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的近炸引信,现在有图纸吗
smith2016/10/03电子技术 IP:广东
12481264.jpg

从铁血转的图,这个是美国二次世界大战中除原子弹之外第二高的科技。把成千上万的零式战斗机送到海底。

难点:

1.那时只有电子管,要把那么多电子管小型化塞到一个很小的圆锥形的空间里面
2.炮弹发射时会有1000多个g的过载,电子管和所有元件要具备抗过载的能力
3.电池要给高耗能的器件供电,而且还不能过期
4.无线电监测需要一定的精度。

这个的原理到底是类似雷达,接受回波到一定强度起爆?还是检测和飞机的电容,达到一定量后起爆?网上找了一下,没有找到电路的原理图

现在的技术发达了,能否用现有的三极管和集成电路民间还原出来。
来自:电子信息 / 电子技术
26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smith 作者
7年8个月前 IP:广东
826315
查了一下,外文说的是就是雷达原理,用的三个电子管比硬币还小
VT-M532 VT RF Tubes
Miniaturized RF Tubes
tubes.jpg

used inside the VT M532
(Shown at left)

Proximity Fuzes
Proximity fuze technology was developed during WWII, and two types were produced.
The first (British) was used for anti-aircraft rockets and relied on optics. A sensor was calibrated for broad daylight. As the missile approached the target the daylight shining into that sensor was reduced. When the sensor was shaded enough, an electrical circuit would close and detonate the warhead. While successful, it was useless when it came to shooting at night.
The second concept (U.S.) applied radio waves, using the same principle as Radar. The fuze transmits a signal which is reflected by the target and received by the fuze. This reflected signal increases in strength as distance is reduced. When the reflected signal intensity reaches a certain level, a triggering circuit electrically fires the detonator.
These early radio "VT" fuzes were large and fragile, using mechanical and vacuum tube components, but they were very successful in a number of applications and used to good effect.

With the advent of transistor technology in the 1950's electronics could be reduced in size, resulting in smaller more robust fuzes which could be applied to smaller munitions.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smith作者
7年8个月前 IP:广东
826316
老外的论坛上面也讨论过这个东西,给了几个图纸,但是不知道哪个是美军用的,话说有人能帮忙解读一下么
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stem/res/XXXXXXXml
138955716148.jpg

138955717197.jpg

138955717959.jpg

138955718944 (1).jpg

138955719758.jpg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smith作者
7年8个月前 IP:广东
826330
引用 warmonkey:
Screenshot_2016-10-03-15-20-22-242_com.taobao.taobao.png
额,当年的高科技,现在果然已经平民化了。

话说这个的探测范围有多大,还是只能探测运动的物体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smith作者
7年8个月前 IP:广东
826344
引用 3DA502:
单管多普勒

那个发电机是怎么运转的,感觉是靠风力推动旋转,正好解决保险问题
不是靠发电机,而是化学电池,炮弹发射时撞破玻璃管,里面的电解液流出来和电极构成电池,和水雷一样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smith作者
7年8个月前 IP:广东
826541
引用 rb-sama:
看了一下楼主贴的原文部分,简略翻译文章大意是:近炸引擎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依靠日光强度变化的,引信上面搭载一个光传感器,调节至日光强度,当靠近飞行器的时候,光会被挡住,光强发生变化达到阈值触发雷管。
终于有版主出来分析了,应该就是第三个电路吧,我也试着在淘宝上面找了一些模块,发现有的有IC,都的看起来没有IC,怀疑就是第三个电路的原理。看看能否用9018改造一下,话说这种引信的频段为什么非要工作在那么高,是为了减小天线的面积?,900M~1G hz可以用吗。

现在战争离我们还有一定距离,不过个人觉得这种模块还是挺有用的,比如和摄像头一起配合,放在野外,可以拍一些小动物经过的照片什么的,而使用超声模块可能会干扰到动物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smith作者
7年7个月前 IP:广东
826593
好吧,逛了一圈淘宝,发现这个多普勒感应已经烂大街了。。。
不过如果早几年做出来的话,估计可以赚一笔发点财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同级专业
smith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184
回复
2269
学术分
4
2015/01/11注册,4天3时前活动

收音机爱好者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广东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