已提出的想法、理论或主张在试验或证明前进行活动 帮助我们提出有关问题的各种观点、解决方案以及可能的回答 帮助我们解释复杂的、综合的想法和观点 具有流畅性、独立性、敏感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帮助我们评估用于支持辩论的证据和事实,逻辑地评价、批评或筛选出最佳方案 属于发散性思维过程 属于集中性思维过程 (四)经过创造产生成果 具有创造性的人,通过创造活动,经历创造的过程之后必将产生出成果。在前面的解释中,我们已经阐明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成果即为创造。这里所指的成果实际上是一种形式的思维结果,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指一种新概念、新方法、新过程、新观念、新理论;另一类是指一种新产品、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无论哪一类,都突出一个“新”字。同时,创造出的成果应该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通过对模式中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从创造的主体、过程与本质以及成果角度理解以创造为核心的创造力研究。通过实践发现,仅此三个方面是不够全面的。在研究创造力时,还要关注哪些因素可能对人的创造形成障碍,哪些途径和方法可能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人的创造力,也就是说,要关注“六角”模式中的另外三个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从不同角度更全面开展创造力的研究。 (五)影响创造或创造力增长的障碍 通过实践发现,有些人在进行创造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障碍,如缺乏信心,思维定式等,归纳起来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知觉、情感、智力、文化及环境上的障碍。 表2 影响创造或创造力增长的障碍 此处只针对“影响创造的障碍”加以阐述。至于创造力培养的途径和如何提高创造力,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处不赘述。 二、创造力研究在新课程教材改革中的应用 在各行各业都需要从业者尽可能发挥自己创造力的今天,剖析创造的过程和本质,理解创造的成果,克服、战胜并消除影响创造的障碍,从多种途径培养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士,肩负着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和劳动者大军的使命,更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是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改革,[4]应用对创造力的研究结果,在小学科学教材的开发和教学实践中,我们提出要“基于科学启蒙,基于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把培养学生创造力放在重要位置,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广阔的创造空间。 (一)设计恰当的任务,使学生进入流畅的学习状态 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置身于充满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中,主动去探究知识的奥秘。学生积极地开展科学小观察、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也是知识在他们大脑中建构的过程。[5]刚刚获得的知识使他们有能力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获得更多的技能、更多的知识,从而形成一个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良性循环。在这种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到的知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在科学教材开发和实际教学中设计多种活动,努力让每个活动中任务与挑战的难度更符合(或稍稍高于)学生的能力,激励他们去创造,去发挥想象力,设法完成自己面临的挑战。 (二)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产生新想法或新方案”是创造的核心,因此在开发教材时要以引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指导,每个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包括能力、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尤其是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力,利用头脑风暴、联想法等方法产生出尽可能多的假设、解决问题的新想法和新方案。例如“有几种方法能让小球动起来”,“由‘电’一词你想到了哪些?”“畅想未来通讯”“设计一个磁控开关”等,这些问题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开展科学课教学时,制订恰当的评估标准,开展多种评价形式、多主体参与、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活动,鼓励学生利用批判性思维对产生出的所有新想法、方案或成果进行评估,选取最优的或通过改进和完善产生出最优的方案和成果,评选出小发明家、小设计师等。 (三)注重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结合 在技术教育中,强调以设计为核心,这是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在教材开发和教学中,要体现“做中学”的理念,实践证明,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在这种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有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解决开放性的问题,感受创造的神奇和魅力,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去创造,并把想法动手搭建出来,例如,鼓励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利用一些材料和工具,设计“无噪声书房”、设计新食品、设计制作仿生产品、设计未来校园、设计制作太阳能小车、设计有特殊功能的机器人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技术与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从小树立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紧密联系的观点,为学生今天的科学课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四)创设宽松而富有创造性的环境,充分利用相关资源 在科学教材开发和教学中,应尽量消除影响创造力增长的障碍,包括学生自身存在的和周围环境造成的障碍。营造学生心理健康、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建立平等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支持、鼓励不同想法和观点的存在和产生,对一些新颖、独特的设计或作品给予表扬。积极开展建设性的批评,及时捕捉不同思想碰撞时产生的火花。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坦诚、相互尊重、民主、平等、对话、协商、理解、建设性伙伴合作关系。另外,在对教室、校园、家庭以及社区内建筑物、雕塑进行设计、装饰与布置时,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探究和想象的兴趣,为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留下空间。同时,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场馆、博览会(如汽车、建筑、电子产品、艺术博览会等)、科普展览,参加各种形式的创新作品大赛(如机器人设计大赛)、创造力大赛,与设计师、工程师一起,参与一些项目的设计工作,包括一些大学开放的实验室项目,利用网络完成一些互动活动,聆听专题讲座等,打破校内外的界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助于青少年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史,科学家的工作过程,激发他们关注科技发展、亲身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使青少年的创造力乃至科学素养得以培养和提高。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0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所属分类
上级专业
liuyanchen
学者 笔友
文章
29
回复
16
学术分
9
2005/12/20注册,6年10个月前活动
暂无简介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邮箱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