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LM5030是TI公司于2003年推出的一款电流模式推挽PWM控制器,其频率设置仅通过一个外接电阻Rt即可设定(大多同类芯片的频率设置还需要一个定时电容Ct),其函数关系为:
对数坐标下,二者基本上是线性关系,见图1.
图1 LM5030的振荡频率与电阻的关系
数据手册见下:
实验材料
LM5030购自淘宝店铺“BOCAN原装芯片店 博灿电子”(https://bocankeji.world.taobao.com/shop/view_shop.htm?appUid=RAzN8HWTuZ48D2YmBoSefNFWwdi1w1tioZUHJeA5zDAm43MTCc9);
MOSFET、二极管和阻容元件购自淘宝店铺“优信电子”(https://youxin-electronic.world.taobao.com/?ali_refid=a3_430620_1006:1121464922:H:6);
二者均为在电子爱好者群体中有一定口碑的店铺。
其余略
实验计划
笔者计划用LM5030制作一台逆变器,设定工作频率为100kHz,根据公式取Rt=56k,根据数据手册按图2所示电路制作PCB:
图2 试验电路原理图(定时电阻Rt为图中R4)
操作步骤
1.焊接除了MOSFET和变压器意外的所有元件,通电测试,用示波器测量两个MOSFET的G脚焊盘,均显示正确的方波,频率与数据手册所述基本相符(手册公式给出的频率是变压器频率,这里测量的是单个MOSFET的波形,前者频率是后者的2倍)。
图3 首次上电正常波形
2.焊接MOSFET和变压器,上电,次级无输出,用示波器测量MOSFET G、D级,先后输出两种异常波形,说明LM5030未能正常工作。根据Ig=F*Qg计算,该频率下栅极驱动电流仅1.8mA,远未超出LM5030的驱动能力。
图4、5 异常振荡波形
3.尝试反复上电数次后,MOSFET G级突然出现幅值约4V的、有畸变的正弦波(没有来得及记录),同时电源提示过载并进入恒流模式(6.1A),电压下降至5V。数秒钟后,电路板上有烟雾冒出,紧急断电,发现一侧MOS管有明显的温升。因无热成像设备,未能判明LM5030是否有温升。
4.拆除MOS后重新上电,发现LM5030两个输出端均为12V直流。断电,用万用表二极管挡测量VCC至LM5030输出端压降为0.21V,判定LM5030已烧毁。
5.换用一片新的LM5030,在新的电路板上只焊接LM5030、R4、R2、R3。因设计参数变更,将变压器频率改为50kHz,因此根据公式将Rt(R4)改为100k,通电,LM5030输出无任何信号,电路电流<1mA。
6.重新翻查数据手册,发现F-Rt的曲线只画到Rt=50k,怀疑问题是Rt=100k太大导致的(虽然手册正文中根本没有明确规定Rt的取值范围,更是只字未提Rt超出图象范围的后果),遂依次更换为56k、39k,通电,仍无输出。
7.在R4的焊盘上并联一只10k的直插电阻(总阻值实测8k),上电后发现LM5030正常振荡,频率294kHz,符合公式结果。
图6 第二次正常波形
8.将并联的10k电阻断开(视频中操作员说“断开Rt”时),输出频率由294kHz变为71kHz(Rt=39k时对应的频率),但维持数秒后变为尖峰脉冲,接着波形消失,重新断电再上电后仍然无波形。本步的实验现象可以稳定复现。
分析与讨论
1.LM5030是内置UVLO(供电电压过低时,自动关断逻辑功能和输出)的芯片,其UVLO阈值为7.7V,因此再第3步中,电源电压降到5V但LM5030仍然在输出信号,说明此时LM5030已经损坏。
2.Rt=39k时,多次反复上电断电均无法起振,说明这应当不是芯片内置的某种保护措施,而是相关电路发生了损坏;Rt=56k时,处在振荡器的Rt极限边缘,空载可以正常起振,但焊接MOS后就出现故障。
实验结论
使用超过手册中图象给出范围的Rt(>50k)会导致LM5030内置振荡器的低频部分损坏,高频段暂不受影响。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不明。
建议只将LM5030运用在>200kHz的系统中,或干脆弃用此芯片。
待进行的试验
1.在手册图象给出的范围内测试是否能正常驱动MOSFET
2.用可变电阻确定使振荡器损坏的临界Rt值
3.换用其他供应商的LM5030
[修改于 4个月15天前 - 2025/04/01 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