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一台HP8673D射频信号源
虎哥2015/08/30正能量研究 IP:四川
论坛上一位大神搞了一台HP8673D故障机,寄给我修理。

痛苦的取货过程就不多说了,总之这机器接近50公斤重,我尝试了两次都没能把它搬上车,最后拆了包装才勉强弄上去。

HP8673D是惠普公司上世纪80年代中期研制的产品,一直生产到90年代中期,覆盖频率10MHz~26.5GHz(公布指标的范围是50MHz~26GHz)。内部由YIG振荡器产生2~6.65GHz信号,然后进行2倍、3倍和4倍频,覆盖2~26.5GHz。10M~2GHz频率由混频产生。仪器用料充足,各部分设计比较规矩,滤波严格,输出信号纯净,指标在当时属一流水平。

该机故障现象是2GHz以下失锁告警,用频谱仪观察可见频率左右跳动达10MHz以上。

由于包装不够厚导致手柄受力,加之物流暴力,运输途中摔断了两侧手柄。(德邦物流)
1.jpg

首先当然是拆开并进行初步检查清理,确认没有机械损伤,并吹去灰尘。
2.jpg

拆开可见的所有盖板,拔下能拔下的所有板子,清洁接插件(图中刚刚开始)
3.jpg

清理完以后复装,确认没有危险因素,通电开机。看2G以上输出是正常的,但2G以下仍然报告失锁,并且频率左右摆动(照片反映不出来)。
4.jpg

由于刚才已经处理过接插件了,所以显然这不是接触不良问题。到是德网站下载服务手册寻求解决途径,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官方提供的手册的扫描清晰度很差,一切重要的框图都看不清楚。(真的只有这个清晰度)
1.png

这就非常痛苦,只能顺着信号流程自己找了。经过观察,上层机只有2G以上的内容,没有可以产生2G以下信号的硬件。翻到下层机,看到复杂的信号分配和处理措施。
5.jpg

蓝色的部分很容易引起注意。好在这个零件上写得比较清楚,告诉人们它是混频器,并且注明了信号流程(其它小零件基本只有代号)。
2G以下的信号既然是混频产生的,就应该从这里查起。首先拆下本振(Lo)和射频(RF)端口,根据信号可能的流向,用频谱仪查看具体情况。
把输出频率设置为1999MHz,可以看到仪器其它部分向Lo端供应了大约6.2GHz的信号。调整频率设置,该信号的频率会跟随变化,变化关系明确、稳定。然后看RF端,找到4.2GHz附近有信号,展开以后看到明显的跳动。说明问题出在RF输入。顺藤摸瓜,发现4.2GHz信号来自于混频模块下面的一个大盒子。
6.jpg

拆下混频模块
7.jpg

原来这是一个固定振荡器,供应给他的信号只有100MHz参考时钟和另外三根铜线。这就好办了,因为它与别的部分联系越少,故障就越可能仅限于它。
8.jpg

继续用频谱测,用万用表量
9.jpg

最终判断就是它坏了,先把它拆下来。等等,这是什么东西?看起来是一个带谐振腔的VCO。会不会是VCO频率差别太大导致失锁呢?那就用改刀拧拧一下再说。
10.jpg

才拧了两圈,4.2G锁住了,仪器正面的失锁告警也消失了。
11.jpg

旋转螺丝,找到锁定区间的中点,然后把设备复装。可以锁定的区间只有半圈多一点点,可能该VCO本来就是这样,也可能是因为年久老化,导致锁定范围变窄。不管怎么样,总之修好了。。下图是装好以后。
12.jpg

利用该仪器的扫频功能和频谱仪的最大值保持功能,做了一张全景图。信号源与频谱仪之间采用大约6m长度的ASTROLAB-32055微波电缆连接,转接头是仪表局定制的接插件,扣除各部分损耗,可以认为输出基本准确。
13.jpg
[完]
注:本人恕不承接修理业务,也不接受仪器维修咨询,请勿来电来信骚扰。
来自:仪器与装备 / 仪器仪表仪器与装备 / 拆机鉴赏
25
 
3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虎哥 作者
8年9个月前 IP:四川
788667
80年代,我国还在大量使用电子管,爱好者如果能搞到一个高频三极管,会高兴好几天。

闭关锁国造成的差距在一两年显现不出来,但是时间一旦到达十几年,几十年,就是天壤之别。

那时候我国LC震荡的电子管高频信号源还在生产,这类设备趁着中美蜜月期是买了一些的,当宝贝供着,差距实在太大了。

再过十年,我国闭网锁国的后果就会显现出来。当然,不会有那时候那么大的、全面的差距,但在某些方面一定会相当明显,特别是思想方面。

这个机器,朋友有两台,卖家买一送一,其中一台摔得稀烂,是当做配件机送的。

第二天,配件机被我修好了。

其实,这个机器里面的大模块(小零件不算),只有一个不是惠普自己造的。而这两台机器,都坏且仅坏了这个不是惠普自己造的模块。

只不过,一个是频率飘了,一个是内部短路,引起电源故障。

从1951年肖克莱试制成功第一只晶体管,到能批量制造这些机器,只用了短短30年。

IMG20150829174253.jpg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8年9个月前 IP:四川
789453
引用 RodTech:
全线性,对比前级开关,后级敏感部位线性的方案,您觉得对相噪有可观帮助吗?
我这里还有一台马可尼1960年代的纯模拟信号源,腔体谐振的,要不徐版来测测?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8年8个月前 IP:北京
789918
引用 TBsoft:
80年代肯定没有到“搞到一个高频三极管就能高兴几天”的地步,那个年代是60—70年代,我国刚刚开始自行生产晶体管的年代。70年代后期业余品锗晶体管就开始大幅度降价,刚刚进入80年代,锗高频三极管3AG1正品也只有几元钱了,当然,当时几元钱还...
您的发言正是当年情况的真实写照。当然,我说还在大量使用电子管也是事实,大量并不是说超过半数,也不是全部,只是量多罢了。我曾有一台60年代的示波器,除了第一前级用了一支电子管,整机已经晶体管化,示波管除外,但示波管的高压也全晶体管化。同样可以说,我国在60年代就已经大量使用晶体管。1978年制造的频率合成器,1973年制造的电子计算机已经小规模集成电路化,所以也可以说1970年代已经大量使用集成电路。

但这与我们的记忆截然不同。在引进日本的生产线之前,我国的家电工业的确水平有限,当然,用一节干电池的晶体管收音机也是创举。那时候一个月收入几十百来块钱,并且可以用于爱好消费的不多,能花1元成本买晶体管已经很奢侈了,况且种类有限,就那么几个型号,质量还非常差,直到90年代开始有国有电子厂倒闭、改制,大量军级器件上了地摊,爱好者的境遇才有改观。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差距都的确存在。

现在我国的电子工业怎么样?我的结论是非常牛逼,真的。但是为什么我们采购器件以及做设计都用外国的东西呢,因为国产的东西没有形成成熟的民用市场。比如MEMS射频器件,中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哟,但是人家被军品订单养得肥肥的,根本不屑于建设民用市场,于是我们只好买国外的,国外的价格便宜量又足(相对于国产而言)。国有企业对国家负责,不对通用市场负责,结果就会这样。而通用市场领域至今没有规模性的器件公司,80年代是一样的情况,现在也没有多大改观。
引用
评论
1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8年8个月前 IP:四川
791005
引用 refinder:
当时美国人真舍得用料。现在这仪器可以缩小很多,瑞士一家公司就做了个20G的信号源,体积很小也很轻,性能和安捷伦的相仿。最大的问题在于谐波的滤波,测试发现即使是安捷伦的仪器,在某些频率上sub谐波分量甚至也可以达到-25dBc。瑞士那个仪器实...
除非是高速扫频,一般不是通过调频或调相的办法扫,而是由CPU控制合成器以离散方式扫频。
连续大范围线性扫频,通常需要控制YTF,要想做好难度很大。小范围扫频比较好办,但是即使做成相位,也不会得到quadratic扫频吧,那个是积分关系。可能有别的问题。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同级专业
虎哥
专家 进士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1534
回复
13037
学术分
39
2005/08/24注册,5时37分前活动

刘 虎

创新工程局主席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身份证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