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加载中
表情图片
评为精选
鼓励
加载中...
分享
加载中...
文件下载
加载中...
修改排序
加载中...
声卡也来玩交火!
玄明2009/03/02极客DIY IP:内蒙古
2009年03月01日 01:24

以往“交火”这个词大概只在显卡领域里出现过,意思为将两块以上的显卡一起用,使其性能得以倍增、提升(卡多力量大……)。到了790芯片组时,甚至可以实现板载显卡和独立显卡的交火,将电脑性能的利用提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但板载声卡的运气显然就没那么好了,一旦加上独立声卡,板载声卡的服役寿命也就到达了尽头,再也没有利用的价值。于是我考虑,是否可以保留板载声卡的功能,将其与独立声卡共同使用?具体应用时可以有多种配合方式:

1 声道叠加,比如原先板载声卡是2声道,加了一块2声道的独立声卡,于是独立声卡输出主声道信号,板载声卡输出环绕声道。如果两块声卡都是4声道甚至8声道的,除了增加声道外可以结合以下办法进行扩展。

2 功能替换。比如4声道的板载声卡,加了一块8声道的独立声卡,于是独立声卡依然负责原有的8声道功能,而板载声卡的4个插口则将功能变更为LINE IN、MIC1、MIC2、数字音频输入或输出等。

3 多重输出(入)。我们一般需要在一个插口上同时使用多种播放工具,比如LINE OUT(音频输出)这个插口往往需要连接音箱、耳机、前置面板插口、床头音响等多个设备,以前的解决方法是用音频一转二插座来解决问题,但如果遇到需要在电脑上单独调整其中一台设备的音量(比如在听耳机的时候关闭音箱的声音,而很多音箱的开关都在音箱背面)时就会很麻烦甚至无法实现。如果能有足够的插口支持,对多台设备的声音管理就可以简单很多。比如一块8声道的主板,插了一块8声道的声卡,原有的板载声卡的插口就可以这么分配:耳机或耳放、前置面板插口、床头音响、信号输入1(比如连接电子琴)、信号输入2(比如连接CD随身听等)、麦克风1(立体声)、麦克风2(立体声,可以唱双人甚至4人卡拉OK)、数字插口。

以上3种方式可以相互结合使用,或者通过附带软件进行调整。
来自:综合交流区 / 极客DIY
16
新版本公告
~~空空如也
玄明 作者
16年7个月前 IP:未同步
79125
是AMD 790……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玄明作者
16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00250
用一个实例来说明:

我个人现在的主板就是7.1声道,但一旦使用较好的音箱,集成声卡的劣势就暴露无遗,故此更换了另一台2声道的独立声卡。

独立声卡只支持2声道,MIC,LINE IN我原来的7.1音响系统便残废了一半,怎么办?于是便将原板载声卡的主声道调作环绕、环绕调作左右、左右调作低音和中置。

这样最主要的两个主音箱仍保持了高端的音质,而其它辅助音箱也发挥了作用,由于主音箱承担着最主要的放音效果,所以辅助音箱使用板载声卡并不会让整体效果折扣太多。

而剩下的低音和中置则被划拨为耳机插孔,用来在不打扰家人的情况下独自欣赏音乐。

这是一种应用方案,其它的用法可结合主楼进行扩展。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玄明作者
16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01071
RE: 12

请注意,即使是5.1甚至7.1声道的独立声卡,也不一定有MIC\\LINE IN之类的插孔可供使用,即使有,也不大可能再多设置出一个耳机插孔出来……声卡交火的创意在于补充独立声卡的连接功能,而大部分独立声卡都不大可能把各类插孔设置齐备。尤其对于某些不宽裕的音响或音乐爱好者,如果插上电子琴、唱片机之类的设备,声卡插口的捉襟见肘乃至混乱是必然的事情。比如我的声卡一旦插上音箱与耳机,环绕音箱的插口就被占用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玄明作者
16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02904
除了在音频管理器里设置之外,还应当在游戏中设置(游戏也要支持),一般这样设置之后环绕就能响了。不过那样的游戏貌似还是比较少。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所属分类
上级专业
同级专业
玄明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516
回复
4908
学术分
44
2005/11/27注册,1个月16天前活动

老骥伏枥,卖萌不止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笔记
{{note.content}}
{{n.user.username}}
{{fromNow(n.toc)}} {{n.status === noteStatus.disabled ? "已屏蔽" : ""}} {{n.status === noteStatus.unknown ? "正在审核" : ""}} {{n.status === noteStatus.deleted ? '已删除' : ''}}
  • 编辑
  • 删除
  • {{n.status === 'disabled' ? "解除屏蔽" : "屏蔽" }}
我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