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加载中
表情图片
评为精选
鼓励
加载中...
分享
加载中...
文件下载
加载中...
修改排序
加载中...
看着马路两边郁郁葱葱的行道树,我陷入了沉思
虎哥2024/06/24科学技术学 IP:美国

我当然不会忽然文艺起来。

如果有人问,境外街道与中国大陆街道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他:行道树。

在大陆,几乎最小的街道都要栽上行道树。而在境外,尽管有些街道也种树,但像中国内地这样密密麻麻有组织的种植却不多见。在商务功能区的街道两旁,就更难见到树了。

图:随机截取的伦敦中心区域街道卫片

image.png

图:随机截取的纽约曼哈顿某地街道卫片

image.png

图:日本东京中心繁华区域的卫片

image.png

图:吉隆坡住宅区随意截取的一张卫片

image.png

图:莫斯科中心区域一隅

image.png

图:开普敦的住宅区,南非缺水,可以理解。

image.png

我相信,这些国家并不是取得了什么科学发现,认为行道树不重要、不必要、最好不要。

更可能是长期自然博弈的结果,人们自古以来对行道树没有心理上的需求,没有统一的规划要求。

图:我家楼下的行道树。

20240623_174218.jpg

我望着郁郁葱葱的大树,思考着他的好处。然而,除了好看、能遮阴之外,没有想到什么好处。坏处倒是不少。

1、城市土地几乎100%硬化,没有用大树来保持水土的必要,境外城市的实践也说明,不种树天不会塌下来。

2、城里面不但不需要大树来保持水土,相反,树根对地下设施,路基 ,街道两旁的建筑地基都会产生破坏作用。

3、落叶会剧烈增加环卫工作量。一棵大树一年会掉上百公斤的树叶,都要靠环卫阿姨搬走。遇到下雨大量落叶会堵塞落水孔,会增加下水管网的维护成本。树上栖息鸟类会给道路带来大量粪便。

4、大树严重影响道路采光和车辆瞭望,容易增加交通事故。严重缩短行人阳光暴露时间,增加缺钙、近视的风险。

5、大树会严重影响道路两旁建筑的采光,低层阳台终年难见阳光,还会增加真菌、细菌的滋生。

6、树枝断裂,树木倒伏等安全事故随时都在发生,电网没有入地的街道,还增加电网的风险。

7、每年修剪树枝,喷药除虫等,需要消耗大量成本,浪费大量劳力。

8、绿化带占用路面面积,减少通行面积。

9、许多地方还需要浇水,越缺水的地方越需要浇灌,水源供应雪上加霜。

10、树池面积太小,并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11、风媒树种增加了市区花粉浓度,特别是致敏树种(如悬铃木),是近年来花粉过敏病例迅速增长的潜在原因。

总之,一个城市维护上千公里的行道树,开支巨大,效益有限,坏处很多。这样一个弊多利少的设计,为什么变成了城市景观特色?

城市需要绿化,城市需要大树。但大树应该生长在森林里,而不是道路两旁。

更好的做法,是把大树集中起来,营造所谓“城市绿岛”。每个街区可以划出几亩零碎的土地,在上面种上几百棵树,形成小森林。取消行道树让出的道路通行面积,恐怕远比营造城市绿岛大。树种在土地上,而不是种在硬化道路上,有很多好处:

1、它的落叶会落到土里,自然降解,树枝掉落、树木倒伏的危害也较少。

2、土地连成一片 ,能够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

3、小片森林能营造更好的自然体验。

4、为街区提供公共空间。

5、不易被建筑遮挡阳光雨露,树能长得更好

6、可以种植高耸、抗性较差的树种,选择范围宽,有利于选择非致敏树种。

7、彻底消除行道树的弊端。

现在很多城市营造了城市绿地,城市公园,但有趣的是,他们不爱种树,唯独爱种草。在城市里面搞草坪,维护成本高,效益低。政府爱这样干,肯定有它的底层逻辑,我也不好妄加揣测。

这让我想起存在上千年的放血疗法,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天经地义,奉为经典的事物,仍然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全文完]

[修改于 7个月15天前 - 2025/03/25 04:34:07]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84
10
 
高赞回复 
新版本公告
~~空空如也
虎哥 作者
1年4个月前 修改于 1年4个月前 IP:四川
933989

列出一些图片是为了引出话题,什么时候“单纯与外国……城市做对比”了?后续发表那么多观点和分析不算数吗。

看起来你知道香港繁华市区路上树很少,这就是事实了,为什么偏偏挑最特殊的地段来说?广州还有没树的街道呢,是不是也可以拿出来证明无树更优秀,有做过优劣评价吗。维港南部大片绿地,难道不是更符合我讲的绿岛模式。附近的确有几条街隔段距离刨个坑种棵树,对了,那是一国一制以后种的。

“需要把持一个度”……,前面“基层自治”还没讲清楚呢,又抛出新口号,什么度,怎么把持?隔几个帖子就要阴阳一番我拿了西方的,外国的例子做对比。我见不得口号,似乎你见不得西方,既然这样,恳请你别回我的帖了吧。

4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6个月3天前 修改于 6个月3天前 IP:四川
943776
引用发表于81楼的内容
我感觉行道树也是有很大用的,比如说夏天你在街道上走时(比如去逛街,或者街上的环卫工人,小摊贩),当感

你犯了一个时空错位的错误(一种隐秘的逻辑错误),即认为“城市绿岛”一定是“老远”的。而本文的讨论正是倡导把行道树集中到城市绿岛,如此改变之后,一两百米尺度就应该有一个城市绿岛。换句话说,不种行道树,就一定配套大量的城市绿岛,这是讨论的场景。不能一边说不种行道树的坏处,一边又说城市绿岛“老远”,这是不存在的场景。

连续的行道树遮阴肯定有好处,而本文探讨的是它的坏处或者代价,从未否定过它的好处。如果想有所反对,应该论证某些坏处不存在,或者指出不种行道树的坏处更大,又或者罗列城市绿岛的坏处。

有趣的是,几乎所有反对者都在复读机般的重复它那几样众所周知的好处,似乎大家都是傻子,看不见这些好处似的。

没有逻辑的讨论就是无意义的兜圈子。


4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年4个月前 修改于 1年4个月前 IP:四川
933519

特别喜欢看你们拍脑袋。

要找理由当然能找出很多,诸如马路种上树整条马路都算绿化面积之类的梗二十多年前就很流行。

但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更新标准 CJJ/T75-2023《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已经盖上了棺材板。

这个标准认定,行道树的主要作用是给人行道和慢车道遮阴,你没看错,就是遮阴。

image.png

attachment icon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pdf 2.75MB PDF 937次下载 预览

好吧,假设我国老百姓不但不缺钙,不但不近视,反而都是见光死的那种,目前标准还是有一个明显的缺陷:

没有规定行道树和路旁建筑的最小保护距离,树木招呼到居民楼阳台上是普遍现象,于是出现了遮阴权侵犯采光权的有趣场面。

引用
评论
1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年4个月前 修改于 1年4个月前 IP:四川
933562
引用3DA502发表于13楼的内容
我就讨厌没有树荫的路,骑车在路上能把人晒的没脾气,林荫就是路的一部分,尤其是小城市,出门都是电动车,...

除非从事外卖这类工作,一天在太阳晒得到的户外能呆上半个钟头都算很多了,一年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月份怕晒。

在日照充足的城市可以种点行道树,在日照不足的城市(例如成都,重庆),就可以少种一点。

引用
评论
1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年4个月前 修改于 1年4个月前 IP:四川
933563
引用粥粥发表于12楼的内容
比较客观的一点是,无论有无行道树,人们普遍是不愿意被晒到的。近视的问题,也不是靠砍去行道树能解决的

这个普遍是根据你的个例吗,我就“普遍”希望在短暂的交通过程中能尽量晒到太阳,即使三伏天。

至于近视问题,只是指出了遮阴的一种负面影响,从来没有说过砍树就能解决,不知你想表达什么。

这句话明显是个梗——中国人不是缺钙就是肾虚,而最好的预防缺钙的办法就是晒太阳。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年4个月前 IP:四川
933578

这个事情本来就不适合一刀切,如果马路两边有几米以上宽度的独立绿化带,种一排树当然是合理的(但标准要求种两排),只要树冠的大部分在绿化带范围内,绿化带能连城一片,那么行道树的危害就是次要的,好处就是主要的。但像我上面发的照片那种路,强行种树,坏处很大,还是别种为好。

引用
评论
1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年4个月前 IP:香港
933584
引用OliverKung发表于21楼的内容
图:新加坡随机截取图:巴黎随机截取图:我也不知道欧洲哪个城市,但是应该是捷克的某个城市图:伦敦随机的...

特别喜欢看你阴阳怪气的样子。

谢谢你补充截图,进一步佐证我的观点——即便以花园城市享誉全球的新加坡,也不过如此而已。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年4个月前 修改于 1年4个月前 IP:四川
933585
引用m24h发表于20楼的内容
这个照片的树荫真喜欢 羡慕成都啊 去过成都 真的是很适合生活 尤其在某个江边 周围景区也特别多 都逛...

你真喜欢,是因为你没有住在树子招呼到阳台上终年不见阳光屋里必须随时开灯一吹风各种虫子和粉尘(你肯定暂时不清楚为何树上粉尘特别多)满屋都是的二楼,更别说阴暗潮湿的一楼。而我住过1,2,3,7,12,18楼各若干年,有充分的比较。

但本帖并未以我个人的感受来论证,而是有条理的指出行道树(可以推广到楼旁树、硬化地面上开洞种树)的若干危害。受危害且不接受的显然是少数,要投票的话当然不占优势,因此我从不期望本帖能得到大多数的支持。但问题并不因为支持者少就不存在,问题就摆在那里,只是有没有人当那个小孩罢了。

引用
评论
1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年4个月前 修改于 1年4个月前 IP:四川
933591

看起来你知道“不存在只有好处没有危害的东西“。

本帖的任务是指出,将树种在马路两旁,特别是不论现场条件一律种植的危害,并提出一种发扬好处、降低危害的方案。

一个谈危害和降低危害的帖子,我应该有权不谈好处,或者假设非谈不可的话,仅谈如何发扬好处,对吧?

没有必要让你来告诉我大树令人赏心悦目,对吧?

你举的例子,善意的理解是犯了严重的逻辑错误,中性的理解是构建了逻辑陷阱。

有没有可比性先不论,假设有可比性,那也应该与其危害比,正确的对比是“有若干体验,也有若干危害”而不是“有若干体验,也有若干功效”。即使为了味道,糖的量依然是要控制的,香精也不能多放。这才是正确的类比。

至于你修改以后增加的那一段,尽管期望的方向是好的,但逻辑方面就更加惨不忍睹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年4个月前 IP:四川
933754

本文仅仅指出行道树存在若干弊端,就成了要砍树,进一步被组建为“砍树派”,下一步就该砍树党阴谋城市沙漠化了 sticker

引用
评论
3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年4个月前 修改于 1年4个月前 IP:四川
933758
引用铅球脑袋发表于30楼的内容
中国主流审美嗜好,来自进城农民工。  老一代农村出身的人,非常执着种菜,这是他们长期农村挨饿的烙印。...

有三户农民工经过努力奋斗,在我们楼上买了房,每户两百多平方,这当然是好事。问题是自从他们来了,楼顶就被霸占,每户拉了几吨到十几吨土上去,各种蔬菜瓜果,有一户还修了鱼塘。

麻烦在于他们的菜田都在天线下面,一到夏天就要经常上去剪爬到天线上的瓜藤,经常起纠纷。

更离谱的是,他们或许觉得地上的避雷带钢筋妨碍了种菜,统统给锯掉扔了,三户无一例外。有一户甚至把避雷带引出线齐着混凝土锯了。现在楼顶的天线都是引雷针。

引用
评论(1)
3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年4个月前 修改于 1年4个月前 IP:四川
933852

不知道你说的“基层自治”到底是指啥,好像跟一般说的不一样。如果是“地痞流氓”在政府的领导下治理,那还好办。倘若是“公民社会”的话,就算明天就开始,没有五十年补课根本玩不溜。KC的注册已经非常严苛,讨论依然很难进行,如果放到普通社会,情况还会复杂百倍。

由于这些问题太过复杂,并且只要理性推导下去就会不断地蹦出敏感词,所以我从未开过任何公共政策方面的药方,只谈技术上的利弊和可行性。本文只告诉大家,行道树的确有那么多弊端,并不是天经地义的。我的意图仅仅在于,大家知道个观念以后,在做各种设计的时候,能够吸取“行道树现象”的经验教训。

引用
评论
1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年4个月前 修改于 1年4个月前 IP:四川
933856
引用铅球脑袋发表于38楼的内容
  从“绝不吃白人餐”说起   其实现在国内年轻人开始接受了西餐。 现在全国西餐厅9万家,消费者基本...

35楼的发言较之去年有一些进步,还是应该肯定和鼓励的。只是他还是像孙悟空72变一样,藏不住尾巴,比如这个“绝不吃白人餐”。

到底什么叫做“白人餐”或者“西餐”?面包、饼干、薯条、汉堡,都是标准的白人餐(当然更早可能是非洲餐或者拉丁餐),是不是要改吃烧饼?别忘了烧饼可能都源自中亚文化,还是改吃粽子吧。

引用
评论(1)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年4个月前 修改于 1年4个月前 IP:四川
933870

既然“白人餐”另有定义,那我就修改掉我的发言吧。只是把“中餐”与“×餐”对比,显然应当认为“×餐”具备同等地位,那么相应的应当是“西餐”,至少应该是“意大利餐”,没有人会想到是一个极度非主流的某种餐。这可以说是语言陷阱。

如果要对应的话,也应该是“就相当于我们的‘药膳’和‘白人餐’的对比……”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年4个月前 IP:四川
933875

行道树的坏处是客观存在的,与你喜欢不喜欢没半毛钱关系。任何有可能事先规避的缺陷、遗憾、不完美都可以归类为教训,有教训很正常吧。而且我说的是经验教训,经验两个字去哪里了?

行道树就是有坏处,坏处多来坏处大 sticker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年4个月前 修改于 1年4个月前 IP:四川
933876
引用CIT天行科技发表于43楼的内容
没那么复杂,就是诸如一些行道树挡住了采光的小问题,有些事情居民自己做主会更好,倘若大家都喜欢,那就种...

你先定义清楚“居民”和“大家”这两个词吧,不超过一万字。

对了,再定义一下“都”,不超过5千字。

如果你觉得有困难,没关系咱们降点难度,请论述临街房屋的业主,如果不在那里住的话算不算“居民”,以及租户算不算“居民”,租户是按户算居民,还是按人算居民,还是按租用的面积算居民,还是按门脸/阳台的宽度算居民,为什么。嗯,先解决这个“没那么复杂”而且很接地气的问题吧。

引用
评论(2)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年4个月前 修改于 1年4个月前 IP:四川
933989

列出一些图片是为了引出话题,什么时候“单纯与外国……城市做对比”了?后续发表那么多观点和分析不算数吗。

看起来你知道香港繁华市区路上树很少,这就是事实了,为什么偏偏挑最特殊的地段来说?广州还有没树的街道呢,是不是也可以拿出来证明无树更优秀,有做过优劣评价吗。维港南部大片绿地,难道不是更符合我讲的绿岛模式。附近的确有几条街隔段距离刨个坑种棵树,对了,那是一国一制以后种的。

“需要把持一个度”……,前面“基层自治”还没讲清楚呢,又抛出新口号,什么度,怎么把持?隔几个帖子就要阴阳一番我拿了西方的,外国的例子做对比。我见不得口号,似乎你见不得西方,既然这样,恳请你别回我的帖了吧。

引用
评论
4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年4个月前 修改于 1年4个月前 IP:四川
934000
引用gogtgt发表于57楼的内容
这显然是说反了:高级的谈吐和理论会让人清醒,低级的谈吐和理论才会让人迷糊。我显然很低级,成都绿荫下躲...

您在这个主题回了四个帖,无一例外都是毫无逻辑的东拉西扯。你说的东西局部看似乎有正确的部分,但与问题点或本主题毫无关系,纯属把水搅浑。在这里是不允许这种怨妇式发言的,必须讲逻辑。如果你不明白我在说什么,觉得我在攻击你,那就还好,只是你完全可以对本帖视而不见,不要进来。如果你听明白了我在说什么,那你就是故意的,纯粹的坏。这是最后一次警告。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年4个月前 IP:四川
934002
引用三水合番发表于59楼的内容
所以说要动脑子啊。成都绿荫下躲阴休息的人们是在随处可见的道旁树下,就在附近的道旁树下,而不是所有的人...

道路本来就不是拿来纳凉的。实际上存在路边纳凉的,大多是人行道很宽、交通流量较小的地方,此处底商本来就有很多茶馆。成都二三环路之间有一些这种地方,这时行道树的危害本身也不大,甚至可以认为属于“沿街游园”。

500米太夸张了,一两百米一块还差不多。

要说风景,有几条路是路边两排梧桐树,夏天能遮盖整个路面,看着当然心旷神怡。但不论如何心旷神怡,它依然是有代价,和有很大弊端的。在成都以西,温江、崇州,有很多县道,两侧高大乔木,有的是桦树,有的是落叶松(水杉?),风景很美。相比于市区,情况就好得多:

1、树距离路基可以较远,对路基的侵蚀少;

2、路上的落叶只需要扫到路边即可。

3、无建筑物阻挡,树较为健康,树冠距离路面大多有十几米以上的高度。

但这种树影响了沿路农田的采光。农民如果在路边建房,通常较欢迎这些树,但如果路边是自家的地,那就不太欢迎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年4个月前 修改于 1年4个月前 IP:四川
934007

唉,封号吧,如果您重新注册,请不要再参加我的话题了。(增量规则,第四条,第三、四款)

没有逻辑,在KC就是原罪,就是要撵走并说一声滚。

不是不讲逻辑有什么错,而是发错了地方,去贴吧微博抖音小红书吧,到处都可以发,别来KC发。

为了不让别人说我欺负你,还是对你的手法解析如下:

1、(偷换概念,推向极端)本主题仅指出行道树有弊端,不涉及是否搞绿化。

2、(事实错误、偷换概念)即便是举例的日本六本木,除少数路段外,建设方式也不是种行道树。并且,外国种不种行道树,与行道树有没有弊端关系不大。(既然不待见外国案例,自己引用个啥呀)

3、(滑坡谬误,营造恐惧)指出行道树有弊端,与走不走弯路没有直接关系,不能全面认识利弊,倒是增加走弯路的风险(实际上,“弯路”缺少定义)。

4、(诉诸虚伪,攻击意图)有没有什么伟大目地与行道树有没有弊端毫无关系。

时间有限,其它回复中的手法略。

引用
评论
2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1个月0天前 修改于 11个月0天前 IP:四川
940268

对于通车的路,不扫落叶是危险的,一下雨就得赶快扫掉,要靠天吃饭。景观还是到绿地里面去营造为好。

当然,政府愿意提供一点情绪价值,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虽然不属于我们探讨的技术问题的范围。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7个月20天前 IP:四川
942782
引用m24h发表于72楼的内容
上海最浪漫的路 是甜爱路 情侣必打卡之地 但是如果光秃秃只有灰色壁垒 情侣们只怕要当场分手了。。。于

图片中这种路很不好,对经常通行的人以及周围居民来说非常不合理。

所谓情调,人文关怀,是对游客而言的。

很多人喜欢古镇,最好是片石地板烂瓦房那种,但是真要他住那里,就接受不了满屋霉味以及一条街才一间旱厕。他们要的是面子,不是里子。实在要住古镇,也得住个假古镇。

图片中的路,笔直的大树是关键景色。然而,这种树反而是现代城市绿化中几乎不会栽种的,它恰恰是过去的“失误”(虽然并不是)。温江、崇州有很多这样树种的乡间公路,绵延数里,也是打卡圣地。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6个月3天前 IP:四川
943775

城里面的悬铃木通常会通过病态修剪,让它在2米左右高度强行分叉,高一点的车都很容易撞上。很多人没见过自然生长的悬铃木是什么样子,发一张照片,拍摄于崇州市。

此路是镇间联络线,两侧皆为农田,没有建筑干扰。要是把树种在最外侧会更好,可能非机动车道是后加的。

20250503_171950.jpg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6个月3天前 修改于 6个月3天前 IP:四川
943776
引用发表于81楼的内容
我感觉行道树也是有很大用的,比如说夏天你在街道上走时(比如去逛街,或者街上的环卫工人,小摊贩),当感

你犯了一个时空错位的错误(一种隐秘的逻辑错误),即认为“城市绿岛”一定是“老远”的。而本文的讨论正是倡导把行道树集中到城市绿岛,如此改变之后,一两百米尺度就应该有一个城市绿岛。换句话说,不种行道树,就一定配套大量的城市绿岛,这是讨论的场景。不能一边说不种行道树的坏处,一边又说城市绿岛“老远”,这是不存在的场景。

连续的行道树遮阴肯定有好处,而本文探讨的是它的坏处或者代价,从未否定过它的好处。如果想有所反对,应该论证某些坏处不存在,或者指出不种行道树的坏处更大,又或者罗列城市绿岛的坏处。

有趣的是,几乎所有反对者都在复读机般的重复它那几样众所周知的好处,似乎大家都是傻子,看不见这些好处似的。

没有逻辑的讨论就是无意义的兜圈子。


引用
评论(1)
4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虎哥
专家 进士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1578
回复
13863
学术分
39
2005/08/24注册,9分27秒前活动

刘 虎

创新工程局主席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笔记
{{note.content}}
{{n.user.username}}
{{fromNow(n.toc)}} {{n.status === noteStatus.disabled ? "已屏蔽" : ""}} {{n.status === noteStatus.unknown ? "正在审核" : ""}} {{n.status === noteStatus.deleted ? '已删除' : ''}}
  • 编辑
  • 删除
  • {{n.status === 'disabled' ? "解除屏蔽" : "屏蔽" }}
我也是有底线的