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输入系统改良方案
westcounty2013/01/02极客DIY IP:江苏
这是我四年前写的科技创新论文,现在看来略微有些滞后,但是自认为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分享出来请大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
笔记本电脑,触摸板,多指触控,键盘背光
摘要:
传统笔记本电脑输入系统存在难以使习惯于鼠标操作的用户快速掌握、基本取消数字键盘、拖拽操作难以进行、功能单一等不足,难以让用户完全满意;笔记本电脑又无法被平板电脑取代,进行改良势在必行。
本方案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操作方案。硬件系统包括触控区、键盘区和指示区,软件系统包括笔记本电脑输入系统控制台、触摸屏应用拓展套件和键盘拓展功能工具。操作方案是输入系统硬件系统的使用方案。触摸屏应用拓展套件包括手写识别系统、绘图应用软件、截图工具、日历与备忘工具和信息提醒工具。
一、硬件系统与操作方案
1.触控区
触控区包括并列布置、支持多点触摸的传统触摸板和触摸屏,触摸板在左。整个触控区可以作为大触摸板使用,触摸屏改变显示的内容还可作为小键盘、影音罗盘、系统状态显示栏、日立与备忘显示栏、邮件与RSS更新提示栏、手写板、绘图板等。
触摸板模式可根据用户进行的操作不同自动切换。
触摸板具有双指、三指与单指三种操控模式。
双指模式下用户中指和食指接触触摸板,食指点击为左键单击,中指点击为右键单击。
三指模式下用户中指、食指和无名指接触触摸板,食指点击为左键单击,无名指点击为右键单击,中指进行滚轮操作。
单指模式的操控方式同传统触摸板。
这三种操控模式的具体设置在笔记本电脑输入系统控制台中进行,在控制台中用户可以自定义触控手势完成各种操作。
此外,触控区还有死区处理、微操作等特色功能。
触控区的设计满足了各类用户的需求,给用户以极高的自由度。
2.键盘区
键盘采用细化、独立的按键背光,各个按键、按键上的所有标识有独立的背光,背光情景模式和组合键背光提示等功能。
背光情景模式指根据使用需要依靠背光突出显示部分按键以减少误操作。可根据活动软件不同自动切换情景模式。
组合键背光提示指用户按下功能键后依靠背光突出显示能与之组合的按键以减少误操作。
3.指示区
指示区用于显示、改变部分操控状态,有精简与完全两种版本。精简版由指示灯和按键组成,完全版是触摸屏。
二、软件系统
1.笔记本电脑输入系统控制台
拥有控制台和向导两种模式。向导模式只提供基本设置项,适用于初级用户;控制台模式适用于高级用户进行详细设置。
控制台有方案设置、方案管理、控制台设置、教程、系统信息五大功能。可以将设置保存为不同方案,通过对方案的组合灵活调整操控方法。
2.触摸屏应用拓展套件

与触摸屏配套实现数字输入、影音罗盘、系统状态显示、日立与备忘显示、邮件与RSS更新提示、手写、绘图等特殊功能。
3.键盘拓展功能工具
常驻通知区,切换背光情景模式和组合键背光提示方案。
本方案达到设计目的,符合设计要求,具有功能丰富,适应性强,易于掌握等优点
引言:
笔记本电脑输入系统在近年来多点触摸板的应用之前一直没有大的变化,目前对多点触摸板的用途挖掘得还不够透彻,触摸板操作对于习惯鼠标操作的用户而言还显困难,笔记本电脑日趋便携使得在键盘区添加特殊功能区很困难,输入系统除手感外同质化严重。本方案对输入系统进行拓展,在触摸板旁增设触摸屏,增设指示区,改进键盘设计,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优化用户体验,丰富使用功能,对笔记本电脑输入系统进行革命性的改进。本方案由作者于2008年历时三个月完成。

一、设计目的
本方案欲解决以下问题:
⒈笔记本电脑(17寸以下)取消了小键盘。虽然可以使用组合键输入,但由于需要双手操作且键盘上的数字键上下错开,导致输入不便;
⒉一些笔记本电脑虽然有足够的空间布置小键盘,但选择布置成影音罗盘、计算机状态指示等其他功能模块,虽然在某些方面带给用户方便,但仍无法弥补没有小键盘的遗憾;保留小键盘的笔记本电脑又无法使用户享受到特色功能模块带来的便利。
⒊传统触摸板对习惯鼠标操作的人而言不够易用,很多人仍选择外接鼠标,造成了携带的不便与USB接口的占用;
⒋部分笔记本电脑采用了多点触摸板,但应用仅限于缩放、滚动等简单功能,未实现多点触摸板所能带来的强大功能。
⒌笔记本输入系统(以下简称输入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其他小问题。如拖拽操作时手指到了触摸板边缘但操作对象还未到达目的地,不得不重新拖拽;不易对鼠标指针位置进行微调;难以进行灵活的滚轮操作等。
二、方案内容
本方案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操作方案三大方面。
其中,硬件系统包括键盘区、触控区、指示区,还可选用摇杆。软件系统包括笔记本电脑输入系统控制台(包含输入系统硬件的驱动程序)、触摸屏应用拓展套件(包括手写识别系统、绘图应用软件、截图工具、日历与备忘工具和信息提醒工具)和键盘拓展功能工具。操作方案是输入系统的使用方法。
三、设计可行性分析与前景
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本方案的可行性与前景:
⒈本方案之必要性
⑴传统键盘存在之必要。虽然目前多点触摸屏发展迅速并在智能手机上大规模应用,未来光投影键盘或将推广,但手感是这些输入方式的致命缺陷。因此,在能够完全模拟人敲打真正键盘触感的力反馈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前,在语音输入(但不利于隐私保护)甚至思维控制达到一定高度前,传统键盘是不可替代的,而前面所述的几种情况在未来十年内恐难成现实。
⑵触摸板存在之必要。目前多点触控屏开始被用作笔记本电脑主屏幕,对于传统的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操控模式带来了一定冲击。但,触摸屏(指作为主屏幕的触摸屏)无法替代触摸板。不断轻薄化的笔记本电脑无法在使用传统键盘的同时让用户对着屏幕指指点点而保持稳定,且手指在一种悬空的感觉下进行触摸操作很难保证准确性。因此,要在笔记本电脑上使用传统键盘,触摸板就必不可少。
传统键盘与触摸板作为目前输入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⑶笔记本电脑存在之必要。人们对于便携性的要求是永远存在的,既然传统键盘不可替代,笔记本电脑作为兼顾便携性与传统键盘的电子设备就是不可替代的。
可见,笔记本电脑不可替代,目前的输入系统也将延续很长一段时间,但其表现又难令人满意,必须对其进行改良,这就是本方案的必要性。
⒉本方案之可行性。本方案在现有技术条件与市场条件下完全可行:⑴本方案中所用到的技术均为成熟并已在诸多方面得到大规模应用的技术,技术风险小。⑵本改良方案改进后的笔记本输入系统功能丰富,适应性强,易于掌握,市场反映好。
综上,本方案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对输入系统进行改良,努力提高使用效率,给用户带来更加轻松便捷的输入体验,既有其产生的必要性,又有实现的可行性,若能够转化为产品,会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前景会一片大好。
四、具体方案
本方案的设计理念是:“以用户为本,给用户最大自由度”。
本方案的改良集中在笔记本电脑C面,根据用途的不同,将C面的功能区划分为键盘区、触控区和指示区。

(一)硬件系统与操作方案
⒈触控区方案
触控区最根本的改变是将鼠标指针由单手完成传统鼠标操作变为多指操控,让习惯于鼠标操作的用户更便于掌握。仍提供单指操控方案,适用于已熟悉触摸板操作的用户,但同时功能性也有提升。触控手势的应用让触摸板可以完成的操作极大丰富。
⑴触控区的布置
包括一块多点触摸板和一块多点触摸屏,两部分长宽比均为8:9,并列,触摸屏居右,触摸板居左,整体偏笔记本电脑C面(即有键盘这一面)右侧,当触摸屏作触摸板时形成16:9的超大触摸板。以下介绍操控方法时提到的触摸板指起到触摸板功能的触摸板或整个触控区。
⑵基本操控方法
Ⅰ双指操控方案
双指操作适合手型较大或对滚轮无特殊需求的用户使用。
㈠预备姿势:双指(以下以惯用右手、使用食指与中指操作为例介绍操控方法)自然搭在触摸板上,双指之间保持适当距离。
㈡移动鼠标指针:双指在触摸板上滑动即可,鼠标指针移动时以双指中间位置为标准,移动速度(即双指划过距离与鼠标指针在屏幕上移动像素数之比)可由用户调节。
㈢单击左键:在预备姿势下快速完成抬起食指再按下的动作,中指保持不动。(当执行基本操作时,在双指变为只有一指与触摸板接触时,鼠标指针位置保持不变。)
㈣单击右键:同“单击左键”,仅将食指与中指的动作互换即可。
㈤双击左键:连续快速完成两次“单击左键”动作,中指保持不动。
单击、双击操作也可使用触摸板下方的左右按键完成,若用户认为在双指操控方案下已无需左右按键,可以设置将左右按键取消(左右按键并不是真的按键,只是触摸板上划分出来的一块区域,具体情况将在软件系统部分加以介绍)。
㈥拖拽:拖拽一直是触摸板操作的一个难点,尽管现有触摸板也可以完成左键拖拽,但操作复杂且易误操作,又兼无法实现右键拖拽(在文件操作中右键拖拽仍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实际使用中很少人使用触摸板进行拖拽。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①按键辅助方案:左键拖拽时,双指同时做单击动作,紧接着在触摸板上滑动,移动到目的地后,双指离开触摸板;右键拖拽时手指动作同左键拖拽,同时进行按键辅助,即在拖拽进行中任意时刻点击指示区的拖拽状态转换键——若在双指离开触摸板前再次点击此键,可将右键拖拽变为左键拖拽——到达目的地后双指离开触摸板即可。
此方法的优点是:可在左键拖拽与右键拖拽之间自由转换(指示区可观察到显示当前拖拽状态),节省因用户误操作再一次拖拽的时间。不足是:无法单手进行右键拖拽。
②手指辅助方案:
本方法有两个分方法。
First:左键拖拽时,大拇指单击食指左侧区域,双指再在触摸板上滑动,到达目的地后离开触摸板。右键拖拽时,则先用无名指单击中指右侧区域,其他同左键拖拽。
Second:左键拖拽时,大拇指侧面接触食指左侧区域,三指同时滑动,到达目的地后离开触摸板。右键拖拽时,则先用无名指接触中指右侧区域,其他同左键拖拽。
本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单手操作。不足是:进行左键拖拽时比较别扭,Second进行左键拖拽时可能划伤触摸板。
③单指方案:左键拖拽时,中指抬起,食指在触摸板上滑动,到达目的地后离开触摸板。右键拖拽时,两指动作互换即可。(这是双指操控模式的默认拖拽方法)
本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洁、方便、易于掌握,是最适合初学者使用的一种方法,采用此方法后甚至可以用触摸板在绘图软件中描画一些简单图形。
④单击+滑动方案:左键拖拽时快速单击左键,食指落下时双指一起滑动(中指开始滑动也可在食指落下稍前或稍后,此时差可由用户自行调节,但不宜过大,否则影响单击操作)。右键拖拽时将两指操作互换即可。
本方法的优点是:操作较简洁、方便,可单手操作。不足是:因为需要设定一个时差来区别单击操作,所以对单击后紧接着移动鼠标指针的动作的连贯性有一定影响。
※通过拖拽操作,用户还可以实现传统触摸板无法实现的按住左(右)键不放的操作,操作方法是进行一个短距离的拖拽但手指不要离开触摸板。
㈦滚轮操作。现提供以下选项供用户选择:
①当用户设置的是在触摸板下方划分滚动区域时可以使用触摸板下方的滚轮按键完成滚轮操作。具体操作方式与实现功能见三指操作方案。(这是双指操控模式的默认方式)
②当用户没有设置划分这一区域时,可以使用不与基本操作冲突的触控手势完成此操作。例如,当拖拽设置不是单指辅助时,可以使用抬起一根手指的方式使用单指进行滚轮操作,方法和三指操作方案中的中指一样;当拖拽设置不是手指辅助时,可以设置成在中指、食指停留在触摸板的情况下,是用无名指完成类似于三指操作方案中的中指一样的操作。
Ⅱ三指操作方案
三指操作适用于手型较小或对滚轮操作有特殊需求的用户(如报表处理人员、喜爱浏览长网页的用户),但因为触摸板大小有限,且无名指进行右击操作时不很方便(可以设置为食指、中指作为左右键,无名指充当滚轮),所以不推荐使用这种方式。
㈠预备姿势:三指(以下以惯用右手,使用食指、无名指与中指操作,以中指作为滚轮为例介绍操控方法)自然搭在触摸板上,三指之间保持适当距离。
㈡移动鼠标指针:三指在触摸板上滑动即可,鼠标指针移动时以三指与触摸板接触点形成的三角形重心移动为标准(也可设置为以充当左右键的两指与触摸板接触点中点为标准),移动速度(即三指划过距离与鼠标指针在屏幕山移动距离之比)可由用户调节。
㈢单击左键:在预备姿势下快速完成抬起食指再按下的动作,中指、无名指保持不动。(当执行基本操作时,在三指中有一指或两指离开触摸板时,鼠标指针位置保持不变。)
㈣单击右键:同“单击左键”,仅将食指与中指的动作互换即可。
㈤双击左键:连续快速完成两次“单击左键”动作,中指保持不动。
与双指操控方案类似,单击、双击操作也可使用触摸板下方的左右按键完成。
㈥拖拽:与双指操作方案类似,也有按键辅助方案与单击+滑动方案,具体方法可以由上文类比得到,在此仅给出比较简单易掌握的一种方法:
减指操作方案:左键拖拽时,中指与无名指离开触摸板(也可根据用户实际操作体验设置为仅无名指离开或仅中指离开),食指在触摸板上滑动,到达目的地后离开触摸板。
右键拖拽时,中指与食指离开触摸板(也可根据用户实际操作体验设置为仅食指指离开或仅中指离开抑或无名指与食指离开),无名指在触摸板上滑动,到达目的地后离开触摸板。(这是三指操控模式的默认方式)
此方法优点是:操作较方便,易掌握。不足是:拖拽动作的简洁导致触控手势实现时相对复杂化。
㈦滚轮(鼠标中键)操作。根据用户设置不同有两种情况:
①当用户设置为鼠标指针的移动以充当左右键的两指与触摸板接触点中点的移动为标准时,中指相当于全向滚轮。要进行滚轮操作时,中指单击接触触摸板的同时进行滑动。滑动的方向即为用户正在操作页面滚动的方向(也可设置为只能水平与竖直滚动,这时仅相当于滚动条)。此滑动应当具有加速度感知,若以较大速度滑动中指,在中指离开触摸板后页面仍将沿原先方向滚动一段时间并逐渐减速直到停止,具体长短依中指滑动速度而定,减速的加速度可以由用户设定。若在页面完全停止滚动前沿相似方向再次进行滚轮操作,页面滚动速度可以累加。这在浏览长网页和长文件时极为有用,用户可以选择使用或禁用此功能。因为一般用户在用中指做完滑动后都会自然的将手指归位,因而这里设计为将中指离开触摸板视为一次滚轮操作的结束。若中指滑动到一个位置后停止,则用户正在操作的页面会沿着原先的方向继续匀速滚动,直到本次滚轮操作结束。若用中指进行单击操作,相当于单击鼠标中键,在支持相关功能的软件中(如MS OFFICE WORD)可以起到点击滚轮的作用。
②当用户设置为鼠标指针移动时以三指与触摸板接触点形成的三角形重心的移动为标准时,因为选择这种方式的用户应当是看中了对鼠标指针的精确控制能力,若采用㈠的方法会与对指针的控制操作冲突,因而采用以下方法:食指与无名指同时离开触摸板(也可设置为其中一根离开,但勿与拖拽操作冲突),剩余操作同㈠。(这是三指操控模式的默认方式)
另外,用户也可以使用触摸板下方的滚轮按键(若用户设置的是在触摸板下方划分此区域的话)完成滚轮操作,也可实现以上所说全部功能,用任意单指操作即可。
以上提到的各种方法均可自由切换,并可在指示区实时观察当前状态并在不同方案中进行切换。另外,充当滚轮的手指还可与其他两根手指配合以触控手势的形式完成各种操作。
Ⅲ单指操作方案
单指操作适合熟练掌握触摸板操作技巧不想改变操作习惯或需要频繁大范围移动鼠标指针的用户。
㈠预备姿势:单指(下面以惯用右手,使用中指操作为例介绍操作方法)自然搭在触摸板上。
㈡移动鼠标指针:中指在触摸板上滑动,到达目的地后停止即可。
㈢单击:现提供以下两个选项供用户自由选择:
①传统方式,中指点击触摸板代表左键点击,也可用触摸板下方的左右按键实现左右键单击。在此模式下,操作与传统触摸板无异。(这是单指操控模式的默认方式,因为选择单指操控模式的用户大多数都已经习惯于传统的触摸板操作)
②手指辅助。无名指点击中指右侧区域为右键单击,食指单击中指左侧区域为左键单击。此外,中指自己做出点击动作也为左键单击(用户可设置为右键单击或实现其他功能)。
㈣双击左键:短时间内反复做两次左键单击动作即可。
㈤拖拽:也提供以下几个选项供用户选择:
①传统方式,即中指做一个连贯的“双击+滑动”动作实现左键拖拽,右键拖拽则采用双指操控中提到的按键辅助方式。
②手指辅助,即中指停留在触摸板上,食指做出“点击+双指滑动”动作则为左键拖拽,无名指做出“点击+双指滑动”动作则为右键拖拽。(这是单指操控模式的默认方式)
㈥滚轮操作。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①滚轮区操作:当用户设置使用触摸板下方的滚轮区时,可以在滚轮区内进行滚轮操作,操作方法同三指操控方式中的中指。(这是单指操控模式的默认方式)
②双指操作:可以在不与触控手势冲突的情况下使用双指进行滚轮操作,操作方法同三指操控方式中的中指,即两根手指同时完成三指操控方案中中指所做的动作。此方法与拖拽的手指辅助模式的操作上的区别在于此方法中除中指外的那根手指是轻放在触摸板上的,而拖拽的手指辅助模式进行辅助的手指先做的是点击,而且进行滚轮操作时可以放上手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双指滑动。
Ⅳ多指操控的优点与不足
新型触摸板触控方法的特色在于改单指操控为多指操控,其优点有以下几点:
㈠鼠标指针的移动以两指与触摸板接触点中点或三指与触摸板接触点形成的三角形重心的移动为标准,此时每一个接触点单独的移动对于鼠标指针位置而言改变量相对较小,因此便于对鼠标指针位置的微调。
㈡更符合适应鼠标操作的用户的使用习惯,便于他们很快在不借助外接鼠标的情况下流畅的使用电脑。
㈢解决了触摸板无法进行方便的拖拽操作的问题,极大方便了文件操作。
㈣大大丰富了通过触摸板可以实现的功能,各种不同组合的触控手势可以完成各种常用功能。
但,多指触控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㈠触摸板空间有限,多指触控无形中减小了手指的移动范围,不利于大范围的鼠标指针移动(后面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㈡可实现的功能较多,完全掌握各种功能可能需要一定时间。
㈢用户可自定义项较多,不同用户的设置不同,使用者可能无法快速适应设置不同的笔记本电脑。但基本操作(传统触摸板可以完成的操作)是相同的,并且各种方案可以灵活的进行转换。
⑶触摸区的特色功能
A触摸屏的特色功能
α工作模式
根据触摸屏承担的功能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㈠扩展模式:将A与B以其作为一块16:9的超大触摸板。
㈡手写模式:触摸屏作为手写板使用,手写时可以单字手写也可以进行多字手写(即将手写区分成几个部分,在每个部分可各写一个字,提高了书写效率)甚至连续书写(即将手写区分成几行,用户如同在纸上一样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书写)。
㈢小键盘模式:触摸屏作为小键盘使用。
㈣影音罗盘模式:触摸屏显示一个影音罗盘,方便用户在视听享受的时候调节音量、进退、亮度、播放速度等。
㈤功能按键模式:
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显示虚拟键盘,拟分三种小模式:
游戏模式:键位功能是游戏中的组合键,还可以显示即时帧率等。
办公模式:键位功能是办公常用的组合键,还可设置显示即时字数、打字速度等。
文件操作模式:键位功能是文件操作常用组合键。
虽然这样在很多时候只减少了一个键的操作,但大大减少了手指的移动距离,当有大量重复性操作的时候还是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㈥辅助鼠标模式:在触摸屏上即时显示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内容,通过手指在缩小版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的点击可以快速移动光标到所点击的位置。
㈦日历与备忘模式:日历功能:可以在触摸屏处显示万年历。备忘功能:通过调用常驻在MS WINDOWS桌面任务栏通知区域的触摸屏应用拓展套件设置备忘,由触摸屏显示,当设置的时间到了之后可以用声觉或视觉刺激(如闪烁、抖动等)来提醒用户。这样做相比传统的电子备忘最大的好处是不会因为突然弹出的备忘打断正在进行的操作。
㈧快速启动模式:用户通过控制台可以设置将一些常用软件显示在触摸屏上,方便用户调用。
㈨辅助显示模式:用户可以用触摸屏应用拓展套件中的截图工具进行截图,然后将截图显示在触摸屏上。触摸屏现实的图像可以自由缩放、移动。这个看似很莫名奇妙的模式实际应用有很多,比如在玩游戏的时候需要看秘籍,很多时候本方案设计者们是没法将秘籍记下来的,所以只能玩一段时间再切换出去看秘籍,既影响游戏的连贯性,耽误时间(一般大型游戏的切换很费时),而且有可能回到游戏后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变得很卡)。这时将秘籍截下来显示在触摸屏上,需要看的时候暂停一下眼睛向下一瞥皆可以了。
㈩信息提示模式(此模式可与其他模式共存):用户可以设置需要提醒的邮箱地址、RSS地址等,由信息提醒工具在后台以用户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检查,若有更新则立即提示用户。此功能十分实用。
(十一)计算机状态显示模式:显示计算机当前状态,如处理器、显卡、硬盘温度、笔记本电脑电池电量、预计剩余使用时间、硬盘各分区剩余空间图表(在点击分区名称后,还会用图表显示各文件夹和文件占用空间的比例)等,具体项目用户可以在控制台中自行设置。
(十二)绘图模式:触摸屏带有多级压力感应,可以进行简单的绘图工作。
β各模式之间的切换。有以下三种切换方式:
一是手工切换。可以通过指示区的触摸选择按键进行切换(使用完全版的指示区设计时),也可以在通知区域的触摸屏应用拓展套件图标上右击进行切换,还可以用事先设置的组合键或触控手势进行切换。
二是自动切换。在光标处于密码输入框时自动切换为小键盘模式,当影音播放器窗口处于激活状态时自动切换为影音罗盘,当进行文字编辑时变为办公模式(或手写板)等等。自动切换的激发条件可由用户自己设置。自动切换是暂时的,当激发条件消失时会自动恢复到之前模式中。
三是暂时切换,即在长时间使用每一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暂时用到另一模式时,在指示区触摸选择按键上按住需要暂时使用的模式,不要松手,使用完后在触摸选择按键上滑动到原先的模式上再松手,这样做与直接进行切换的区别是原先模式的信息不会丢失。
B死区处理功能。
死区,这里指触摸板的边缘部分。此功能要解决的是用户的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到触摸板边缘时想要继续向触摸板外的方向进行滑动的问题。传统笔记本电脑遇到这个问题用户只能抬起手指从触摸板中部重新开始滑动,但若用户正在进行的是拖拽怎么办?那只有小心翼翼地将所拖拽的对象放到原来的位置,选一个能移动更长距离的地方下手重新移动。
为解决这个问题,由用户在控制台中设置一个延时以及触摸板边缘的界定范围,当用户手指滑动到触摸板所设定的“边缘”并停留超过用户设定的延时时,鼠标指针将继续沿手指停止移动前的移动方向与速度【方向与速度是停止运动前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值,而此时间由笔记本电脑设计厂商自己测试决定,用户无法更改(因为用户很难把握此时间的选择尺度)】移动,直到用户的手指离开触摸板。当用户在死区处理激活、鼠标指针在自动移动过程中想改变指针移动方向时,只需将整停留在触摸板上的手指向所需要的方向转动即可(即使因为操作失误鼠标指针运动过了头,这时用户就可以向反方向进行操作了,就回到了触摸板内部)。
另一种解决方法是当采用完全版的指示区设计时,拖拽过程中指示区除顶端显示左右键拖拽的转换键和拖拽锁定键,其他地方都充当触摸板,在拖拽过程中可以随时(死区处理功能正在起作用时也可以直接使用指示区进行操作,死区处理功能自动停止)使用另一手指在指示区进行滑动来继续完成拖拽,在触摸区的手指停留不动即可,拖拽动作的结束是以触摸区手指离开触摸板为准。这就意味着当用户进行拖拽快到触摸区边缘时,可以转为在指示区进行操作,而且在触摸区进行滑动的手指在拖拽过程中若到了指示区的边缘,可以离开指示区,从合适的位置重新滑动,只要触摸区的手指不离开触摸板即可。这样,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解决拖拽死区的问题。
第三种解决方案是刚才提到的拖拽锁定,在拖拽过程中,点击指示区的拖拽锁定键,则用户只要在触摸板上做移动鼠标指针的操作即可,想要结束拖拽时再次点击拖拽锁定键即可。
C微操作功能
很多用户反映使用触摸板时对鼠标指针位置进行微调不是很容易,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是使用多指触控方案,这样通过部分与触摸板的接触点的移动达到微调的目的,但这要求用户具有丰富的使用经验。第二种方法就是使用微操作功能。
这个功能使用按键来辅助完成,因为若仍用手势的话太过繁杂,用户也很难熟练掌握,另一个好处就是不会打断用户正在进行的触摸板操作。当用户需要精确移动鼠标指针时(无论用户现在是在进行移动指针、拖拽或什么都没做),点击微操作功能按键,有两种选择:一是屏幕上鼠标指针的位置会出现放大镜,放大鼠标指针所在的区域(大小可以设置),用户移动鼠标指针的实际速度(双指划过距离与鼠标指针在屏幕山移动像素数之比)没变,但相当于要移动的距离长了,达到微操作的目的。二是屏幕上什么也没变,只是暂时降低了鼠标指针的移动速度(双指划过距离与鼠标指针在屏幕山移动像素数之比),也达到了微操作的效果。用户也可以选择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D触控手势功能。
触控手势包括操控手势与安全手势。
用户可以在不与自己设置的基本操控方式冲突的情况下灵活设置各种触控手势,通过触控手势可以完成十分复杂的操作,在本方案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中,传统触摸板的基本操控方式实际上是被广泛认可的触控手势,在本方案中,这一点体现得更加突出。这将在软件系统介绍中加以说明。
⒉键盘区方案
对于键盘区的改进主要是进一步发展了背光键盘,使之更具功能性。
背光键盘主要在光线较差时(比如夜晚)使用,拥有光线感应器,自动调节背光的开启(关闭)与亮度。但,用户也可以在白天手动开启背光,此时要求背光的亮度较高。
目前的背光键盘主要解决的是夜间使用键盘的问题,因此背光是大面积、针对整个键盘区域的背光。在本方案中,通过键盘灯实现键盘的整体照明,有针对单个键位的背光(全部打开时实现整个键盘的背光),对于每一个键位上每一个标识也都有自己独立的背光。这样的背光设计将带来以下应用:
⑴背光情景模式
用户可以设置不同的背光情景模式(控制台内预置了一些,也可以从网上下载)以减少某一情境下的误操作。
Ⅰ突出显示方式
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按键的突出显示:
㈠键盘灯关闭,对需要突出的键打开亮度较高的键位背光,或者是只对这些键上的字母标识进行背光(一些键承担着很多功能),其他键的键位背光亮度则更低一些,但不能关闭,因为通过本方案设计者的试验,若关闭的话误操作率还是比较高的。
㈡当键帽狭小的空间内可以实现背光颜色的调节时可以设置需要突出的键的背光颜色与其他键不同,同时亮度也可高于其他键。
这样整个键盘就只有这几个键可以清晰识别,减少了误操作。
Ⅱ按键响应方式
通过对按到需要突出的键时设置不同于按到其他键时的响应方式,达到向用户反馈是否按到了需要突出的键上的目的。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的不同,有以下两种选择:
㈠在背光情境下,只有突出背光的键(即需要突出的键)可以使用,按下后背光颜色(或背光亮度)改变或发出键盘声来反映操作成功(按到了需要突出的按键上)。
本选项适用于当背光情景模式中设置的需要突出的键就是操作中所需要的所有按键的情况。
㈡在背光情境下,所有的键都可以使用,但只有按到需要突出的按键上时背光颜色(或背光亮度)改变或发出键盘声来反映操作成功。
本选项适用于当背光情景模式中设置的需要突出的键是操作中频繁用到的键,但有时也使用其他键的情况。
Ⅲ背光情景模式的切换
有以下两种切换方式:
㈠手动切换。即用户在常驻任务栏通知区域的键盘拓展功能工具图标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进行切换,也可在指示区进行切换(使用完全版的指示区设计时)。
㈡自动切换,当用户设定的自动切换条件被激发时自动切换情景模式,例如在用户运行某游戏后自动转换为此游戏的背光情景模式。自动切换是暂时的,当激发条件消失时会自动恢复到之前的背光情景模式(或无情景)中。
Ⅳ背光情景模式的应用
电脑应用(如游戏)中一点点误操作都有可能让用户悔恨很长时间,而本方案中细化的背光设计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用户尽可能减少操作中的失误。
例如某以游戏中仅须使用F1、F2、1、2、W、A、S、D、J、K、L、UP、DOWN、LEFT、RIGHT、NUMBER 4、NUMBER 5、NUMBER 6时,就可以在控制台中建立此游戏的背光情景,并设置成仅有突出背光的键可以使用,在进行游戏时载入,就可以有效避免紧张的游戏过程中的误操作。
⑵背光组合键提示
本功能用于方便用户进行组合键操作。
Ⅰ实现方式
因为每一个键帽上不同的标识有自己独立的背光,因此当按下一个键(一般为Ctrl、Alt、Shift或它们三者的组合)后,能与之搭配的键中相应的标识会将背光打开,方便用户识别。
Ⅱ使用方法
在键盘拓展功能工具中已经内置了WINDOWS系统与很多常用软件中的组合键方案(键盘拓展功能工具最好能够监视用户对内置方案的软件组合键的更改,并实时更新,但这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拟让用户在调整其他软件组合键设置后再在键盘拓展功能工具中手动修改。),可以根据活动窗口的不同自动切换组合键方案。对于没有内置的软件,用户可以手动添加相应方案。也有一些组合键是全局的(例如系统功能组合键,如WIN+R等),用户也可以自己设置全局组合键来方便实现一些操作(运行程序、新建文件、关机等等,在键盘拓展功能工具中会提供相应选项),键盘拓展功能工具会自动在已保存的方案中进行查找看是否有冲突,但若用户使用较“偏僻”的按键组合,一般不会有冲突。
Ⅲ具体应用
例如用户正在使用WPS文字进行文本处理,键盘背光自动切换到“WPS文字组合键背光方案”。此时若用户按下“Ctrl”键,则“A、S、D、F、G、H、J(L)(这两组组合键的功能相同)、K、Z、X、C、V、B、N、SPACE(这是切换中英文输入法的,不是WPS文字的组合键)、W、E、Y、U、I、O、P、F1、ENTER”键的背光就会亮起,提醒用户只有这些键在WPS文字中可以直接与“Ctrl”键组合。
此外,用户还可以为不同类型功能的组合键设置不同的背光颜色,便于用户理解各个组合键的功能。例如在上例中,“X\C\V”(剪切、复制、粘贴)是一种背光,“Z\Y”(撤销、恢复)是另一种背光,“B\I\U”(加粗、倾斜、下划线)又是一种背光等。
⒊指示区方案
⑴指示区功能
指示区的作用是显示当前输入系统的工作模式,并允许用户通过在指示区调整工作模式。
⑵指示区布置
指示区位于触控区左侧(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右手操作的,设置在右边必然会妨碍用户操作触摸板。但为惯用左手的用户考虑,提供惯用左手的输入系统),根据笔记本电脑厂商的开发能力与成本要求,有精简版与完全版两种。
Ⅰ精简版:精简版指示区包括说明文字、指示灯和按键三部分。布置如下图:

这种版本的优点是:①容易实现;②成本较低。不足是:①功能较少,只观察有限的设置状况,进行有限的设置。②采用触摸式按键,时间长了可能不好操作(很难按下或按下了没反应)。
Ⅱ完全版
完全版指示区是一块触摸屏(不必支持多点触摸),在默认情况下的界面如下图:

在用户进行拖拽操作时,指示区如下图所示:

这种版本的优点是:①功能丰富,可以比较全面地显示输入系统的状态并进行调节。不足是:①由于使用了触摸屏,导致成本较高。②如何在指示区的触摸屏与控制系统之间通讯是一个大问题,何况本方案中拟用控制台对指示区的触摸屏进行调控,可能还需要为指示区专门设计一个嵌入式系统,对笔记本电脑厂家的设计能力与开发能力要求较高。③由于使用了触摸屏导致笔记本电脑机身前部的布置不太方便。
无论采用哪种版本,当用户在指示区调整设置时屏幕右下角都会弹出控制台的气泡提示。
⒋引入摇杆区的设想
⑴加入摇杆区的优点
①可以大大方便用户使用笔记本电脑进行娱乐(享受影音或游戏)。
②是对触控区的有力辅助。例如进行拖拽操作但手指已经到了触控区边缘时,就可以转而用摇杆控制鼠标指针的移动。
⑵具体方案
㈠摇杆区的位置。初步设想放在指示区左侧。
原因有二:
一是摇杆区放在右侧必然受到触摸屏的影响很难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是放在左侧对于惯用左手的用户来说可以弥补触控区不对称设计的不足。
㈡摇杆区的组成

摇杆区由一个摇杆和辅助按键组成。辅助按键包括左右按键、滚轮操作区和五个自定义按键组成。
㈢摇杆的使用:摇杆有两种工作模式:
Ⅰ指针移动模式。在此模式下,摇动摇杆鼠标指针也随之移动,按下摇杆为左键单击(也可使用左右按键进行单击),按下摇杆紧接着摇动摇杆是左键拖拽,按住辅助按键区的右键按键进行拖拽是右键拖拽,拖拽过程中可以随时按左右按键进行拖拽状态的转换。滚轮操作在滚轮区中完成。
Ⅱ方向键模式。在此模式下,摇杆就是普通的摇杆,借助五个自定义按键,可以在游戏中(比如足球游戏、飞行模拟游戏、赛车游戏)大展身手了。
Ⅲ手势模式。在此模式下,摇杆的不同操作相当于触控手势,可以执行不同操作。用户可以自行定义。例如,用户可以创建一个影音模式,摇杆向右是前进,向左是后退等。
三种模式的转换可以手动,也可以用户设定触发条件进行自动转换。
㈣为什么不把摇杆区正式加入进来
若将摇杆区加入输入系统,整个系统会过于复杂。物极必反,提供了过多的功能反而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方案中对于摇杆区的设计可用于娱乐笔记本电脑中,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软件系统
本方案设计的出发点和设计理念就是“以用户操作体验为本,将最大的自主权交给用户”,因此,仅仅有先进的硬件系统和完善的操作方案,还需要软件系统来支配它们,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更好地使用改良后的输入系统。
⒈笔记本电脑输入系统控制台
控制台包括设置程序和通知区常驻程序。在安装控制台中会安装输入系统的专用驱动程序,若不安装控制台则触摸屏和指示区无法使用,触摸板就和普通触摸板一样。
⑴控制台设置程序界面布置
下图是控制台的默认界面:

默认界面由标题栏、功能跳转栏、功能选择区、内容显示区、提示栏等五大部分组成。
功能选择区的下半部分是方案切换区,点击下划线的方案名可以在下拉菜单中选择需要的方案。当鼠标指针划过方案名时会显示用户设置的提示语方便用户辨别。
控制台有控制台模式和向导模式两种工作方式,
⑵控制台模式功能
本控制台具有方案设置、方案管理、控制台设置、教程、系统信息五大功能。下面,对着五大类功能一一加以介绍。
控制台模式下每个设置页有“应用”按钮,用于确认用户所作修改,而没有“确认”按钮。用户调整选项时效果会实时应用。
Ⅰ方案设置
㈠触控区设置
①基本操作
进入基本操作设置时,控制台将首先让用户选择采用的操控模式(双指、三指或单指)与惯用的手(惯用左手、惯用右手),用户设置完毕后进入下一级设置。
α当用户选择双指操作模式时,有以下选项:
A预备:
手指设置:设置用户使用哪两指进行操作。
B滑动:
移动速度设置:即双指划过距离与鼠标指针在屏幕上移动像素数之比,此参数用级别(1~10)描述,用户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设定,级别越高,移动越快。
滑动加速度设置:是否启用滑动加速度感应功能,若开启则若用户加速在触摸板上移动手指,鼠标指针会以比用户手指移动代表的指针移动速度更快的速度移动。此参数用级别(0~10)描述,用户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设定,级别越高触发加速度感应的手指移动加速度越小,鼠标指针比正常情况下移动速度快的越多。
测试:让用户体验自己的设置,便于对参数进行正确的调节。
C单击:
力度:即用户对触摸板用多大的力点击才视为单击操作,此参数用级别(1~10)描述,用户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设定,级别越高,出发点及操作的所需力度越大。此力度也是所有在触摸板上“点击”操作的触发力度。
时差:用户的手指以足够力度接触触摸板后一段时间内不能有滑动操作(如进行点击操作的手指接触触摸板后立即开始滑动),否则可能与其他操作(如拖拽)混淆。时间以毫秒(ms)计算。
测试:用户设置后可以在设置界面内一个文件夹样式的图标(当然也可以使其他样式的)上进行单击操作,看自己设置的是否合适。在本页面中进行的修改不用点“应用”会即时生效,方便用户调试,但离开本页前若不点“应用”则修改不会被保存。
手指设置:设置用户使用哪根手指进行什么操作。如:在惯用右手的情况下使用中指进行右击,使用食指进行左击(对于触摸板来说就是左侧的接触点点击是左键单击,反之为右键单击)。若用户的设置与之前设置的用手习惯不符,控制台会提醒用户。设置这样一个选项的目的有三:一是将当前用户的手指设置反馈给用户,二是考虑到一些人可能有特殊需求,三是可以供人进行恶作剧(但用户可以将控制台用密码锁定)。
按键音:设置用户点击时是否发出声音,包括三个分选项:按键音开启与关闭、按键音音量、按键音选择(提供一些短促的按键音供用户选择)。
D双击:
时差(指两次单击之间的时差)、测试、手指设置(一般情况下用户的单击与双击的手指设置相同,但考虑到一些特殊用户,仍在这里设置了手指设置功能项)。注:按键音就是发出两次单击的声音。
E拖拽:
首先用户要进行方案选择(在前面介绍操作方案时已经提到):
按键辅助方案:时差1(两指下落的最大时差)、时差2(双指中后落下的指头落下后到开始移动的最长时间间隔)、按键音(可设置双指同时按下时、点击左右键拖拽转换按键时或完成拖拽操作时是否需要按键音、按键音音量,进行按键音选择)、测试。(本计划设置一个触发拖拽的时差内最小移动距离,但考虑到做点击操作时手指基本没有滑动,因此取消了这一选项,即只要有移动就视为拖拽操作。)
手指辅助方案:小方案选择(选择FIRST方案还是SECOND方案,这两个方案前面已经介绍了)、手指设置(设置哪根手指辅助时是什么操作,例如:无名指辅助时是右键拖拽等)、测试、按键音设置(进行辅助的手指完成点击时或拖拽完成时按键音设置)。
单指方案:手指设置(哪根手指抬起时是什么操作)、测试、按键音设置(开始拖拽或拖拽结束时的按键音设置)。
单击+滑动方案:时差(单击完成到第一根开始滑动的手指开始滑动的最长时差)、手指设置、测试、按键音设置(进行点击的手指完成点击时或拖拽完成时按键音设置)。
F滚轮操作:
首先根据用户的触摸区布置是否划分有滚轮区,若有,则针对滚轮区的设置在触控区布置设置中,控制台会询问用户是进行其他设置还是跳转到触控区布置中进行滚轮区的设置(自动跳转过去与用户切换过去的不同在于自动跳转过去的在用户操作完后会提示用户是否返回上一个设置界面)。若没有滚轮区,则根据用户的拖拽设置给出推荐的实现方案供用户选择,用户选择后针对用户选择的设置,基本操作方面的选项同拖拽操作(因为控制台给用户的方案实际上是用户为选择的拖拽方案),滚轮专业操作则链接到触控区布置设置中。
β当用户选择三指操作模式时,有以下选项:
A预备、C单击、D双击基本同双指方案,可由上文推得,在此不再赘述。
B滑动:移动速度设置、滑动加速度设置、鼠标指针位置移动标准设置(可选鼠标指针位置移动以充当左右键的两指与触摸板接触点中点的移动为标准或鼠标指针位置移动以三指与触摸板接触点形成的三角形重心的移动为标准)、测试。
E拖拽:首先用户要进行方案选择(在前面介绍操作方案时已经提到):
按键辅助方案与单击+滑动方案的设置选项与双指操控方案相同。
减指操作方案:手指设置(即哪根或哪几根手指离开触摸板时对应什么操作)、测试、按键音设置。
F滚轮操作:
首先用户需选择采用什么方式完成滚轮操作:
当用户设置为鼠标指针的移动以充当左右键的两指与触摸板接触点中点的移动为标准且在触控区划分有滚轮区时选项有滚轮区操作和中指+滚轮区操作两种。
用户选择滚轮区操作则控制台询问用户是否跳转到触控区布置设置中对滚轮区的设置项;选择中指+滚轮区操作则有以下选项:中指设置(与触控区布置设置中对滚轮区的设置项目相同,但两者可以设置成不同的选项,即用户可以设置成中指的滚轮操作与在滚轮区中进行滚轮操作的效果不同)、滚轮区设置(链接到触控区布置)
当用户设置为鼠标指针的移动以充当左右键的两指与触摸板接触点中点的移动为标准但没有设置滚轮区时选项是中指操作与打开滚轮区(不必链接到触控区布置,用户选择此选项后跳转到上一种情况即打开了滚轮区时的的设置页面)两种。用户选择中指操作时设置项目同上一种情况。
当用户设置为鼠标指针移动时以三指与触摸板接触点形成的三角形重心的移动为标准时进入此设置页面时控制台会让用户进行手指设置,其余与前两种情况相同。
γ当用户选择单指操作模式时,有以下选项:
A预备、B滑动、D双击基本同双指方案,可由上文推得,在此不再赘述。
C单击:
首先用户需选择操作方案:传统模式或手指辅助。
传统模式:力度、时差、测试、按键音。
手指辅助:力度、手指设置(设置哪个手指辅助时对应什么操作)、时差、测试、按键音。
E拖拽:
首先用户需选择操作方案:传统模式或手指辅助。
传统模式:时差(双击完成到开始滑动之间的最大时差,这个与单击设置的时差是相同的)、测试、按键音(拖拽被触发或拖拽结束时的按键音。在中指双击时,第一次点击的按键音同单击的设置,第二次因为紧接着滑动所以视为拖拽被触发)。
手指辅助:手指设置、时差(进行辅助的手指点击完成到先开始滑动的手指开始滑动的最大时差)、测试、按键音【进行辅助的手指完成点击(要进行这项设置要求此处设置的时差小于单击的时差设置)或拖拽结束时的按键音】。
F滚轮操作:
当用户设置使用触摸板下方的滚轮区且双指操作的操作方法不与当前设定的其他触控手势冲突时控制台将询问用户使用什么方式完成滚轮操作:滚轮区操作(选择后链接到触控区布置)或双指+滚轮区操作。选择双指+滚轮区操作则有以下选项:双指设置(与触控区布置设置中对滚轮区的设置项目相同,但两者可以设置成不同的选项,即用户可以设置成双指的滚轮操作与在滚轮区中进行滚轮操作的效果不同)
若用户设置不使用触摸板下方的滚轮区且双指操作的操作方法不与当前设定的其他触控手势冲突时将提供如下选项:双指操作或打开滚轮区(不必链接到触控区布置,用户选择此选项后跳转到上一种情况即打开了滚轮区时的的设置页面)。用户选择双指操作时设置项目同上一种情况。
②触控手势设置:
触控手势包括操控手势与安全手势。
在进行手势的设置时首先要选择此手势针对的设备没因为控制台还支持对外接鼠标设置手势。对于任何一个设备创建的手势都可以出现在其他设备的手势设置中,用户只要更改触发条件就可以在另一设备上使用。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触控区、触摸板、触摸屏(即用户可以设置使同样的动作在触摸板与触摸屏上完成时实现的功能不同)、外接鼠标等。
α操控手势
操控手势的设置界面如图:

A手势的功能分类
手势分类包括系统功能、软件控制、输入系统控制三大类。
系统功能:指针对操作系统进行的操作与针对硬件的相关操作。如:复制、粘贴、系统音量、运行一个(或一组)程序、滚轮操作、最大化窗口等。
软件控制:用户首先需要选择针对的软件,这种手势只有在选定的程序内才有效,是针对软件的功能进行的操作,如在播放器中的快进、下一个、循环播放等。
输入系统控制:用鼠标手势调节输入系统当前工作模式。可以对不同的设置模式设定一个手势作为快捷切换方式。
B手势的设置(手势要素)
名称:直观说明手势的功能。
动作:即手势执行时鼠标指针的运行轨迹。
触发条件:即用户在什么设备上怎样的操作下划出规定的运行轨迹时才触发首饰对应的功能,例如右键拖拽、按键+移动鼠标指针等。
适用范围:在哪些情况下达到触发条件手势才会执行对应的功能,如全局(在任何情况下对会执行),当且仅当某一程序处于活动状态时,全局但非某一程序处于活动状态时等。用户可以使用“且”、“或”、“非”等逻辑运算来设定。
对应功能:即手势运行后会实现那些功能。在手势的功能分类中已经介绍。
工作状态:激活或禁用。
这六要素均可以在控制台中进行设置。
C手势的建立方式
有以下两种建立方式:
一是控制台已经内置了一些手势,但没有激活,用户可以直接选用。
二是用户手动添加手势。点击“添加”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有三种建立方式:组合键映射、宏映射、功能模板。
组合键映射:用户选择一组组合键,并给他赋予相应的手势(控制台内置了一部分动作,用户也可以自己录制,需要录制三次并进行测试。用户录制的手势可以断续,但之间停顿的时间要小于手势的识别时间,这意味着用户甚至可以在触摸板上写一个字作为手势)和触发条件。手势的适用范围与组合键的相同。
宏映射:录制用户一系列操作,用户为这一串操作赋予相应的动作、触发条件和适用范围。录制完成后用户可以对录制的操作进行编辑(类似按键精灵),并选择手势运行后动作是原速完成还是加速完成。
功能模板:根据用户选择的功能分类,提供一些内置的功能和它们的适用范围(用户可以修改),用户赋予相应的动作和触发条件即可。当用户选择系统功能时,提供的就是常用的系统功能;选择软件控制时,提供在各种常用软件中的功能。如针对文字处理软件提供的操作有:插入操作(用手势快速插入一段设定的文字、音乐、图片、当前日期等)、格式操作(对当前文档进行格式、排版上的处理)、按键操作(就是组合键映射,但这里可以一个手势一次完成很多组合键操作);选择控制台控制时则会出现各个模式让用户设定动作和触发条件,这些手势都是全局性的。
β安全手势
安全手势的设置界面与操控手势类似。
按照手势实现的功能分为文件安全手势和密码手势。
文件安全手势:用于保护机密文件(或机密软件)不被随意打开。当选重要打开的文件后,需要进行手势操作才能将其打开,若操作错误,将提示用户必须进行正确的手势操作(也可设置成无反应,这样隐蔽性更强)。
密码手势:实质上是密码映射,选择此选项后用户还需选择是软件密码还是系统密码。若是软件密码,需要用户打开需要用手势输入的那个密码输入框,让控制台进行识别,然后在控制台中设置文本密码和相应的手势。这种手势的适用范围为当且仅当光标处于设定的密码输入框时。若是系统密码,则提供登录密码(欢迎界面或传统登陆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那一块的登录密码)和屏保密码两个选项供用户进行设置。
γ手势基本设置
包括以下两个选项:手势动作间最大间隔时差(手势动作间最大间隔时差)、在做手势时是否显示手势轨迹设置(在做手势时是否显示手势轨迹、轨迹颜色、粗细、线型)。
在用户进行手势设置时,控制台会实时检测是否有冲突,若有冲突会及时反馈给用户。
③触控区布置

α触摸屏设置
每种模式(除扩展模式外)均有的设置项有:
显示设置:亮度、对比度。
文字设置:显示的文字字体、大小、颜色。
响应设置:力度(触发点击的最小力度)。
测试。
每种模式特有的设置项有:
A扩展模式:
显示设置:亮度、对比度、颜色。
测试。(扩展模式仅有此两个设置项)
B手写模式:
响应设置:识别时间、测试
手写模式设置:单字识别模式、双字识别模式、四字识别模式、连续书写模式。
触摸屏布置:是否在触摸屏下方显示手写模式切换键,若显示则设定切换键的大小。
C绘图模式:
默认笔触设置:选择默认笔触(种类、大小、所蘸颜料)。
分级力度感应设置:设置按压触摸屏的力度与模拟的笔触按压绘画材料的力度之比。
D小键盘模式:
按键设置:配色方案、键距、点击反馈(按键音等)。
E影音罗盘模式:
功能选择:选择影音罗盘中的功能。
外观设置:皮肤选择、配色方案。
F功能按键模式:
模式切换:游戏模式,办公模式或文件操作模式。
键位功能设置:针对不同模式分别选择要实现的功能。
键位布置:设置虚拟键盘的样式、将各个功能赋予每一个虚拟按键。
G辅助鼠标模式:无独有设置。
H日历与备忘模式:
提醒设置:备忘到时间后的提醒方式(声音、触摸屏闪烁、屏幕上的气泡提示)与提醒途径(在触摸屏上提醒、立即在电脑屏幕上提醒、两者同时立即提醒、在电脑屏幕后台提醒、在触摸屏上立即提醒并在电脑屏幕后台提醒)。
I快速启动模式:
软件选择:设置需要在触摸屏上显示的软件。
界面布置:设置选择的软件图标的排列方式和容纳这些图标的框架的样式。
J辅助显示模式:
操控设置:设置放大、移动、旋转的操控方法。
K信息提示模式
监视对象:设置需要监视的邮件地址和密码、RSS地址。
监视时差:监视的间隔时间。
提醒设置:提醒途径(立即在触摸屏上提醒、立即在电脑屏幕上提醒、记录下更新在屏幕后台显示)、提醒手段(声音、闪烁等)。
L计算机状态显示模式
项目选择:选择需要在触摸屏上显示的项目。
β触摸板下方安排
A左右按键设置:本设置有两个选项:
设置是否启用触摸板下方预留的左右按键(不是真实的按键,只是触摸板上划分出的一个区域,不启用时作为触摸板的一部分)。
设置是否将触摸板的其他区域(如左上角和右上角)作为左右按键。
若用户使用的是单指操控模式,还需要设置当手指离开触摸屏时(触摸屏处于拓展模式)触摸屏下方是否显示左右按键(方便用户进行单击操作)。
B滚轮区设置:本设置有以下几个选项:
是否开启滚轮区;是否开启全向滚动;时差(进行滚轮操作的手指点击到滑动的最大时差);是否开启加速度感知(若选择开启还要设置额外加速度);是否开启滚动漫游(即若手指所滚轮操作后不离开触摸板就延以前方向继续滚动)。
④其他功能设置
α微操作功能
设置界面如图所示:

A放大模式:可设置被放大区域的大小,放大倍数,屏幕上出现的放大镜的外形。
B减缓移动模式:减缓移动的程度。
β死区处理功能
有以下设置选项:是否开启死区处理,死区范围,在死区停留多长时间开始执行死区处理功能。
㈡键盘区设置
①键位设置:
包括以下选项:
α按键冲突一览表:显示多少哪些种类的按键一起按会冲突,如方向键+两个字母键,四个字母键等。
β按键设置:包括禁用按键(这是全局性的)和按键映射【即将一个键的功能赋予另一个键(缓解按键失灵问题),将一串动作(触控手势所能完成的都可以与组合键进行映射)赋予一组组合键。按键映射可以由用户设置使用范围】。
②基本操作设置:
α光标设置:设置光标的形状、大小、颜色、闪烁频率。
β响应速度设置:设定被视为按下此按键的最小按下时间。
γ按键重复设置:
A重复频率设置:即一直按一个键时进行重复的重复频率。
B开始重复的最短按键时间:即按下一个键多长时间不放就开始重复。
δ测试:
A按键响应测试:提供一个完整的虚拟键盘,用户在键盘上点击哪个键虚拟键盘上的哪个键就亮,还可以显示用户的操作速度。此功能用于用户检验键盘各按键的响应情况。
B重复测试:测试用户的按键重复设置,同时可以实时观察光标的形态。
ε按键反馈:
按键音:设置按键音的开启与关闭、按键音方案(即按键音的声音,还内置了不同键设置不同按键音以达到音乐键盘的效果的方案,用户也可以自主设置)、按键音音量、按键音播放模式(音箱播放或PC喇叭播放)。
按键背光变换:设置此功能的开启与关闭,背光变化方案(如按下一个键后此按键的背光颜色改变或亮度变化或周围几个键的背光发生变化)。
测试。
③背光设置:
α一般设置:
A键盘灯设置:
键盘灯状态:开启、关闭、自动(根据环境亮度自动选择开启和亮度)。
键盘灯亮度:手动(调节时键盘灯将打开并实时显示调整后的效果)、自动。
B基本背光设置(针对所有键位的整体背光)
背光亮度、背光颜色(可以人工设定一个也可以选择随机或定时自动切换)。
β背光情景
背光情景模式的设置界面与前面手势的设置界面类似,可设置项包括:模式名、要突出的键、触发条件(可以是按键触发、程序触发、手势触发或定时触发)和背光方式(前面介绍背光情景模式时已经提到)。
γ背光组合键提示
背光组合键提示的设置界面与前面手势的设置界面类似,可设置项包括:方案名、触发条件、具体方案(包括按什么键时哪些键以怎样的方式突出显示,要突出的键的分组等)。
④组合键查看管理器:
提供对本机所有快捷键的组合与管理功能。
A组合键查看:控制台内置WINDOWS与各种常用软件的快捷键方案,从中用户可以看到各组合键在软件中的功能和适用范围。
B组合键管理:
方案添加:若用户使用的软件没有被内置,用户可以自己添加相应方案。
添加组合键:用户添加一组新的组合键并赋予相应的功能,控制台将自动判断有无冲突。
㈢指示区设置
①精简版指示区设置
仅包括指示灯设置:
A指示灯亮度:手动调节(用级别来描述),自动调节。
B指示灯颜色:手动选择、随机。
②完全版指示区设置
A显示设置:亮度、对比度。    B字体设置:字体、大小、颜色。
C外观设置:调整指示区的外观方案。D功能布置:调整指示区默认状态下显示的功能。
③指示区更改反馈设置。
在此可以设置当用户在指示区更改设置时的反馈。
A气泡提示(屏幕右下角出现气泡提示):气泡提示的样式、透明度。
B语音提示(用语音念出用户的修改):链接到WINDOWS的语音设置。
Ⅱ方案管理
控制台中方案设置的每一个控制页都可以将那一页的设置保存成方案供用户调用,在方案管理中可以对这些方案进行统一管理。
㈠方案的分类
在方案管理中,将方案分为模式(方案设置的总体设置)、方案(针对方案设置中每一大项的设置)、分方案(针对每一设置页的设置)。
㈡方案的生成
A内置。控制台会内置一些方案并辅以详细的说明文字供用户直接调用。
B更新。用户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更改得到新方案。在每一设置页中都会显示当前设置页的方案(包括模式、方案、分方案),当用户做完修改,点击“应用”时,控制台会询问是否将修改应用于涉及到的模式、方案、分方案,用户可以分别设置。若用户选择“是”,则相应方案的设置就会以用户修改后的设置为准;若用户选择否,则方案不受影响,当前正在应用的方案名变为“XXXXX(已修改)”,“XXXXX”为原方案名。用户也可以在方案管理页面中选择需要修改的方案并点击“修改”,此时将链接到“方案设置”,不同的是原有的“应用”变为“保存修改”,点击后将直接将改动保存到方案中。
C全新。用户可以在方案管理界面中选择“添加”,将询问用户要添加的是模式、方案还是分方案,之后将跳转到“方案设置”让用户进行设置。
模式不一定是方案的
㈢方案的管理
用户可以对各种模式、方案、分方案进行多样的管理。
A方案重组。
方案合并:例如:用户可以将几个分方案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包含多个设置页设置的分方案(仍称之为分方案是因为它没有包括方案设置中一个大设置项下所有的设置页)。
方案剥离:用户可将一个方案中对某一设置页的的设置剥离出来作为分方案,而原有的方案既可以选择保留那部分设置也可以选择失去那部分设置成为包括多个设置页设置的分方案。
B方案快速调用设置
可以为各个模式、方案、分方案设定快捷切换方式,用户可以为方案赋予组合键、触控手势等快速调用方式,具体设置链接到相应设置页。
㈣方案的切换
A通过点击控制台常驻通知区的图标弹出的菜单进行切换。
B通过设置的快捷切换方式进行切换。C定时切换。
Ⅲ控制台设置
㈠界面设置
①皮肤设置:供用户选择想要的皮肤,并提供皮肤编辑器,用户也可以从网络上获得自己想要的皮肤。
②配色方案:当用户使用默认皮肤时可以通过调整配色方案获得不同的效果。配色方案是界面颜色、字体颜色的整体方案。
③字体设置:设置控制台中各部分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配色方案中已包含有对字体的设置,但用户也可以在选择佩配色方案后手动对文字设置进行修改。
④界面布置:调整控制台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与大小。
⑤语言设置:设置控制台的语言。可以设置成统一语言(所有文字均为某一种语言),双语对照(所有文字都用两种语言表达,对照起来看)或双语解释(主体文字是一种语言,提示文字是另一种语言)。
㈡功能设置
①提示栏功能设置
设置提示栏所显示的信息(显示鼠标指针悬停处选项的简洁释义或其它语种的表达、软件或系统使用技巧或新闻、生活技巧、名言警句、股市信息、天气预报等网络内容等)。
提示栏布置设置:当用户选择显示软件或系统使用技巧或新闻、生活技巧、名言警句、股市信息、天气预报等网络内容时是否显示“上一条”“下一条”“暂停”按键,或是鼠标指针悬浮在提示栏上时显示。
②实时提示功能设置
控制台具有实时提示功能,当鼠标指针停留在某一选项上时,除提示栏的简短提示外(需要用户将提示栏设置成显示简洁释义),还会弹出一个悬浮窗,用文字+动画的方式解释该选项的含义,悬浮窗类似下图:

用户在此可以设置是否开启悬浮窗提示功能,若关闭悬浮窗提示功能当鼠标指针停留在某一选项上时只会有文字提示出现。
㈢向导模式设置
①外观设置:设置向导模式的外观(文字、配色方案、皮肤)。
②语言设置:设置向导模式的语言。
③功能选择:设置可以在向导模式中进行设置的功能项。下面介绍的向导模式提供的设置选项只是默认状态下的情况,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增加或减少设置项。
㈣控制台安全设置:
①锁定设置:设置锁定控制台后允许的操作。可以设置拥有多级锁定。例如点击一下锁定按钮是一级锁定,不允许进行触控区设置;再按一下是二级锁定,所有设置均不能修改;再按一下解锁。
②解锁设置:设置当锁定控制台时的解锁方式,可以是传统密码,也可以使组合键,也可以是触控手势。
Ⅳ教程
㈠输入系统使用教程。使用文字与动画相结合的形式介绍当前设置下输入系统的使用方法。
㈡控制台使用教程。使用文字与动画相结合的形式介绍控制台的布置与各部分功能。
Ⅴ系统信息
㈠硬件信息
显示当前输入系统的硬件组成部分(有外接鼠标的话外接鼠标也会显示)的信息,包括型号、外观、驱动程序等项目(安装控制台时就已经安装了输入系统的驱动程序。
也可以在此进行硬件部分的测试。
①键盘测试。项目和键盘区设置时的测试相同。
提供以下几个打字游戏:
A警察抓小偷;
B迷你劲舞团(根据节奏键入屏幕上给出的一串字母使人物做出舞蹈动作);
C打电话(用户充当打电话的人,快速键入屏幕上给出的电话号码进行拨打,在单位时间内打的电话越多,分值越高),测试数字键的使用。
②触控区测试。项目和触控区设置时的测试相同。但将所有的测试整合在了一起,有几个选项:
可以用游戏的形式,
A打砖块,测试鼠标指针的移动。
B连连看,测试单击和鼠标指针移动。
C台球小游戏,测试拖拽(通过拖拽控制球杆)。
D塔楼保卫,综合测试移动鼠标指针、单击和拖拽。
E物品搜集游戏(给一张超大的图片,用户需要在其中找到指定的物品。图片与需要用户找的物品是随机的,可以通过网络更新),测试滚轮操作。
F物品分类游戏(从上方落下一些物品,用户要在物品下落过程当中通过拖动将物品放入相应的储物框内获取积分,物品落地后会消失),测试移动鼠标指针和拖拽。
G赛车小游戏【移动鼠标指针控制方向,按住左键不放是加速,按住右键不放是刹车】,测试移动鼠标指针、单击、托拽的微操作。
H打靶小游戏(用户拖拽使瞄准线直指靶心,进行射击),测试拖拽的微操作。
I打电话(用户充当打电话的人,快速键入屏幕上给出的电话号码进行拨打,在单位时间内打的电话越多,分值越高),测试触摸屏数字键盘状态的使用。
对于双击的测试以彩蛋的形式完成。双击控制台标题栏上的LOGO,LOGO会转动,同时在上方显示LOGO的转速,双击越快,转速越高。
游戏测试会有得分,用户可以将自己的得分上传与其他用户进行比拼。
通过这些游戏,用户不仅可以感受自己的设置是否合理,还可以更快地掌握新式触控区的使用方法。
也可以有专业的测试:点击操作测试(测试用户的点击速率),移动速度测试(测试用户手指与触摸板接触点的移动速度),触摸屏响应测试(测试在触摸屏上点击的操作成功率)等。
㈡软件信息
显示当前软件的版本、用户注册信息。可以在此在线更新软件系统的各个组件,并进行用户反馈。
可以在此设置几个彩蛋,比如键入“KZT”(控制台)就会出现开发者名单。
⑶向导模式功能
向导模式是为对于繁杂的设置不太了解或没有时间进行详细设置的用户设计的。
因为向导模式固有的不足,向导模式下只能进行很简单的设置,向导模式中的设置项都来自控制台模式的“方案设置”。向导模式无法直接切换到控制台模式,必须在向导模式的最后一步才能转换为控制台模式;但在每一页的设置中可以连链接到控制台模式的某些设置页。在向导模式的每一页中都提供“首页”、“下一页”“上一页”、“尾页”、“跳转到第_____页”、“应用”(用于及时保存所做修改,若用户在每一页都未选择“应用”,最后也没选择应用通过向导创建的模式,所有修改都将不会被保存。若用户在中途点击了应用,最后选择不应用创建的模式,只有“应用”了的修改会被保存,当前正在使用的模式将变为“XXXX(已修改)”。若用户在中途“应用”了,在最后一页可以通过“撤销所有修改”来撤销)六个基本功能。每一页所做的修改在跳转到其他页时将被保留。
下面将从向导模式的欢迎界面开始一步一步地介绍向导模式:
①欢迎界面:介绍向导模式。
②选择操控模式(双指、三指或单指)。在每一选项下方都有详细的说明,鼠标指针在上面悬停会出现悬浮提示框。
③基本操作体验页:用文字与动画说明用户所选择的操控模式下的默认基本操控方式,同时让用户进行体验。若用户认为还需调整,可以点击“高级设置”进入控制台模式下的“基本操作”设置项进行详细调整(此时打开的不是控制台,只有“基本操作”设置界面)。
④触摸屏状态设置:切换触摸屏的工作模式。
⑤触控区拓展功能设置:设置是否开启微操作和死区处理功能。
⑥键盘基本设置:设置键盘的按键响应时间、按键重复、按键音。
⑦键盘拓展设置:设置键盘的背光情景模式和背光组合键提示方案。
⑧结束界面:显示用户所做的选择,提供“撤销所有修改”选项,提供切换到或不保存控制台模式的选项,让用户输入通过向导模式设置的模式名称,并选择是否立即应用此模式或不保存使用向导模式创建的模式。
这样能够,通过八步用户就可以完成对输入系统的基本设置。
⑷控制台通知区常驻程序
Ⅰ功能
通过控制台通知区常驻程序可以完成以下功能:
①快速调节当前应用的模式、方案、分方案;
②快速进入控制台或向导模式;
③快速切换操控模式。
Ⅱ界面:
在控制台通知区常驻程序在通知区的图标上左键单击,会弹出以下菜单:

用户进行功能选择即可。双击程序会打开控制台,右键单击时弹出的菜单可以选择进入控制台或退出常驻程序(可以设置退出的时间,超过时间后常驻程序会自动运行)。
⒉触摸屏应用拓展套件
Ⅰ套件组成
触摸屏应用拓展套件包括手写识别系统、绘图应用软件、截图工具、日历与备忘工具和信息提醒工具。
Ⅱ界面
本套件没有主程序界面,作为常驻程序停靠在通知区域。点击通知区域图标,将弹出菜单让用户选择触摸屏的模式、进入哪个工具或退出。
㈠手写识别系统
①功能:
用于为触摸屏做手写板提供支持。
②使用方法:
当用户选择触摸屏充当手写板时,可以在主程序中进行手写输入,也可以利用本系统在系统中添加的输入法在各个程序中进行手写输入。
A在主程序中进行手写输入时,打开程序后,界面如下图:

本程序还提供以下功能:
一是对识别的文字与笔迹进行格式处理,如可以将自己的笔迹变为名家的风格等;二是在笔迹文件中插入文本框、图片、音乐、视频、动画、当前日期、时间等;三是针对识别后的文本提供字数统计,简繁转化等功能。
B使用添加的手写输入法工具进行输入时:
输入法界面:

通过此输入法,用户可以在任何需要文本输入的地方采用手写输入。
㈡绘图应用软件
Ⅰ功能
包括主程序和常用绘图软件插件两部分。主程序用来进行一些简单的绘图,常用绘图软件插件用于时绘图软件识别触摸屏。
Ⅱ使用
当触摸屏处于绘图状态时,进入绘图应用软件主程序或进入安装有识别插件的绘图软件就能像一般的绘图板一样进行绘图了。
绘图应用软件的主程序和绘图般的主程序类似,在其中可以进行简单的绘图。可以选择不同的笔触、蘸取不同的颜料进行绘画。因为触摸屏支持多级力度感应,所以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㈢截屏工具
用于截取屏幕的一部分显示在触摸屏上。当使用此截屏工具截屏并确认时时触摸屏会自动调整为屏幕辅助显示模式并显示刚才的截图。截图会尽可能多地占满触摸屏的屏幕,当用户的手指在触摸屏上做两指分开的动作时接下的图像会随之放大,当用户的手指在触摸屏上滑动时被放大的截图会跟着移动。当用户的两根手指在触摸屏上旋转时,被放大的截图也会随之旋转。
此工具截的图也可用于一般的粘贴,这时截屏工具就充当一个普通的截屏工具。
在截屏工具中可以对截图加以修改,如插入文字、插入方框等。
在截屏工具中也可以设置为截屏并确认后不自动变为屏幕辅助显示模式,而是手动转换。还可以设置截屏的图像质量。
㈣日历与备忘工具
Ⅰ功能
用于设置触摸屏处于日历与备忘模式是显示的内容。
Ⅱ具体方法
在工具的操作界面内可以设置备忘,查看万年历。设置备忘时可以设置提醒的方式。
当用户没有设置备忘时若触摸屏处于日历与备忘模式则显示的是日历,日历的样式与显示的内容(如是否显示节日、以星期几为一周的开始、星期显示格式还是月显示格式等)可以由用户选择。
当用户设置备忘后若触摸屏处于日历与备忘模式用户可以设置为一直显示备忘、显示日历但当备忘时间到后显示备忘并提醒、上半部分显示简单的日历下半部分显示备忘(备忘太长的话可以滚动显示,滚动速度也可以调整)。
㈤信息提醒工具
Ⅰ功能
用于实现信息提醒功能,即当用户有新邮件或RSS订阅有更新时提醒用户。
Ⅱ使用方法
在工具界面中设置需要监视的邮件地址和密码、RSS地址,并设置监视的间隔时间,再设置有更新时的提醒方式(提醒途径:立即在触摸屏上提醒、立即在电脑屏幕上提醒、记录下更新在屏幕后台显示;提醒手段:声音、闪烁等)即可。
⒊键盘拓展功能工具
⑴作用:
通过此工具可以对键盘的键盘灯和背光系统进行控制。
⑵使用方法:
此工具常驻在通知区域,用户可以用组合键调用或点击通知区的程序图标打开菜单。
在菜单中可以进行键盘灯状态的切换(打开、关闭、自动或延时)、键盘整体背光状态的切换(打开、关闭、自动或延时)、背光情景模式的切换、背光组合键提示方案的切换。
五、方案总结
本方案全面改进了笔记本电脑输入系统,基本实现了任何一个会使用鼠标的人都可以熟练进行触摸板操作,弥补了笔记本电脑没有小键盘的不足,不仅大大改善了其易用性,还极大丰富了原本单调的输入功能,达到了设计目的。本方案在原有笔记本电脑输入方案的基础上,吸取了一些笔记本电脑设计中的长处(如键盘灯、影音罗盘、计算机状态显示等),并进行大胆创新,创造出了一切从用户出发、几乎可以达到用户想怎么操作就可以怎么操作、的新型输入系统
本方案的优点是:
①功能极其丰富,用户几乎可以用这套输入系统快速完成任何操作。
②用户的自主性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操控方式。
③易于掌握,任何人都可以快速上手,但又有很多高级功能可以供较高水平的用户使用。
④通过灵活的触摸屏设计,综合了不同厂商笔记本特色功能区的功能,再加上灵活的方案配置,使之可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使用情境下的使用要求。
但,本方案也存在一些不足:
①使用了两块触摸屏(当指示区采用完全版设计时),成本较高且对笔记本电脑机身前部的布置带来很多困难。两块触摸屏与控制台的通讯也很成问题(这是个人推测,本方案设计者不是很了解底层硬件的知识)。
②过多的功能可能让用户很难快速全部掌握。
总之,本方案之对传统笔记本电脑输入系统设计的一次巨大突破,打破了长久以来未发生明显变化的笔记本电脑输入系统的传统使用方法,是一次有意义的重大革新。
若能妥善解决成本和机身前部布置问题,此方案必将大受厂商和用户欢迎,让笔记本电脑的输入系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20  科创币    mobius    2013/01/02 刚看了一半,有许多不错的亮点,也有一些难以实现~ 要是有哪家电脑公司能够根据这份来制作就好了~
来自:综合交流区 / 极客DIY
4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mobius
11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484444
刚看了一半,有许多不错的亮点,也有一些难以实现~
要是有哪家电脑公司能够根据这份来制作就好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celeron533
11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484459
苹果公司的律师团已在路上
+1
科创币
玄明
2013-01-03
乔帮主驾崩后就别提苹果了,再过几年就嗝屁了还律师个毛线啊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玄明
11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484672
以详尽程度来说非常值得广大发明爱好者研习,但从网络文体的角度来说又太过复杂,先占楼,待山人仔细领会之后再来细说!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玄明
11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485501
LZ可能忽略了笔记本电脑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本就是在牺牲部分性能与易用性的前提下偏向便携性的一种电子产品,虽然好用一些当然是好的,但实际上人们对它根本没有那么高的期望,所以市场上也就不会对它的易用性提出过高的要求。这就如同你花500块在饭店里吃顿饭,发现一只苍蝇肯定会暴跳如雷,但如果花5块钱在食堂吃饭发现一只苍蝇,顶多只会抱怨一句:“好瘦啊,还不够我填牙缝呢……”

所以那些软件层面的创意可行性还是很高的,而硬件方面的创意的性价比就要差一些了。而且LZ似乎对笔记本的操作不太熟悉,其中提到的很多传统操作方式我以为并没有太大不便,适应后还是很好用的,所以有些创意显得有些画蛇添足。建议能想得再深远一些,不止从功能上,也可以从卖骚装B上动些脑子,时尚这种东西,有时就爱追求那些哗众取宠的玩意儿。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所属分类
上级专业
同级专业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