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地址:东方红茶馆-求解电子光谱项的程序
与原文可能略有不同。
该程序可以处理几乎所有的电子组态(包含的轨道有),如 这样的组态。但目前不能求解如 这一类组态的光谱项。
求原子光谱项有很多种方法,这里只介绍一种思路简单粗暴的方法。某种程度上可称为是逐一枚举的方法。(等你看完说不定会觉得这个方法很low23333)
其实该方法也可看作是结构化学教科书上讲解两个同科电子组态()的光谱项的方法的推广。
表格法求光谱项的原理
为什么某一组态的能级会发生分裂呢?这是因为该组态是简并的(没有某些扰动的理想条件下),而当考虑了扰动后,原本简并的微观能级不再简并而发生分裂。
我们知道,对于多电子原子中的任意一个电子,其状态可由其单电子原子轨道(波函数)近似描述,其中单电子波函数含有四个量子数。也就是说只要确定了这四个量子数,便能够确定其状态。而组态只能确定电子的主量子数 和角量子数 ,并没有进一步描述电子的磁量子数 和自旋磁量子数 。
组态的能级分裂就是因为电子的磁量子数和自旋磁量子数的不同,虽然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说使用总角量子数 、总自旋量子数 和总量子数 的概念会更合适。
所以该方法的第一步是确定某一组态的所有微观能态。
以 组态为例。我们首先要考虑其所有的电子排布方式。由于Pauli原理的限制,电子的状态没有完全相同的。d轨道有10个对应的自旋轨道,所以总的微观状态数为 。
以图所示的状态为例,三个电子的磁量子数分别为2、2、1,所以 。而总自旋磁量子数 。
也就是我们要计算一共120种微观能态的 和。如果手算的话,显然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
当我们将120种组合的 和 都算出来后,就可绘制出 -表格。
以总自旋磁量子数为例,三个电子共有四种情况。电子的自旋全部相同以及其中一个电子与另外两个的自旋不同。所以 。
相应地,。我们将各个组合中具有相同 、分别计数,便可得到该表。
然后只需要一步步从表中提取出光谱项即可。
从最大的 开始看。为 的最大值,的取值范围为 。而且对应的 。由此我们可推断出该组态有一 的光谱项。
然后我们将表格中二三列的数字均减去1,将该光谱项移除,得到第二步的表。
下图右边的是第二次约去光谱项后得到的表,此时 ,而 。所以可提取出光谱项 。
最后得到的 组态的所有的光谱项为:
以上方法适用于任何同科电子组态光谱项的求算。而对于存在不同壳层的组态(例如 ),只需要先分别求得p轨道的电子以及d轨道的电子的组合,再将不同角量子数的组合再一次组合即可。以 组态为例,此时总的微观状态数为 。这一方法说不上很高效,但思路很简单。之后生成表格的步骤则是完全一样的。
代码的思路
我是用Fortran写的这个程序,源代码可在
GitHub下载到。
下面主要介绍代码的思路。
首先以轨道的同科电子组态为例。
d轨道共有10个自旋轨道,所以声明了两个含有10个元素的数组分别储存各自旋轨道的磁量子数和自旋磁量子数。
电子数是由用户输入的,然后依次列举所有的自旋轨道的组合并计算 和 并分别储存在两个数组中。这里需要注意,由于电子数并非事先写在程序中,所以列举组合的部分无法直接使用嵌套的循环来做到(订正:实际上是可以的)。这里使用的是一个利用递归的子程序来实现的。
然后统计 和 的取值各有多少种,并生成两个数组分别储存这些值(按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储存)。
例如:120种组合的 依次为 ,而之后的那个数组为 这11个值。
我们将前一个数组中的120个值与后一个数组进行比较,记录各个值出现的次数,便能够生成之前那个表中的数据。
对于具有不同角量子数的轨道的组态来说,则是分别将各个轨道上的组合再一次组合一次。
运行示例:
关于直接输出光谱项的功能的实现
由于直接对输出的表格进行操作很麻烦,而且也不必要(因为对整个表格操作需要的循环实现困难,而且表无论是行还是列都是对称的)。所以为了实现该功能,我首先取原有的表格的左上部分单独存为一个如图所示的二维数组。
之后检查第一行各列的数字 ,若为零,则跳过;若非零,则根据其对应的总角量子数 和总自旋角量子数 得到其光谱项(若不为1,输出的光谱项后会有类似<n>
的标记,表明该光谱项的数目为 ),之后的各行与各列都减去 。一行结束后,进入下一行,重复以上的步骤。(没看明白的话,可以按照第一节的例子跟着手算一下)
最终得到的结果是
对于多个壳层的情况(例如 ),则是分别计算各壳层的所有组合,再按壳层进一步组合获得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理解了前面的步骤,这一步并不难理解。之后确定光谱项的方法是完全一样的。
多个相同角动量相同的壳层也是可以计算的,如
参考文献
-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52(2), 1975:87-89
- 大学化学, 29(2), 2014: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