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赔250万“八卦宇宙论”燃战火
12112006/07/25科学技术学 IP:四川

索赔250万“八卦宇宙论”燃战火

  ★调查导入

2005年7月29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教授迈克·布朗等3人宣布发现第十颗行星。仅4天之后,有人爆出“四川天文学家65年前就用八卦预测出第十大行星”的消息。刘子华———这位已经去世的四川天文学家被看作国人的“骄傲”。
  风暴效应
10天后,社会关注点急转直下,《北京科技报》上一篇名为《欺世盗名的八卦宇宙论》的文章,剑锋直指刘子华,其作者、科技打假人方舟子与刘子华一起成为焦点。2006年7月,刘子华的家人将一纸诉状递到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向方舟子等被告索赔250万元。至此,“伪科学”与“传统文化”之辩再次上演,各个论坛上的口水大战就此拉开……刘子华到底是怎样的人?他所有“荣誉”是实至名归,还是一个华丽谎言下的“科技骗局”?从去年绵延到今的这场“科技骗局”之争,到底是为名誉而战,还是一场科学态度的较真?
  惊人报料
  第十大行星65年前就测出
  2005年7月29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教授迈克·布朗等3人宣布,他们借助巨型天文望远镜发现了第十颗行星,命名为2003UB313。虽然这一发现尚未得到国际天文联盟的认可,但是却迅速传遍全球。就在消息宣布的第四天,媒体报道《65年前他预测出第十大行星》:“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李力知研究员立即向本报报料称:‘早在65年前,第十大行星就被四川天文学家刘子华运用《易经》八卦推测出来了!当时还得到过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评审,轰动了天文学界。’”
  报道转述李力知介绍时称,“1930年1月,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冥王星后……
  当时只有27岁、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四川人刘子华发现,太阳系的各星体与八卦的卦位存在着对应关系。依据这个关系,经过反复运算,刘子华终于第一个算出了第十颗行星的平均轨道运行速度为每秒2公里,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424克,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74亿公里,按照希腊神话命名原则,在冥王星后面的应叫‘木王星'。”
  “刘子华把自己的预测,写成题为《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学》的论文,交给了法国巴黎大学,作为考取博士学位的论文。论文获得了巴黎大学天文学家的一致赞赏。1938年,巴黎大学正式授予刘子华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强烈批驳
  有意炮制谣言抬高身价
  “四川天文学家65年前就用八卦预测出第十大行星”,语惊四座。也成为科学与“伪科学”之争的发端和焦点。
  9天后,2005年8月10日,著名科技打假人方舟子在《北京科技报》上发表名为《欺世盗名的八卦宇宙论》的文章,对刘子华用八卦推测“木王星”一事,予以了强烈批驳。文章明确指出,“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有意炮制出来抬高刘子华身价的谣言”。
  在《欺世盗名的八卦宇宙论》一文中,方舟子称:“刘子华无视现代天文学的常识,沿用古代天文学的错误认识,把太阳、月球当成与大行星一样的星体,认为太阳系总共应该有12个星体,除了太阳、月球和九大行星,还缺了一个大行星。他又认为,星体也有男、女之分,可相互配对形成配偶关系,认为太阳同火星配偶,月球同金星配偶,地球同水星配偶,木星同土星配偶,冥王星同海王星配偶。在如此这般拉郎配之后,剩下天王星还是孤家寡人,这个未知的配偶,他认为就是有待发现的第十颗大行星。”
  口水大战
  “八卦预测”入围“科技骗局”
  这篇文章很快在网上流传开来,刚因为这个“发现”被推崇为国人骄傲的刘子华,顿时成为了众人议论的焦点,震惊、质疑、打抱不平……各方观点和评论纷纷涌上网络。至今上网搜索,也可以看到大量与此有关的网页,而且“阵线”分明:一方认同方舟子的观点———“古老的迷信残渣时不时地会披着最新科学的外衣泛起”;另一方则认为,“刘子华先生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易经的基本原理与西方现代科学相结合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006年1月4日,《北京科技报》刊登文章将“八卦预测第十颗行星”列为“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六”,并配上了漫画。此文被《北京青年报》、新浪、搜狐和网易转载,随后其他网站和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影响及争论继续绵延下去。
  家人愤怒
  起诉六被告索赔250万
  “江湖术士,利用中外信息交流的不便,伪造西方科学家的评价,捏造轰动西方科学的事实……”、“为何一个65年前的欺世盗名之徒至今还被当成‘震惊世界的著名人物’,其荒诞不经的学说还被当成重大科学发现罩上炫目的光环蒙骗中国人,倒是很值得深思的。”方舟子《欺世盗名的八卦宇宙论》一文中的强烈驳斥,让其支持者痛快,反对者愤怒。
  充满愤怒情绪的包括刘子华家人。彼时,文章剑指的刘子华已经于1992年4月1日去世。“被告方舟子的文章是对刘子华的公然诽谤和侮辱,登载的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渲染和转载,使逝者的名誉和其家属的名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侵害。”2006年7月初,媒体披露:刘子华的遗孀曾宇裳以侵犯逝者的名誉权为由,将方舟子及《北京科技报》、《北京青年报》、新浪、搜狐和网易等5个媒体告上了法院,要求6名被告赔偿精神损失等费用共计250万余元。

  ★焦点人物
  刘子华
  1899出生于四川省简阳县。1919年赴法留学,是中国最早赴法留学人员之一,1943年取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他潜心于研究揭示宇宙天体奥妙的天文学,运用易学八卦原理推测出太阳系存在第十大行星。1945年,刘子华归国,1992年逝世。
  方舟子
  目前担任《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环球杂志》、《时代人物周报》和《北京科技报》的专栏作者。1994年创办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主持新语丝网站。2000年创办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揭露了几十起科学界、教育界、新闻界等学术腐败现象。

证据一大箱 别侮辱我父亲人格

  在此事件中,媒体上仅有官司的消息,并没有刘子华家人的更多声音。为了联系其家人,记者通过大量网络搜索,找到了“刘子华易学网”,网页下方特别注明:“本网站由刘子华亲属负责内容组织和审核”。
  2006年7月19日下午,记者拨通了网页下面列出的网站负责管理人员———雷先生的手机号码,雷告诉记者:自己并不是刘子华的亲属,只是这个网站的管理者。“我可以把你的意图转告给他(刘子华)的儿子,现在他在负责父亲的事情。”
  经过一番电话联系,记者得到了肯定的回答:7月20日上午,约在红星路的华兴大茶楼见面。
  动怒
  学术可讨论人格别侮辱
  7月20日上午11时左右,记者应约走上华兴大茶楼,坐在靠窗位置两个壮实的中年男子看了过来。“你是小谭吧。”坐在外面手带佛珠的男子伸出手:“我就是雷先生,这就是刘子华老师的儿子,刘少华先生。”旁边的男子向记者笑着点点头,“你好!”
  这样的笑容,在后面谈话中,几乎没有再出现过。刘少华,44岁,中国建筑二局安装公司成都分公司副总经济师,坐在记者面前的他身穿运动T恤和中裤,皮肤黝黑,眼神专注。话语间表情很平静,只是偶尔急促的语速暴露了他不平静的心情。
  气愤:这不是科学态度
  在刘少华的身边放着一个塞得满满的塑料口袋。他一件件拿了出来,收集好的报纸、法律文件资料……桌上很快堆满了。“这只是一部分,家里还有更多,很多资料都是要整理好,准备好打官司时用的。”刘少华说,从年初到现在,自己已经先后往北京跑了7次。
  2006年1月4日,《北京科技报》刊登文章将“八卦预测第十颗行星”,列为“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六”,1月5日,刘少华就知道了。
  “北京的朋友看到了,马上打电话告诉了我。”刘少华说,自己感觉很气愤,“这种报道已经上升到人格侮辱,不是科学态度了。”指着手中的报纸,他的语气明显加重了,“他们还配了这样一幅漫画,完全把我父亲丑化成了江湖算命的。”
  叹气:老母气得病发
  在这份《北京科技报》上,“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六”的文章中配有一幅漫画:一个带着墨镜、拄着棍子,算命先生模样的老者,指着天上在“夸夸其谈”:“我早就从这八卦上面算出天上还有颗星星。”
  刘少华虽然气愤,却没有将《北京科技报》刊登的消息告诉80岁的老母亲曾宇裳。他告诉记者,早在2005年,方舟子的文章出来后,母亲偶然听到了别人对此事的议论。“80多岁的老人一气之下,引发了抑郁症和心脏病,住院治疗。”刘少华叹着气说。
  回忆:父亲非常严谨
  “学术可以讨论,但是不能上升到人格侮辱,这已经偏离了科学轨道。”这是刘少华反复强调的。
  在刘少华的眼里,父亲是个非常严谨的科学家,他本人以及研究应该得到尊重。“平时生活中,他不会随意回答任何问题,肯定有根有据,有数字。”刘少华并没有跟随父亲的研究,却因为耳濡目染,“有一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易经的基本原理与西方现代科学相结合取得的研究成果,他的理论和对太阳系存在第十大行星的预测,是天文学上一种新的理论假设。”这是刘少华在起诉中提出的。
  “父亲论文中有大量数据,并且外国科学界并不懂易经八卦,经过3年考核后才最终认定父亲论文。”刘少华觉得这已经是充足的证明了。
  动手
  七次跑北京六方成被告
  《北京科技报》刊登文章和漫画最终成了导火线,“影响太坏了,完全是侮辱性报道,而且几十家媒体转载,使得父亲名誉收到严重影响。”刘少华说,这事在成都这边影响挺大,“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打电话来询问,认为我们应该拿起法律武器。”
  起诉:诋毁名誉造成伤害
  由于母亲年龄大了,2006年1月18日,农历春节前,是他为此事首次到北京,着手开始向法院提起诉讼。在和北京的律师商量后,刘少华一家决定将方舟子、《北京科技报》、《北京青年报》、新浪、搜狐和网易共同作为被告,要求6名被告赔偿精神损失等费用共计250万余元。刘少华认为:方舟子和《北京科技报》是风波的始作俑者,而其他几家媒体的报道和转载,诋毁了父亲的人格,已经对父亲的名誉和一家人造成了伤害。
  “媒体应该客观、公正,对个人有人身攻击(的文章),在转载过程中,应该有审查和了解真相的过程。”刘少华坚持认为。
  1月份就发现了报道,直到今年4月份,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才受理案件。“我们的很多证据都是外文原件,法院并不认可我们翻译的内容。”刘少华解释道:法院指定专门机构,全面进行翻译后,证实一致,才受理案件。
  前往北京前后已经7次,刘少华并没有接触方舟子或者《北京科技报》等报社,“我见他们干什么?”刘少华反问道:“他们反复强调的证据就只有上个世纪40年代,我国天文学家张钰哲的撰文,而张并没有读过我父亲的论文。”
  辩解:仅是转载并已删除
  在刘子华提供的被告答辩词原件中,被告新浪公司在其答辩词中称“新浪转载新闻完全合法”,“并且在转载时无行为过错”,且已经从网上删除了转载文章。被告搜狐公司在答辩词中称,“不具有新闻采写权,只是依法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报道”、转载涉案文章时“没有进行任何的编辑修改”,并及时删除了转载文章,客观上采取了停止传播的补救措施。两公司均认为没有侵犯刘子华及其家属的名誉权。
  “没有问题为什么要立即删除?”刘子华认为:客观上,他们已经认识到问题。
  动情
  法国经历作证他没欺世盗名
  “江湖术士”、“欺世盗名之徒”,对于摘掉父亲被戴上的这些“帽子”,刘子华有着明显的“底气”,“所有的原版证书,以及论文相关资料,我们都保存得很好。”他一口答应记者,去他家里看当年的原版证书以及相关资料。
  父亲资料装满箱子
  7月21日晚7时左右,记者来到了刘少华在小南街长城园的家里。一进门,同妻子和两个孩子简单打过招呼后,刘少华就直奔里屋,拖了一个普通行李箱出来。黑色箱子看上去年代有些久了,盖上有些磨损的痕迹,在宽敞明亮的客厅显得很是突兀。
  打开箱子里,里面已经装满了:牛皮纸包裹好的资料整齐地排列着,还有不少厚厚鼓起的文件夹。牛皮纸一层层打开后,是张张已经发黄的文凭,文件夹里是刘子华的照片。“这些都是很珍贵的。”每一次的拿放、展开,刘少华都非常小心,几次下来,在冷气十足的房里,他的额头却渗出了密密的汗珠。“这些全是父亲1945年回国时带回来的。”他动情地说。
  各种证书、来自各国天文台台长的贺信、当时法国媒体的报道……每翻一次资料,刘少华就会先找到父亲的名字,让记者看。一张1940年的《巴黎晨报》由于年代久远,边角都已经破损,用透明胶“包扎”着,却是刘少华的珍藏:照片上40多岁的刘子华,衣着朴素、清瘦但是精神奕奕。共6篇的大图片,外国摄影家用镜头,用“偷拍”的形式记录了课堂上、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刘子华。
  “博士证书”保存完好
  根据之前媒体报道:“刘子华于1939年在法国求学期间,完成了博士论文《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颗新行星的预测———日月之胎时地位》……”在刘少华家里,记者看到了那张论文的“博士学位证书”。这张已经发黄的证书,由于保存得好,还没有任何破损的痕迹,上面的法文清晰,包括刘子华、八卦等的拼音。证书上面有两个时期:1940年与1943年。“论文经过3年的考察期,才能获得博士学位。”刘子华说,这些都是要提供给法院的实证。

方舟子:我要让大家了解真相

  “为何一个65年前的欺世盗名之徒至今还被当成‘震惊世界的著名人物’,其荒诞不经的学说还被当成重大科学发现罩上炫目的光环蒙骗中国人,倒是很值得深思的。”方舟子这篇《欺世盗名的八卦宇宙论》文章很快在网上流传开来,一时间,震惊、质疑、打抱不平……各方观点和评论纷纷涌上网络,且“阵线”分明。
  是非对错,即将开庭的法院将会给出一个结果,但这场“风波”的背后,争论还在继续,文章作者、科技打假人士方舟子,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秘书长助理郭彧都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对话方舟子
  7月22日晚上,记者通过“新语丝”网站向方舟子发出邮件。7月23日,收到了方舟子对采访的回复。原文对话如下:
  关于文章
  科学真相我要让大家了解
  记者:当时,在什么样的情况、心情下,促使你写《欺世盗名的八卦宇宙论》这篇文章?
  方舟子:当时美国天文学家宣布发现了太阳系第十颗大行星,国内有人出来声称早在1965年前第十大行星就被四川天文学家刘子华运用《易经》八卦推测出来了,捏造“当时还得到过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评审,轰动了天文学界”的事实,鼓吹伪科学,因此我觉得有必要让大家了解刘子华是何许人,“八卦宇宙论”是什么东西,事实的真相如何。
  记者:你怎么看“刘子华”此人以及他的“八卦宇宙论”?这些了解来自哪里?
  方舟子:我在文章中说得很清楚,刘子华是个欺世盗名的江湖术士,其“八卦宇宙论”声称星体也有男、女之分,可相互配对形成配偶关系,荒诞不经,是典型的伪科学,说它“轰动了天文学界”完全是自我吹嘘。对刘子华此人及其伪科学学说的揭露、批评,并非从我开始,自其问世以来就一直有人这么做,例如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就已撰文驳斥过刘子华欺世盗名的行径。
  关于起诉
  批评死人没想到也会侵权
  记者:你的文章被不同媒体转载后,无论是民间还是网络上都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并最终引来了刘子华家人的起诉,这种“影响力”,你觉得意外吗?有没有对你的生活或情绪造成影响?
  方舟子:伪科学,特别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伪科学,在中国还很盛行,鼓吹者众多,当然反对者也很多,我的文章引起了热烈讨论并不意外。刘子华的家人起诉我,倒是让我觉得有点意外,因为以前来告我侵犯名誉权的都是当事人,没想到批评死人也会涉嫌侵犯名誉权。我写过文章说吴三桂是汉奸、严嵩是奸臣,不知道吴三桂、严嵩的后人是不是也要来告我侵犯名誉权?这类官司,不会对我的生活或情绪有什么影响,我该干嘛还干嘛。
  记者:在网上的热烈讨论中,有人认为《易经》是几千年传统文化,应该支持;有人认为《易经》、“八卦学”就是迷信;有人甚至提出这不再是“科学”与“伪科学”之争辩了,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冲突。请问你怎么看《易经》,是否认同他们有关“冲突”的看法?
  方舟子:《易经》有其哲学、思想、文化上的价值,我有时候也会引用《易经》上的格言、警句。但是如果声称用《易经》能够预测人的命运,那是迷信,声称用《易经》能够指导科学研究,那是伪科学。
  关于毁谤
  犯得着吗我和他无怨无仇
  记者:刘子华家人认为:如果说是学术上的争议,完全没有必要上升到对人格的诋毁,文章是对“刘子华的公然诽谤和侮辱”,并以此提出诉讼。你觉得自己的文章内有存在“毁谤和侮辱”吗?
  方舟子:我只是通过我掌握的资料和知识,让公众了解刘子华及其追随者捏造事实、欺世盗名的事实真相,免受伪科学蒙骗,所言都有事实和科学依据,并非“毁谤和侮辱”。我与刘子华及其家人非亲非故、无怨无仇,犯不着去“毁谤和侮辱”他。
  关于应对
  恶意诉讼法院应该驳回
  记者:面对刘子华家人的起诉,你的应对态度和措施是什么?你认为自己能赢得这场官司吗?
  方舟子:通过这场诉讼,可以让公众进一步了解事实真相。原告出示了刘子华博士文凭的复印件,即便这个复印件是真实的,也只表明刘子华是从巴黎大学文学院获得的博士学位,而并非“天文学博士”。原告出示了某些天文台、图书馆接到刘子华赠书后,出于礼貌的客气答复,这根本不能用来充当学术界的评价。能够证明学术界看法的是学术著作、论文中的公开评价,但是原告并没有出示任何国外天文学著作、论文曾经引用过刘子华的论文,这恰恰证明所谓“轰动国际天文学界”子虚乌有。
  我文章所说乃是学术界的公论,代表的是学术界的看法,甚至连“欺世盗名”一语也是张钰哲先生最先使用的。法院如果公正,应该驳回这种恶意诉讼。我也不认为法院有能力来判决科学的是非对错。
  记者:从这件事情中,对于科学的态度,你觉得大家是否应该有所反思?
  方舟子:近年来已多次出现过伪科学、学术造假人士在遭到揭露、批评后恼羞成怒状告批评者损害名誉权的事件,有的甚至能够利用地方保护势力、司法腐败而获得胜诉,对此,应该反思的是中国司法界。
  对话何祚庥
  就是“伪科学”你说是我讲的
  7月21日,在未联系上另一主角方舟子情况下,记者拨通了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的电话。记者刚简单表明来意,何祚庥院士就爽快的表明了态度:“它———就是伪科学,没有问题!”
  记者:你和方舟子的看法一致?
  何祚庥:方舟子没有和我讨论过这件事情,但是我完全支持他的说法。
  记者:对于这个事件,你怎么看?
  何祚庥:刘子华的理论根本不可能啊,(这个)科学上肯定是定论,主流天文学家都这么看。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就已撰文驳斥过刘子华的“八卦宇宙论”。
  记者:据刘少华介绍,他父亲的论文成果,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馆是得到认可的,还进行过专题讲座。
  何祚庥:本来就是伪科学,你就说是我何祚庥讲的。
  记者:“中国传统文化易经的基本原理与西方现代科学相结合取得的研究成果,他的理论和对太阳系存在第十大行星的预测,是天文学上一种新的理论假设。”你怎么看这种说法?
  何祚庥(笑):易经本身就不是科学,是一种猜测,不能作为科学依据。
  对话郭彧
  科学假设不能被打假
  7月24日下午,记者致电北京,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秘书长助理郭彧接受了采访。
  定位易经:国学的精髓
  “刘子华先生的博士论文序言中,首先就与‘神话与占卜’划清了界限。”郭彧理事感叹道:有人对其提出质疑,是源于不了解,“因为不知,所以一提易学,就以为是算命”。
  “我们社会层面对于《周易》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前。”郭彧说,他所在的国际易学联合会,现在已经有14个国家参加。“外国学者不是对算命感兴趣,而是易经中的哲学、辨证思维。”郭彧简单介绍道,最早由周代诞生《周易》时,主要功能是测吉凶,占卜,但在孔子研究后,从中又有了更多的深远的发现,到了今天,易经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在尚书、春秋等中国六经内,易经列首,是有一定道理的。“国学的精髓。”郭彧这样定位。
  “如果把易经当科学看,就把它看小了。”对于易经与科学的关系,郭彧认为:追溯历史可知,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易经和中国科学发展,的确有很多关联,比如天文历法、哲学等方面。“但是易经却不能和科学划等号,易经是形而上的哲学,科学却是形而下的。”郭彧说,易经对于科学,是哲学上的指导,不能取代,也不能附会于科学。“原子弹研究出来是靠科技,但是使用到那些方面,却是靠思维来控制,不是用科学来决定。”他举例道。
  科学假设不能被打假
  对于此次风波,郭彧理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子华先生提出的是一种科学假设,不允许提出假设,就不可能创新。”郭彧认为:科学假设是科学创新的一个必要过程———假设提出、经过验证,才能上升为科学,至于科学假设是否能对应,在他看来是需要求证过程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是一贯的科学探究精神。”郭彧说:“不允许提出科学假设,即是科学保守主义的表现,会阻碍科学的发展。”
  刘子华家人提起的诉讼,郭彧用“应该维护名誉”来表态。他认为,刘子华老师的论文成就在法国科学界得到认可,并颁发证书,这是历史事实。“记者或是媒体应该作出正常、公正评价,并且对于他们而言,并没有资格作为科学‘法官’。”

天府早报。谭晓娟摄影李国东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7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wtring
17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10666
晕,为什么是人家发现了才说出来呢?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mass_lynnxy
17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10667

功利阿!!

人都是想出名的。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迷宫鼠
17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10668

相信方舟子

我不相信一切的预测,特异功能等\"科学\"

也许有一天,能用科学解释所有的迷信现象,我们的科学就达到一定的程度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MX
17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10669

古代有很多预测后来都被现代科学给证实了,是不是古代就比现在先进呢?非也!现代科学不是思辨学,思辨的结论如果没有系统的支撑,即使若干年以后被证实,思辨者的名字也只会出现在注脚鸣谢之类话语之中。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RHJ
17年10个月前 IP:未同步
10670

太阳系计化生育搞的好啊。男女配对几十亿年了,也没生出个一儿半女,建议几大行星去北京新星医院看一下不孕不育。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mass_lynnxy
17年10个月前 IP:未同步
10671

新行星标准太阳系行星将增至12颗[图]

科普:解读新的行星定义
  新华网洛杉矶8月15日电(记者陈勇)正于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将就新的行星定义决议草案进行讨论和表决。根据这一决议草案提出的定义,目前太阳系有12颗行星,将来这个“阵容”还可能扩大。

美国天文学会发言人斯蒂芬·马兰博士向新华社记者提供的材料介绍说,新的行星定义包括两点:一是行星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行星的质量必须足够大,它自身的重力必须和表面力平衡使其形状呈圆球。一般来说,行星的直径必须在800公里以上,质量必须在50亿亿吨以上。

按照这一定义,目前太阳系内有12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谷神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原先被认为是冥王星卫星的“卡戎”和一颗暂时编号为“2003UB313”的天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的行星定义委员会称,不排除将来太阳系中会有更多符合标准的天体被列为行星。目前在天文学家的观测名单上有可能符合行星定义的太阳系内天体就有10颗以上。

在新的行星标准之下,行星定义委员会还确定了一个新的次级定义——“类冥王星”。这是指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围绕太阳运转周期在200年以上的行星。在符合新定义的12颗太阳系行星中,冥王星、“卡戎”和“2003UB313”都属于“类冥王星”。

天文学家认为,“类冥王星”的轨道通常不是规则的圆形,而是偏心率较大的椭圆形。这类行星的来源,很可能与太阳系内其他行星不同。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天文学家还有可能在太阳系边缘发现更多大天体。未来太阳系的行星名单如果继续扩大,新增的也将是“类冥王星”。

太阳系行星或“扩军”至12颗

来自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天文学家8月14日齐聚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为期12天的国际天文学大会,讨论界定太阳系行星的标准以及冥王星在太阳系行星家族的“资格”。这次大会讨论的结果可能改变我们对太阳系的传统认识:太阳系究竟有多少颗“合格”行星,8颗?9颗?10颗?还是几十颗?

  ·太阳系行星有可能“扩军”至12颗

新华网布拉格8月16日电 传统的“太阳系九大行星”概念正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天文学家16日在此间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正式提交有关行星定义的决议草案,这份草案如获通过,太阳系行星将扩充至12颗。

近年来,太阳系边缘先后发现一些较大的天体,这给传统的行星定义带来冲击。为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专门成立了一个行星定义委员会,该委员会由7名天文学家、作家和历史学家组成。委员会经过长达两年多的讨论后终于就新的行星定义达成一致,并向本次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提交了相关决议草案。

据悉,参加本次大会的天文学家将于24日就这一决议草案进行表决。如果决议草案获得通过,那么符合定义的太阳系行星将达到12颗,除了传统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外,还将增加谷神星、原先被认为是冥王星卫星的“卡戎”和一颗暂时编号为“2003UB313”的天体。行星定义委员会称,不排除将来太阳系中会有更多符合标准的天体被列为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罗恩·埃克16日在一份声明中说,近几年来在太阳系边缘新发现了一些天体,它们大小与冥王星相当甚至比冥王星还要大。围绕这些天体是否应被当作太阳系的行星,人们产生了一些争论,这是很正常的。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成立于1919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学家专业团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每3年举行一次。今年的大会为期12天,于1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开幕。(完)

·太阳系行星家族新“候选人”档案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的行星定义委员会16日正式提出新的行星定义。按照这一定义,太阳系目前的行星家族共有12名成员。除了传统的“太阳系九大行星”外,谷神星、曾被当作冥王星卫星的“卡戎”和一颗暂时编号为“2003UB313”的天体,也将进入太阳系行星之列。

谷神星

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约有50万颗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它们一般无法被肉眼看到。1801年1月,意大利天文学家在这些小行星中发现了谷神星,其外形几乎为球体,直径近1000公里,质量近95亿亿吨,大约相当于月球质量的五十分之一,在小行星中排名第一。电脑模拟研究显示,谷神星的内部分为不同层次,稠密物质在核心,比较轻的物质靠近表层。它可能包括一个富含冰水的表层,里面是一个多岩石的核心。

从最新发现的冥王星第二颗卫星上,看冥王星全貌的模拟图


欧洲航天局FOC暗天体照相机1990年拍摄到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的双星图

卡戎

于1978年7月被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的“卡戎”,在冥王星赤道上空约1.9万公里的圆形轨道上运转,其运行周期与冥王星自转周期相等。近年来的观测表明,“卡戎”其实与冥王星构成了双行星系统,同步围绕太阳旋转。另外,“卡戎”的直径超过1000公里,质量约为190亿亿吨,大约是冥王星的一半,其密度与冥王星相似。有专家推测,远古时冥王星与一颗庞大天体发生了碰撞,导致一大块碎片从中分离出来,最后形成了“卡戎”。

“齐娜”行星想象图

齐娜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布朗于2003年在太阳系边缘发现了一颗天体,将其暂时编号为 “2003UB313”。2005年7月,布朗正式宣布了这一发现,并称该天体为“齐娜”(神话中的一个好战女神)。这颗天体位于海王星公转轨道外的柯伊伯带中,据专家推算,它距离太阳约160亿公里,其表面温度约为零下248摄氏度。“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显示,“齐娜”的直径可能有2400公里,比冥王星多100公里左右。有专家认为,这颗天体可能还有一颗卫星。(完)

太阳系的最小行星:冥王星

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冥王星距离太阳最远,大约59亿公里。因而那里的光线非常微弱,有种寒冷阴暗的感觉,情形与罗马神话中住在阴森森的地下宫殿里的冥王普鲁托非常相似,因此其英文名被称为Pluto。中文译作冥王星,在天文学中缩写为PL,这既是Pluto的缩写,也可代表对冥王星的发现做出重要贡献的美国天文学家珀西瓦尔·洛韦尔(PercivalLowell)姓名缩写。

冥王星的发现可算得上是“好事多磨”。冥王星的亮度很弱,要想在几十万颗星星中找到它,真好比是大海捞针。为了寻找冥王星,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付出了十几年心血。他详细计算了这颗未知行星的位置,用望远镜仔细寻找,直到1916年11月16日突然去世。


美国天文学会发言人斯蒂芬·马兰博士向新华社记者提供的材料介绍说,新的行星定义包括两点:一是行星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行星的质量必须足够大,它自身的重力必须和表面力平衡使其形状呈圆球。一般来说,行星的直径必须在800公里以上,质量必须在50亿亿吨以上。

按照这一定义,目前太阳系内有12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谷神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原先被认为是冥王星卫星的“卡戎”和一颗暂时编号为“2003UB313”的天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的行星定义委员会称,不排除将来太阳系中会有更多符合标准的天体被列为行星。目前在天文学家的观测名单上有可能符合行星定义的太阳系内天体就有10颗以上。

在新的行星标准之下,行星定义委员会还确定了一个新的次级定义——“类冥王星”。这是指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围绕太阳运转周期在200年以上的行星。在符合新定义的12颗太阳系行星中,冥王星、“卡戎”和“2003UB313”都属于“类冥王星”。>>>详细

  阵营对立严重

关于冥王星的“去留”,目前争论仍然比较激烈,从科学家到普通天文爱好者都存在对立的两个阵营。

路透社报道,一些人已经对天文学大会发出呼吁,要求他们保留冥王星的地位,因为“开除”会使许多喜爱天文学和冥王星的孩子失望,并可能使我们对宇宙的了解陷入混乱中;而另一部分人则希望颠覆目前天文学界的传统观点。

不管这次会议讨论出何种解决方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根据会议做出的决定将重新改写学校教科书、百科全书以及科幻小说中有关太阳系的内容。>>详细

水星

金星

数十年来,天文学家一直对遥远星球的大气条件进行研究。从海王星上时速1,500英里的飓风到金星的剧烈热浪,在我们太阳系以外甚至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天气,想起这些或许你应该为自己能够生活在我们这个美丽安宁的蓝色星球而备感庆幸。下面是位居前十名的狂野天气>>详细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1896_13516_1040.jpg

1896_13516_1041.jpg

1896_13516_1043.jpg

1896_13516_1046.jpg

1896_13516_1044.jpg

1896_13516_1047.jpg

1896_13516_1042.jpg

1896_13516_1045.jpg

1896_13516_1048.jpg

1896_13516_1049.jpg

1896_13516_1050.jpg

1896_13516_1051.jpg

1896_13516_1053.jpg

1896_13516_1055.jpg

1896_13516_1052.jpg

1896_13516_1057.jpg

1896_13516_1054.jpg

1896_13516_1056.jpg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mass_lynnxy
17年10个月前 IP:未同步
10672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又将和12什么相关的推断又搬出来。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1211
进士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409
回复
1203
学术分
33
2005/08/31注册,2天3时前活动

科创消防局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