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的利弊分析与对策
彼岸江山2009/01/29科学技术学 IP:重庆
浓浓祖孙情

外孙女五岁半了,外孙女长得可爱,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很乖巧,也很聪明。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怎样教育好她成了我们全家的任务,教育现在的孩子我们都没有经验,因此费了我不少的心思。每天看着她像模像样地去上学,不仅想起她入托前后的点点滴滴。她乖巧、淘气、任性,让我这个当姥姥的既高兴又无奈。

一、不爱说话的巧嘴

一岁大的时候,她就能背十几首唐诗了。和周围的孩子相比,她说话、表达都比别人清楚。大家都叫她小巧姐。她见到老人就叫“爷爷”、“奶奶”,见了年轻漂亮的姑娘就叫“阿姨”,叫的可亲了。可到了两岁多的时侯,她见人不喜欢说话了,也不听话了,见人还躲到亠边。我有点纳闷,问她:“你的巧嘴呢?”她也不理我。有时问急了,就对我说:“我不想说话。”我告诉她:“你要懂礼貌,不说话大家就不喜欢你了。”她只是点点头,还是不喜欢和人打招呼。

二、爱臭美的小精灵

出门穿衣服是外孙女最任性的时候。她要穿什么就非得穿什么,你没法说服她。不让她穿的衣服,急的她有时能跳起来。她说穿裙子就得穿裙子。有一次,竟把穿好的衣服全脱掉,光着小屁股,嘴里还“哼哼”的,搬了个小椅子,瞪着我们到大橱里找她要穿的衣服,还非要穿成套的一身才行!看着她那噘着小嘴,光着小屁股一扭一扭地找衣服,让你又好气又好笑,真的是无可奈何。

三、怕打针的小可怜

第一次她感冒发烧吃药,没有想到那么困难。我刚拿起药勺,她用小手捂着嘴,说什么也不吃。我说药是甜的,她说甜的也不吃。她跑到厨房,我跟到厨房;跑到卫生间,我撵到卫生间。一上午楞没有把药给吃了。我想没有办法那就输液吧,谁知道医生在她面前一站,还没等拿针,她就嚎啕大哭,讲啥也不听。一直哭了半小时也没有扎上针,哭得我心疼了,心想算了,还是慢慢说服让她吃药吧。

四、固执的电视迷

她特别喜欢看少儿节目。她看的正起劲的时候如果你换台,那可不得了。她有个坏习惯,喜欢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我们都试着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可是不让她吃饭行,不让看电视可不行。非要看完了才吃饭,不让她看电视她哭着找该找的人。如果我不让她看,她找姥爷;爸爸不让看,她找妈妈。看她那可怜样,我们能不开绿灯吗。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1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彼岸江山 作者
15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66259
由于特殊的国情,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老人在承担着为子女教育孩子的重任,隔代教育也成为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有许多人认为,老人带孩子是给父母省了很多事,但也引发了很多问题。非常有意思的是,我和文中的这位奶奶有共同的职业,就是带孙子。我的孙儿今年正好五岁半,我们全家也如同文中的姥姥讲的那样,“怎样教育好孩子成了全家的首要任务”。看到文中处处充溢的浓浓祖孙情,真是很有同感啊。那就是——幸福并小心翼翼着!

我们很容易从文中和周边的事例中发现,老人带孩子产生的不利的影响有很多,大致如下:

1、孩子个性成长有缺失。老人往往比较容易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所以老人带大的孩子往往娇宠任性;老人往往爱包办代替,所以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通常比较差;老人爱把孩子带在自己的周围,所以孩子往往不善于与别的小朋友交往;老人见不得别人甚至孩子的父母的批评和管教,所以孩子往往敏感和脆弱;老人和孩子的接触比父母来得密切,所以孩子往往和父母的感情反而变得生分和疏离。

2、孩子生理发展有不足。生活中,由于老人通常腿脚不灵便,怕孩子有个闪失,往往不让孩子参与危险的活动,甚至总爱抱着孩子,孩子参与活动的机会偏少;总是担心孩子冷着感冒,总是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也不爱开门窗通风,造成体质下降;由于老人摄食口味往往偏重,所以孩子的进食也会受到负面影响。诸多原因容易会造成孩子的身体敏捷度不高,体质偏差等。

为此,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对老人带孩子是颇有微辞。但事物都有两面性,老人带孩子的好处也是很有诱惑的啊。

1、效果意外的好。一位俄罗斯的同行强调说“任何一个父母都爱说:奶奶只会宠坏孙子。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曾对莫斯科市内一家学校的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智力进行了测试,所取得的结果非常令人吃惊。结果表明:凡是由奶奶带大的孩子,其创造潜力要高出40%!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方式比同龄人更奇特,遇事容易得出别出心裁的解决办法,更容易得出新的解决途径,而这些正是天才们所具备的特点。而从我个人的工作经验来看,考上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学生的过人表现,有很多都和爷爷奶奶的管教分不开。

2、性价比特别的高。让老人带孩子一定有原因,出于工作的,或者经济的,但不管怎么说,让老人带管孩子肯定比请保姆要放心;而且在经济上往往能为子女承担,对工作繁忙的子女在事业上有很好的支持。

所以,我们发现,让老人带孩子简直是天底下最划算的事情了。可是即使这样,有许多和我一样的老人们经常感到委屈,觉得辛辛苦苦把孩子带大了,但孩子的父母往往有很多埋怨,付出很多反而还不落好,心理很难接受。说到这里,我想对孩子的父母为老年朋友说句话,就是不管孩子的状况如何,我们老人已是付出了巨大的辛苦,请年轻的父母对老人应该有足够的感恩之心,而不只是简单的非议和指责。但是,作为我们老人来讲,也应该积极认识到,由于与孩子父母在教育上的认识不统一,不仅成为家庭矛盾的一个主要根源,同时对孩子的成长也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古话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同时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充分证明了这点。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对他一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不管是谁带孩子,幼儿教育应该关注的点是什么?尤其对于我们老人来讲,如何扬长避短,怎么更好地开展教育呢?这是我们大家应该研究和关注的焦点。首先我们要改换脑筋,不要以为,小孩的父母是我一手培养的,教养你都没有问题,教养你家小孩更没有问题。时代变了,我们也变了。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我们现在比自己年轻的时候显得更宽容,换句话说,原则性不强。这往往是我们教育子女退步的标志啊!

有以下几点是我的个人体会和建议:

1、要善用角色。我很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我的孙子衣服自己穿,饭自己吃,路自己走。从小到现在,除了不会走路时生病需要大人抱外,再长的路都是自己走,没让大人抱过,自己想事自己做,实在解决不了,我才帮忙。在我和孙儿的生活中我要扮演两个角色,首先我是老师,老师是有权威的,不仅教他多方面的知识,而且对他要有要求提规则定标准,真正在孙儿面前要树立起老师的形象,只有他认可你这个形象才能按照你的要求来做。第二我是爷爷,爷爷要给孩子亲切感和安全感,使他做什么都感到非常踏实。当孩子不到五岁的时候,学骑两轮童车还是有点早,孩子也不大敢,但正是因为有我对他的鼓励和给予他的安全感,他就愿意学,所以没两天就学会了,尝到了骑车的快乐。

2、要以身作则。在家庭的教育中,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要做到,因为好的习惯都是从爷爷、奶奶、父母身上学来的,比如东西不能乱放,从哪里拿的,用完后还放到哪里;培养孩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千万不要用买东西来讨好孩子,物资享受要少一点,精神食粮给多一点。

3、要协调统一。家庭教育是多人参与的,所以特别要注意协调统一。有不同的意见很正常,但千万不要把父母、长辈的不同意见呈现在孩子面前。要吵嘴也要背着孩子,这样做都是为了孩子,要协调家中的关系,要和睦相处。比如文中边吃饭边看电视的那件事情,这样不仅对消化不利,对孩子的眼睛也非常不好,同时因为看电视时间长了,运动就会减少,对身体的发育也不利。研究表明:爱看电视的孩子的思维也不活跃,与人交往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要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内容和方式,这点家人必须要形成统一的意见。

最后,我再特别为老年朋友提倡一点,就是多给晚辈讲讲咱们自己的故事,多说说家族的历史。因为,祖辈对孙辈的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是传承家族历史和文化。为什么现在许多年轻人表现冷漠、自私、缺乏进取心,缺乏爱心,甚至连自己都不爱。最大的缘由就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价值。一个不了解自己家族的人,对责任、荣誉是很难有深刻的理解和积极的追求。而早期的家庭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让孩子了解我们,从了解中感受长辈的爱与关怀,期望与寄托。这点上,我发现,很多老人似乎做得不是很是到位。

所有的长辈都想把自己的后代培养为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就需要培养孩子具有优秀的人格,这就需要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认识和习惯,而这一切得从日常生活中的家庭教育点滴中做起。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所属分类
上级专业
彼岸江山
老干部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185
回复
2038
学术分
13
2009/01/21注册,1个月7天前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士 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