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是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的教育——兼谈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ccaia2007/03/26科学技术学 IP:四川

创新教育是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的教育

——兼谈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荆门市教科所 周 宏

创新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主要的是坚持创新。在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朱镕基同志也强调:教育和科技事业要走改革创新之路,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教育就是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使人的全面素质主动地创造性地得到提高。

一、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习惯、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教育实践。它反对唯书唯上,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作为人的价值、尊严,具有民主性;它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科学性;它在内容上兼容并蓄,形式上灵活不拘,方法上推陈出新,具有开放性。创新教育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这里的创新定位于基础性,以培养学生的基础创新素质为主,即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教育和影响,使学生养成创新思维习惯,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掌握新方法。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更注重能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更注重学,在升学目标与长远发展上,更注重长远发展。创新教育要求要把学生当看待,即把学生看作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主体。在西方发达国家,家庭和学校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人从小就明白:自己有受到尊重的权利,个人的尊严、价值、观念等应当受到重视。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用自己的声音说话,个性可以充分伸展,特长能够尽情发挥,自尊、自信可以磨砺出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品质。而在我国,过分强调对共同价值观念的认同,对共同的行为准则的遵守,个性主体精神通常是在条条框框的夹缝中生长。这一点在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以师长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和独立自主精神,习惯于已有价值观念的传递和灌输,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铸造标准件现象。创新教育鼓励学生向书本,向权威挑战。欧美一些国家的中小学,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接二连三地向教师发问,并对书本知识进行大胆地质疑。在许多美国家庭,家长向放学回来的孩子问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你今天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如果孩子有不理解的问题未提出质疑会受到批评。我们的教育往往以听懂记住考高分为目标,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喜欢对学生的异想天开说,学生的主体性长期受到压抑,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这样势必会造成一批书呆子”“小学究。中国的留学生到了美国的大学,常常表现得后劲不足,尤其是在实践操作、创新思维方面,这与我们的学生长期的精神负重有密切关系,好像是缺少放飞训练的笼中小鸟,一到更加广阔的天空就不能展翅翱翔。

创新是人的基本特性,这种特性早在幼儿时期就开始萌芽。美国哲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马修斯认为,孩子以充满好奇的提问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这种智力探究精神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环境适宜,教育得法,创造的萌芽完全有可能成长为创新的硕果,科学研究表明:创造力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能力,决不是虚无缥缈的神秘之物,也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品。人的创新才能基于人脑的物质基础,人脑在劳动和创新实践中得到进化,一般高等动物的脑子都有一些剩余空间,而人脑有大得多的剩余空间。这种超剩余性允许人脑存储、转移、改造和重组更大量的信息,这就为人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可能性。

创新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点认为,教育的最高价值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其中自由发展是由人与客观世界的能动关系决定的,反映发展的生动性、深刻性、创造性。传统教育把培养人当作一个工艺流程,按部就班,不顾个性差异,追求整齐划一,这显然不符合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要求。创新教育把培养人当作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力求个性的充分张扬,追求百花齐放,它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反映了受教育者发扬主体性的内在需要。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教育如果不能为学生提供实现自我的价值,展示主体精神的舞台,那么它必定是僵化的、低效的,是不可能为社会进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的。

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深化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事实表明,应试教育束缚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学生成天埋头书山题海,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个性特长,即使有创新的灵感,在应考与升学的压力下也只是昙花一现,得不到升华和延续。这种状况如不加以改变,必将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信息革命浪潮汹涌,各国都在寻找新的教育方略,其中创新教育被摆到突出位置。本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他创办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就提出了创新教育的基本原理。1957年,当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美国朝野震惊,一个议员曾惊叹:苏联的教室和图书馆、实验室和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威协胜过他们的氢弹80年代美国将创新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1993年美国政府颁布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增加了培养学生创造力课程。韩国的国家生存战略提出中小学实行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创造力为重点的教育转移。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分析本国教育状况时说:与过去任何时候相比,我们能否成功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人民的适应性和创造性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知识创新的水平与欧美国家相比已经落伍了。我们应该有一种忧患意识,创新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和观念上,而要有实实在在的措施,绝不能再搞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

二、创新教育要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尽管创新是人的本性,但明确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创新习惯、还需要系统的有意识的培养。

重视儿童创新能力的早期开发。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创新意识萌芽的沃壤。孩子具有好奇,探索的天性,在他们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他们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幼稚的提问常常蕴藏着创造的萌芽,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提问,要热情耐心地去解释,切莫把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大棒打在孩子头上,须知搪塞应付、责难是扼杀创造性的大敌。爱因斯坦上小学时就很不出众,被认为是没有出息的低能儿,一所学校的训导主任甚至断言他将来必定一事无成。但他的母亲没有丧失信心,母亲教他弹钢琴,为他讲故事,引导他阅读。爱因斯坦8岁时生病了,父亲给他一个罗盘玩,他竟从罗盘、罗盘指针中提出三十个问题。后来,叔叔又教他学几何。他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早期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多鼓励孩子实践、探究、多引导孩子阅读、提问和分析来进行。如鼓励孩子拆装玩具,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留心自然界的景物变化等。要让孩子早点学会阅读,因为阅读可刺激大脑发育,为个性发展,健全人格的塑造提供条件,许多天才儿童从早期阅读中吸取了灵感。世界首富比尔?F/盖茨从小就是个书迷,他7岁时读《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一读就是几个小时。创新教育要形成习惯。美国的许多家庭,有一条家规,每天孩子做完功课后,妈妈要让他做2小时的创造性工作,随便做什么都可以。孩子习惯了,随时随地考虑创造发明,有的十几岁就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年幼时爱好读书,对小发明、小技术充满兴趣。高斯也同其他小孩子一样贪玩好动,经常淘气。有次上课,他不听讲,眼睛一直瞪着窗外。教师便要学生们从1加起一直加到100。看谁最先算出来,高斯仍在看窗外,老师很生气,点名要高斯站起来,高斯还不知道老师出的这道数学题,老师又重复了一遍,高斯略一思考,立即在一张纸条上写下5050的答案交给老师,原来高斯用一个简单乘法公式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非常高兴,敏感地觉察到一个天才的数学家将会脱颖而出。

课堂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场所,更应当是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园地。今年5-6月笔者有幸随团对美国教育进行了考察。我们在美国考察时看到,美国不划分行政教学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教室和教师。美国也不象我们把教室、实验室、仪器保管室严格区分开来,而是把教室、仪器保管室和实验室合为一体,学生不是光看教师演示,而时随时可以亲自动手实验。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着重主导、轻主体,重灌输、轻启发,重同一、轻多元的不良倾向,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我们不难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当学生众口一辞地回答时,老师就报以微笑,一旦有一点不谐和音,老师就皱起眉头。学生习惯于看老师的脸色行事,习惯于用一种声音说话。学生的思维格式化了,不能偏离标准答案的轨道,这就助长了思维的惰性,在事实上造就了一批南郭先生,如果它一旦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其后果是令人堪忧的。在一些发达国家,孩子从小接受的就是以启发思路等为主的学习。在小学就普遍让学生作课题”——即给一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自己进行研究。我们在芝加哥查阅了一个刚到美国一年时间的荆门籍孩子贝比的作文。贝比的父亲程宝林先生告诉我们贝比的第一次作文是《松鼠》,老师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目,音响资料,让学生从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地域、生存环境、天敌、与人类的关系、你对松鼠的评价、你引用资料的出处等方面去写一篇作文,教师没有严格的篇幅和时间要求,只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即可。我以为这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去做学术论文。在这样一种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创新的火花就会时时地迸发出来。

创新能力可以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来培养。首先要进行有关的心理训练。如自信心、坚持性、抗挫性的训练。芝加哥公立闵司重点中学教学楼门厅的水泥地平上用马赛克拼写着这么一条校训:你就是你自己,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努力使你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要挖掘潜力,尽力完善自我。充分体现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自信心的树立是学生创新的前提。一个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的人,是难以有什么创造发明的。要让学生明白创新并不神秘,只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大胆实践,就能够有所创新。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成功的机会,尽可能让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使之有一种我能行的心态。还要培养学生的坚持性与抗挫性。创新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劳动,在创新的过程中往往要走弯路,摔跟头。要用名人的典型事例来教育学生,使他们能够在创新之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美国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外交家富兰克林为了教育子女,在繁忙的外事活动中,坚持给儿子写信,用自己一生不平凡的奋斗史鼓励子女。他的一封家信竟写了十多年,这就是后来人们为他出版的著名的《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使富兰克林的儿子和千千万万的读者都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熏陶。其次是系统开设有关课程,如《创造学原理》《创造发明技法》《科学创造史话》等,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使学生了解创新的基本规律,形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再次是开展有关活动,为学生创新提供舞台。如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小发明竞赛等。

教育工作者要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创新教育是一项新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如要思考创新教育如何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体系与评价体系如何构建等问题。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单凭一股热情是搞不好创新教育的,科学的工作需要科学的理论和钻研的精神。不能有吃老本的思想,当今各种教育理论层出不穷,如果还是用老框框、老套套看问题,那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方法要刻意创新,要把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作为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要自觉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有敏锐的感受力和旺盛的求知欲。要具有民主的教学观。不要在学生的面前摆师道尊严的架子,要欢迎学生的挑战,要乐于与学生进行思想碰撞,要为学生营造人尽其能,各展其才的宽松氛围,要鼓励学生冒险、创新。

要保证必要的创新教育科研经费。美国依利洛斯学院教授罗丽娜?F.盖勒尔博士同笔者合影后,要求将她的灯塔项目科研论文《天才儿童及其培养》发表在我们创刊的《素质教育论坛》杂志上,她还眉飞色舞地向我们讲述了她争取灯塔项目科研经费的故事。她说,第一次将课题方案寄给克林顿,克林顿回信说,好主意!可是没有钱。她将修改后的方案第二次寄给总统,克林顿回信说,太好了!还是没有钱。她再次修改方案后第三次寄给克林顿,总统说:祝你实验成功!但给你的只有100万美元。创新教育研究同其他科学研究一样,也需要人力、财力的投入,政府财政部门应当予以关心和资助。

创新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我们在教育思想、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课程教材、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考试和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各个方面的广泛参与和综合行动。我们相信,当人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地得到提高,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兴旺发达。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0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所属分类
上级专业
ccaia
笔友
文章
68
回复
12
学术分
0
2005/08/23注册,3个月7天前活动

科创论坛是科技爱好者的家园,希望大家在论坛上玩得高兴,同时又能增长知识。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邮箱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