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论道德的自私性-为什么你爸出轨你妈爱财而你一定不孝顺
我说要有光2012/07/12科学技术学 IP:天津
2012-02-27 15:10:16 来自: Alexandra H        
    标题:论道德的自私性-为什么你爸出轨你妈爱财而你一定不孝顺    
        
XXXXXXXXXXXXXXXXXXXXX/group/Anti-Morality/

根据现在比较流行的科学观念,人的生存衰老和死亡都是由线粒体决定的,而人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作为遗传密码的复制机器。这一颠覆了我三观并造成我最近持续抑郁的观点越来越被我所信服。经济学中说道每个理性人的定义是企图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实现每个基因利益的最大化,简而言之,每个基因都是自私的。作为遗传工具的人,自然也极其自私的爱护着自己(=爱护着自己的基因)。
可惜,博弈理论从人类尚未能直立行走就决定了灵长目人科动物会通过群居,亦即合作关系,通过集体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自己基因利益的最大化----简而言之,道德的卫道士通过运用道德来制约个体的自私性,从而实现集体利益的最大化,进而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而个体既得利益与长期集体利益之间博弈的规则,便成为了约束这个集体行为准则的规范——小有法律,大有道德,最高的还有宗教。每一个博弈均衡点,都会随着外在资源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所以道德也会随着物质文明的浮动,而进行演变。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不同的时期,同样的人对同样的事会有不同的道德标准;而相同的时期,不同地方的人对同样的事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举几个道德观念存在的原因:

命题一:正常男人一辈子一定会出轨
基本正确。每个人都有复制自己DNA的本能,对于男人来说,尽可能多的把DNA传播下去就是胜利!而且不负责任的男人会无止境的传播下去,因为养育孩子的成本,主要是由女人在传播。每个人由于男人没有办法确定后代是否为自己亲生,一个补偿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的和不同雌性交配。
传统道德约束:男人出轨导致婚姻劈裂,社会风气败坏,世风日下的行为
道德拥护者: 受制于男权婚姻的女性
道德背后逻辑:通过贬低男人的这一个体的自私行为,为大多数在养育子女处于劣势的女性群体争取更多共同抚养的机会


命题二:女人结婚一定会看物质条件
基本正确。上文说到了由于卵细胞个子大提供充足的养料,女性更是承担了怀胎10月的痛苦,女性在孩子出生之前实际上已经投入了沉没成本。对于女人来说,在结婚前考虑到领土、食物等资源以及男性是否会抛弃自己都是结婚的重要因素
传统道德约束:女人贪慕虚荣。女人一定不能爱慕钱财。
道德拥护者: 没有资源优势和生育优势的雄性
道德背后逻辑:通过贬低女人的这一个体的行为,为大多数处于生育优势底层的雄性群体争取更多生育机会

命题三:父母对子女的爱远远大于子女对父母的爱
正确。虽然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也都有自己身上基因的一半,但是父母的年龄比自己大,更比自己的子女大,亦即细胞分裂机会较子女较少。孝敬父母不如养育子女合算。

传统道德约束:万事孝为先。
道德拥护者: 没有年龄和DNA复制优势的父母们
道德背后逻辑:通过宣传孝的思想来矫正子女作为个体的自私性以保障父母作为群体的利益。

命题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正确。 每个种族都会作为一个群体保护自己DNA的完整性

传统道德约束:嫁给外国人的中国女人都崇洋媚外都该死/嫁给宗教之外的人都有罪
道德拥护者: 没有生育优势的男性和没有机会实现基因多样性的女性
道德背后逻辑:通过丑化外嫁的个体行为来保证本族群体基因的统一持续

以上这些点都是笔者看到一些封建卫道士的举着道德的大旗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把道德的大山压在本身具有自私性的个体上。别告诉我你不自私,除非你能用自杀证明,或者你通过宗教手段已经在肉体上自杀而只在灵魂的高度存在。
以上观点并不是用来来推翻道德存在的合理性,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但是如果用道德的枷锁,绑架无辜的个体,用道德的标杆,丈量人性的宽度,用道德的名义,扼杀情感的能量,都将遭受笔者默默的唾弃。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9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爬行动物
11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419679
[s:225]  [s:225]  [s:225]
-1
科创币
十九
2012-07-12
纯表情回复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pl_014
11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419680
一夫多妻制导致了男性的进化多于女性,导致了大男子主义,以及男女之间严重的不平等,害人不浅啊。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十九
11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419703
楼主说的“颠覆了自己三观”的观点其实一直是我的人生信条…………

传播基因本来就是生命最本质的目的,所谓“生存是文明的第一要义”,就是这么回事。
另一方面,关于孝顺的问题,我的观点一直是:父母对子女的好是我们偿还不了的,我们要偿还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过好自己的日子,并养育好下一代,把父母给我们的恩泽回报给孩子,这样不违背基因延续的生物本性。至于对父母,没必要花过多精力去“孝顺”,许多生物(比如多数昆虫)父亲交配完就死,母亲生完孩子就死,一切都应该以下一代为重心…………  

至于命题一嘛,我个人,从目前看来,仍然会坚持尽量不出轨……  仍然是被传统文化束缚了(虽然我觉得我可能坚持不下去[s:275])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十九
11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419707
对了,其实传统文化也是支持命题三的。
首先不是“万事孝为先”,而是“百善孝为先”,只是把孝作为了比较优秀的品质;其次还有一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实续香火这一思想还是很符合生物本性的[s:274]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pl_014
11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419711
我觉得孝未必是那种必须娇正才能有的东西,而是因为进化出来的同理心,也即同情心。
首先说说同理心,假设有两个同物种的群体,区别只是一个群体没有同理心,凡事只考虑自己,不懂得合作,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不去帮助,而另一个群体富有同理心,凡事都先为别人考虑,懂得合作,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伸手相助。那么久而久之,肯定是富有同理心的群体在数量和基因占有优势。然后再来说下孝,孝本身并不能使群体的基因占有优势,所以从这点上看,子女翅膀硬了,是完全可以抛掉父母不管的,但别忘了,人还进化出来一个同理心,而孝也正是同理心的一个很好的表现,子女长大了,翅膀硬了,也能够扶养自己的子女了,他们当然会想到,如果自己老了,不行了,再没人照料的会有多么的痛苦,所以开始自觉地赡养自己的父母了。
同样,父母扶养自己的子女也是进化来的,这些东西在心理学导论这个公开课上有,在说进化论与心理学的那部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立棍
11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419853
命题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正确。 每个种族都会作为一个群体保护自己DNA的完整性


其他的结论大致成立,但是这个结论不太全面。
一般来说杂交的物种进化更有优势。
中国狭隘的民族感情是近代的一种逆流,孙中山和毛推动达到一个高峰。 但是闭关自守肯定不利事情的发展进化。不管是基因还是文化。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warmonkey
11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419861
引用第3楼十九于2012-07-12 17:59发表的  :
从目前看来,仍然会坚持尽量不出轨……

.......




原装系统稳定可靠,后面快速安装的往往容易挂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3c
11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419937
引用第4楼十九于2012-07-12 18:07发表的  :
对了,其实传统文化也是支持命题三的。
首先不是“万事孝为先”,而是“百善孝为先”,只是把孝作为了比较优秀的品质;其次还有一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实续香火这一思想还是很符合生物本性的[s:274]

“无后”为“不孝”之一。。。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天易
11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419955
命题一:正常男人一辈子一定会出轨  正确,除非实在无能(包括性无能);
命题二:女人结婚一定会看物质条件  不一定正确。
命题三:父母对子女的爱远远大于子女对父母的爱  正确。
命题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反动。

本来想展开唠嗑唠嗑,还是算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我说要有光
进士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317
回复
5531
学术分
15
2008/03/06注册,3时36分前活动

Inspiration, Innovation, Discovery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