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台1950年到1951年期间德国生产的收音机。 设计有些凶残,很有二战纳粹风格。
这机虽然功能简单,但是材质料不错,整机胶木外壳和旋钮都异常的坚固,一点没有老化变形磨损,金属工艺也很用心。 看起来就是军转民的工业。
其设计思路非常残暴,到处都带高压电。连高阻音频输出接口,都是直接电子管高压端上引出,接音箱时一摸就会被电。 连音调电位器的铁轴也带高压电,我不知情时一手摸底盘,一手调电位器,喜提250多V直流电贯穿。 我如果是老弱病残,直接就被种族优化了。 其他地方高压也毫不避讳。 其实稍加改变,这些都能避免。可见这设计师非常冷血,目标用户就像是给训练有素的纳粹工程师使用的。
中国早期收音机模仿欧美和日式,好像没有这么冷血设计。 但是到轰轰烈烈的文革时,中国到处推广“高淳放大头”,也是带电底盘,非常缺乏人性。
电源变压器,和音频变压器上,都印刷了详细的绕线图。 方便退伍军民两用人才技师徒手修变压器。
我这台就是变压器坏了,但我没耐心绕制。 恰好买到了同样的喇叭变压器组合,直接换上。
这喇叭背面的美学风格,说他不是个纳粹余孽设计的,谁信呢?
该机中波没有磁棒天线,而且还罕见的设计了远近程开关, 这也都是军用电台风格,设计师可能不太了解民用收音机的需求。
该机最大特点时,调频是超再生电路,只用一个电子管,就能直接解调电台音频信号。
我第一次接触超再生,比想象中效果好点, 但也确实是比超外差各方面都差一截。主要缺点是容易受干扰,自生的噪音较高。另外调谐电台中间处声音小而失真。 要调到频率的两边,声音才基本正常。 另外超再生选择性也较差,一个台占据度盘上一大片, 在大城市可能容易混台。灵敏度也低一些。室内接一米天线,隐约能收到2个80公里外省城调频台。
超再生也不能输出场强直流,所以用调频时猫眼没反应。
另外这机时时老德国频率,调频接收范围88到100M。我改变磁芯后改成了87到109。
调频调谐是一个大铜线圈,靠穿插其中的磁芯调整电感量。
上面是屏蔽盒里的调频头结构。
下面调频头的电路图。
下面是不包含调频头组件的全机电路。
电子管和现在的不一样,调频头使用能锁紧的铁壳管,估计也是纳粹军用的。
[修改于 1个月6天前 - 2024/12/08 03:34:20]
这个东西有意思,从工艺美术到结构、电子都是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之前的一个产品。再往后主流就是美国人主导的波普艺术、PCB技术等等了。
就是那几个电解电容太影响意境,应该用上古白壳两头引线的那种。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