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学公布了许多自己的设计,是对火箭爱好领域真正做出贡献的人。
记者编导们的功底的确相当深厚,看起来也比较尊重受访者,文案应该是经过了把关。
叙事的方式,没有超出国内拍爱好者专访的老套路,还是熟悉的配方。
受到某种正能量的感召—学校支持—家庭支持—个人努力—与学业的关系—前几个环节的矛盾冲突—高光(或温情)时刻—(围绕江山社稷的)远大理想,升华提高。
总之,以一个俯瞰的或者马后炮的视角,以传统体系(体制)为主线叙事。
然而,科技爱好乃至科学研究,本身就是复杂性的、微观的、反传统的、非体制的。
什么时候能够跳出老套路,科技爱好乃至国内的科学,才真的有希望。
这个报导最值得肯定的地方,是涉及到了爱好者的动力来源,虽然马上又收到了学业上,但可以感到受访者尽力表达了。
希望张同学前行顺利,并能做好自己。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