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中国教育:创新教育
ccaia2007/03/26科学技术学 IP:四川

21世纪的中国教育:创新教育

叶小颖

  摘 要:创新教育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的,是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主题,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育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创新教育的全新观念,要求学生培养创新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 教师 学生

  回首中国百年教育,从冲破封建牢笼到创办新式学堂,到新中国成立对教育的调整到如今的教育改革,一路行来,坎坷不平。进入21世纪的中国教育将如何?21世纪教育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造就大批高创造力的人才,这就需要广泛的创新教育。

  一、什么是创新教育

  1、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在认真做好普九教育工作的前提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问题。或者说,创新教育也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的第一方面内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以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创新教育的第二方面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教育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创新教育的第三方面内容是创新技能的培养,它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制。创新教育的第四方面内容是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

  2、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所谓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创造型人才。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两者并不是矛盾的。素质教育目标强调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创新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当说两者是一致的。全面发展包括创新素质,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在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说,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并使之逐渐丰富和完善,由于创新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会牵涉到教育的许多方面,所以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将会有力地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更好的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创新教育的社会因素

  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指出:处于伟大变革时代,我们最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支配,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注释①)。一种超符号化的以数据、信息和社会交流为依托的创新体制正在迅速形成。这是一种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时候的高速运营的崭新的经济体系(注释②)。这种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它强调劳动者的创新素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因素,主张创新发明、设计以及创造性观念、理论等这些以创造性智慧为特征的因素能够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并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当前,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已日益显露出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这是由经济时代特殊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的。可以说,没有创新,知识经济主体便失去了生命力。

  从宏观角度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这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只有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上,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经验的饿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全面提高国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当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

  从微观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对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学习是一种继承性、维持性的学习,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相适应。然而,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知识、科技及经济发展瞬息万变,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与以往大有不同。人们不仅要适应原有的社会的生活规律,更需要改造原有生活条件并创造新的生活条件,不断完善自我,这就需要强调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注释③)。人们也只有接受创新的教育,进行创新的学习,才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迅速地接受新知识,才能创造世界,创新生活。

  不论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实施创新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

   

  1、教师

  教师应具备创新教育的全新观念,善于吸取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艺术。教育教学中有独特的教育见解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能引导学生的积极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使学生能主动地、愉快地、成功地、创造地获得知识和能力,个性得到自由充分发展,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教师应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措施条件都应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而选择和设计。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要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起来。民主的教育环境是挖掘中小学生创新潜能的最重要的客观环境。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要交给学生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如广泛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设计、小论文等活动,使学生具有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不断扶植和加深学生成为发现者的愿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创新能力自信和获得创新的勇气,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新途径、新方法处理问题,要善于使用夸奖的言辞、友好的微笑和热情的鼓励来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学生的心理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

  2、学生

  学生要培养创新学习的习惯。学生要在教育过程中能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育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提倡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工作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做集体的主人,以主人的姿态投入到教育过程之中。学生应该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创新需要知识,任何一种创新,都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加工和创造性的劳动为前提的。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新的见解、新的创造。学生应自觉主动地总结自己学习活动的方式、规律,有效地组织、利用影响自己学习活动地各种因素,以成功地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能力。现代创造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仅仅是每个人所展现的形态、程度、质量不同而已。心理学家奥托指出: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在创新教育中,学生不仅要培养自学能力,而且更要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个性,使各有专长。

  一个只知道记忆知识的人,将永远不会独立思考;一个不会独立思考的人,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朱棣文曾说:科学的最高目标是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说有一定的创造性。创新思维的培养重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现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学会思考便对学生至关重要。

  学生还要学会动手实践。动手实践对各种特殊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应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和其他形式的课外活动,并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使自己的多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我们面对第三次人类文明--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需求已日益迫切。创新教育的全部目的和意义就在于挖掘人的潜能和培养造就创新。充分认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校改的核心,对儿童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行为、创新人格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主要内容。

  注 释

  ①吴季松: 《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②阿尔文 托夫勒: 《力量的转移》,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③刘大椿: 《知识经济中国必须回应》,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参考文献

  ①阎立钦:《培养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②袁爱玲:《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华南师范大学教科所)

  ③朱永新 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苏州大学)

  ④金世斌:《刍议创新教育》(江苏教育电视台)

  ⑤钟以俊:《中小学创新教育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广东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

  ⑥栾传大:《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与思考》(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⑦周 岩:《创新人才特征与创新教育方略》(太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5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张阳
15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57582
发现新东西只是科学创造的任务之一,还有一大任务就是发明新东西!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玄明
15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58063
教育应当是更为广泛的命题,虽然创新是目前教育的一大缺陷,但并不是唯一的缺陷,甚至在相对先进的地方,实际情况也并不乐观……所以我认为我们目前的教育体系不是修补完善的问题,而是需要彻底推倒重新再来!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张阳
15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58390
严重支持楼上朋友的观点!中国的教育已经走入恶性循环的死胡同了,小修小补是无济于事的!!!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彼岸江山
15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64931
是的,创新的前提是教育制度的创新!!如果制度不创新,那怎么都是穿新鞋,走老路!!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zooulo
15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65137
制度创新还是思维的创新,可是现在许多出版社却热衷于考试题目的创新,打着创新的旗号走老路
比如XX创新习题,XX创新设计……对教育的发展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是应试教育的深入发展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所属分类
上级专业
ccaia
笔友
文章
68
回复
12
学术分
0
2005/08/23注册,2个月27天前活动

科创论坛是科技爱好者的家园,希望大家在论坛上玩得高兴,同时又能增长知识。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邮箱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